江苏苏州中考作文满分及解析

时间:2022-08-29 11:45:59

江苏苏州中考作文满分及解析

[原题再现]

请以“聆听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2.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文题解析]

2008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为半命题作文,这是近年来颇受中考作文命题者喜爱的一种命题方式,因它的开放性、发散性、创造性而备受中学生的青睐与独钟。半命题作文的重要特色:限制和开放的结合,是束缚与自由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作者。半命题作文因其比全命题作文给考生提供的自由度更大,因此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半命题作文以后的命题趋势将是自由度更大,普遍性更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半命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的自由度一般都比较大,写好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补题时,先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拟定完整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于“命题作文”。但,因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写作前应注意以下“三变”:

一.变“陌生”为“熟悉”。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如今年的试题“聆听_____”,考生在补充题目时,一定得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补充自己熟悉的、有感而发的事物,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如可以写“聆听大地的声音” “聆听风声” “聆听父母的教诲” “聆听水声”等等,只要切合自己的生活即可。

二.化“大”为“小”。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所谓大题多为统率的内容,头绪多,不便归类,或概念抽象,题目是一个词,或不好驾驭,难以将众多而庞杂的内容统一在一篇文章之中。巧妙地变“大”为“小”。所谓大,指的是题目可写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距离也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很多。一方面,这类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张扬个性、驰骋笔墨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这类题也使考生难于把握,落笔时不易集中,好比脱缰的野马,失去方向,无法驾驭。“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大题小作,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大题小作的要领如下:

1.限制定向,宽题窄作。半标题前面或后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如“聆听自然”可写成“聆听自然的风声”……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2.大胆取舍,见微知著。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几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如檐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妙文华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佳作亮相]

聆听大地的声音

苏州一考生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大地,我最想聆听大地的声音。

春天,细雨酥酥,飘飘荡荡,最终还是浸在泥土里,扬起了挥散不去的春泥的气息;冬天,白雪片片,缓缓降落,最终是大地接住了她,使她不再游荡,化为冰水,流入大地。

而我们就在这冬去春来里,也许是不断地辗转,也许就在那一片大地上辛勤地耕作,大地发出非常悦耳动听的声音。

当我们还没学会走路时,在父母的怀里贪婪地享受到拥抱的温暖,不会去渴求在地上奔跑,在地上嬉戏玩耍。该学走路时,不知在地上跌了多少跟头,摔了多少跤,最终,还是成功地站在了这广阔的大地上。此后,这片土地上多了一群追逐打闹的小孩子,我们在它之上,跳皮筋,跳格子,我们会尽情地在土地上放风筝,尽情地跑,尽情地笑……

长大后,要离开家乡,离开家乡那片土地,去外地上学,心中自然是割舍不下,脚踏大地,家乡的那片土地,是多么的自然,到了外地,踏着那片从未涉足的土地,有的是陌生感,有的是无尽的思念,无尽的思乡。然而,最终,我还是和这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所有的生活都是在它之上进行的。

聆听大地的声音,知道了脚踏实地,要一步一个脚印;聆听大地的声音,知道做人应该要站得直,行得正;聆听大地的声音,让我感悟,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他们,是大地的相伴者,将一生都交给了大地。

春天,在地里播下种子,浇灌它,等待他们发芽。在春雨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这大地的呵护下,种子,漫漫成长,长成苗,农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是他们,坚持地踏在这片土地上,才会有了播种的笑脸,大地付予了他们成果。

到了秋天,大地开始展现成果,果实累累,瓜果飘香。农民们此时就辛勤地踏在这一片土地上,收获着喜悦,收获着付出的努力。

聆听大地的声音,我们收获了忠诚。我们执着于这片土地。离不开它,也不会离开它。

大地蕴孕着无穷无尽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开发。聆听大地的声音,我们享受着它带给我们的财富,大地从未奢求过什么回报,它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踏在这片大地上,我知道了奉献。

聆听大地的声音,我们要学会回报,要一生与它相伴。

[名师点评]

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赋予了大地生命,此时的大地仿佛一位长者,他的包容与和蔼,淳朴与勤劳,陪伴着小作者的成长,更给予了小作者以美好的人格。这也使得小作者学会了聆听大地,敬爱大地,回报大地。文中并没有完全选取大地的四季景色来写,而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春暖冬寒,春华秋实的景色,这就明显区别于一般写景的作品,而有了一定的筛选和思考。本文语言非常流畅自如,但缺乏一种思辨色彩、文化色彩,影响了文章主题的深刻性,如果能在文中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化底蕴,可能文章会更加出色。

聆听自然

苏州一考生

聆听自然,自然就像一只风筝,带着你飞向蔚蓝的天空,让你在白云间嬉戏;聆听自然,自然就像一只船能载着你奔向大海。在成长的路上,聆听是一把金钥匙,引导着你走向成熟。

学会聆听,就能畅饮美好的回忆,带走烦恼,留下快乐。童年的我,是一张纸,上面涂满了可爱而又天真的足印,回忆起童年,真实地感到了童年的可爱和天真。

那一年春天,花儿开满了大地,树叶儿刚抽出新生的嫩芽,小鸟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曲。

我和可爱的朋友――梦,来到了一个开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鲜花的草坪上,我们尽情地嬉戏,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跑着,跳着,在稍微偏斜的草坪上打滚儿,搔痒痒,我趴在地上,聆听自然大地的声音,“哈哈哈”“哈哈哈”的一片笑声在我们耳边回荡。我们摘着不知名的野花插在头上,说我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仙子”。这时,天空中飞来了一只老鹰,盘旋在半空中,我们定定的望着,“它是老鹰”我说道,我们十分兴奋地迎上去:“老鹰,老鹰!”,属于我们的老鹰。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鸟,我们喜不自胜,老鹰被我们的突如其来吓了一跳,大叫一声飞去了。我们跟着它跑,还跳着,好像能碰着它一样兴奋……

一次,我们一群孩子失望地聚在一起,又讨不到钱买吃的了,我倒轻松,叫其他孩子取纸和笔来,我在大地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刚学会的字:5角、1元,甚至还有100元,一张张的钱就到我们手中了。我又趴在地上,聆听自然地声音……

晚上,月醉了,山醉了,水醉了,人也醉了。我望着清澈的流水心头被一种玄妙的情感占领。一切繁杂与倦意不知能否在这一刻随着溪流远去,去聆听和回应彼岸的天籁之音。

聆听自然,感悟大地美景。

[名师点评]

小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中的两件趣事,写得生机勃勃,惹人喜爱,充满了童年的特有的天真快乐的色彩,而这一切都是在大地上寻得的,在大地聆听中得到的。整篇文章语言显得清新活泼,充满了天真与淳朴,让人仿佛也置身于大自然中和作者一起去聆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感悟大彻美景。这篇文章着重在表现聆听自然,但课文的一开始的确也是在扣题,但仿佛有无病之嫌疑,应当要与下文的文字安排结合起来,这样可能会更好。

上一篇:有杯咖啡永远热 下一篇:只有意高才能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