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易非的外交生涯

时间:2022-08-29 11:37:54

易非(原名刘菊生)1918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只读过五年私塾。十几岁就跟家人到南京、长沙等地印刷厂学徒、当排字工人。

1937年,正值国共合作,易非参加新四军走上革命征途。后来参加过著名的“大战大刀会”、“围歼鬼子兵”、“智取陈家浅”及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解放大上海、渡江战役等。

1950年1月,在浙江省海门市领导群众开展剿匪反霸斗争的易非被调到外交部工作,进入武官训练班受训。

武官训练班设在北京西郊公主坟西边,今天的通讯兵部所在地。这里原是傅作义部队的军官宿舍,全是红砖瓦房,有礼堂、饭厅、宿舍,设施较全。

武官训练班共有146名党员,领导学习班的是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学习内容主要有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外贸政策、礼宾工作和外语(英语)。学习方法是听报告、看文件,然后座谈讨论。

经常到武官学习班作报告的有、、邓颖超和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外贸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阎宝航、军委联络部第一局局长罗青长等。

易非特别难忘的是的讲话。强调:从武装斗争到外交斗争,只是转变了阵地,并不是放弃阶级斗争。在新的形势下,大家要能适应这个转变,经得起斗争考验。还勉励大家好好学习,不断前进,完成任务。

应邀到印尼武官班授课

1950年6月9日,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外交关系,王任叔为第一任大使。

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洲东南部,扼马六甲海峡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由1.3万余大小岛屿组成,像珍珠一样,飘浮在广阔的东南亚海面上,被人们称为“千岛之国”。

不久,印尼国防部外事处来函,正式邀请易非到印尼武官训练班讲课,题目是“中国人民的斗争史”。易非根据国内提供的资料,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思考,写成了讲稿,内容大致为我军的性质、任务和成长过程;我军各个时期的战略战术;我军的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和军政关系。重点叙述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如何打败美式装备的军队而取得全国胜利,由此展示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光荣历史。

印尼武官训练班里大部分是中校。为了节省时间,使印尼朋友多听多写,易非只是在讲课开头和结尾时讲了几句,然后由译员全文宣读。

全场鸦雀无声。当译员读到我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时,学员们赞叹不已。

课后休息,印尼朋友们对中国的历史兴趣浓厚,又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易非都一一作了解答。

没过几天,印尼国防部外事处来电索取讲课底稿,说是要翻印。经请示后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这次授课后,易非成了“军事专家”。每逢易非参加会议,印尼的武官都要带着一些疑问请易非解答。印尼国防部长伊哇先生邀请易非夫妇到他家做客。宾主开怀畅谈。中国人民的胜利,给他们以很大启发。

拒绝和美国武官握手

朝鲜战争爆发3个多月后的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军事斗争必然反映到外交战线上来。争取外交斗争的胜利,才能扩大我志愿军的影响,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但外交斗争不同于军事斗争,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策。

当时各国驻印尼使官武官不多,除美、英外,就是荷兰军事代表团。美国海、陆、空三军武官和副武官一大串,荷兰军事代表团人员也不少。每次开招待会,美国人和荷兰人特别多。易非特别警惕,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次印尼军方举行招待会,易非进入会场后与印尼军方朋友热情握手交谈。此时美军陆军武官来到易非前面,伸出手想和易非握手。易非平静地望着他,微微摇头,表示不能和他握手。美国武官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当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十分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印尼朋友面面相觑,感到惊讶,不理解。

易非当时考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与美国侵略军浴血作战,作为中国人民代表,决不能与美国武装部队代表握手,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损害伟大祖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和尊严。外交战线应该配合军事斗争,才能提高祖国的国际地位。

保卫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亚非会议,派遣重量级代表团前往参加:首席代表,代表、叶季壮、章汉夫、黄镇,顾问廖承志、杨奇清、乔冠华、陈家康、黄华、达浦生,秘书长王倬如。

会前,正在印度访问,准备访问结束后,乘“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前往印尼。

台湾得知这一消息后,通过驻香港特务高价收买香港启德机场地勤人员周驹,在“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上放置了定时炸弹。飞机飞离香港五小时后,在爪哇岛附近纳图纳岛上空爆炸,中国和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及随同前往的中外记者11人全部遇难。因应约去仰光同缅甸、印度和埃及总理会晤,没有乘座这架飞机。

特务阴谋失败后,又组织了暗杀队,准备在会议期间暗杀和代表团成员。

代表团到达万隆的前一天,有一个署名“反省过来的暗杀队员”的人,通过秘密渠道给中国使馆送来一封信,称台湾当局在3月10日组织了一个18人的暗杀敢死队,其成员都是逃亡到印尼的前军队军官,准备在会议期间暗杀和代表团成员。台湾当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用高额奖金来驱使队员为他们卖命,规定暗杀一个代表团成员给20万印尼盾,暗杀加40万盾。

那时印尼政府虽然已与台湾当局“断交”,但台湾仍然利用印尼局势,在雅加达设立了“中国驻雅加达市党部”,指导印尼各地台湾分子活动。到达印尼不久,印尼各地台湾分子聚集万隆,佯称参加万隆某巨商儿子的“婚礼”,伺机下手。

使馆得到此信后,立即通知了印尼外交部秘书长,印尼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信息,从各方面加强了安全保卫措施,特别是加强了对所谓参加“婚礼”的台湾分子的监控。

使馆和代表团也立即行动起来,研究如何防止发生意外。副总理在动员会上说:代表团人人都要做保卫工作、当警卫员,就是我也是总理的警卫员。

和被安排在爱国华侨领袖郭贵盛别墅居住。这幢别墅独门独户,离会场近,便于警卫。

亚非会议闭幕后,率团正式访问印尼。

按照访问日程,一是安排在苏加诺总统陪同下,乘敞蓬车游览市容。二是要在使馆举行两次大型招待会,分别招待苏加诺总统等政府首脑和印尼各地侨领。

招待会开始时,和大使并排站在门前迎接客人,易非站在他们身后,密切注视着周围的情况,防备发生意外。

访问印尼最后一天,和住在大使馆。晚上易非和中央保卫局副局长在他门前守卫,亲眼看到总理彻夜工作,直到天亮后才熄灯就寝。

和代表团回国的那天晚上,国内派来专机迎接。专机停在印尼军用机场,易非被派去机场与印尼军方人员一道看护专机。

直到率代表团登机起飞,易非才放下了心里的千斤重担。

使馆挖出敌特窃听器

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建交,易非调到老挝使馆工作,一干就是八年。

1967年春,易非他们挖出了敌特秘密安装在我使馆内的五台窃听器。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次代办李联平、新华社驻老挝分社负责人陈忆村和易非三人在易非办公室开会,研究到下寮参加瓦普节问题。使馆还没有上报,外交部就来电批评,说使馆未报国内批准就作出决定去参加瓦普节活动是不对的。大家不知外交部怎么会知道的,怀疑办公室有问题,便仔细检查办公室内各种物品和门窗墙面。

易非办公桌上的台灯,底座是木制的,又高又大。注意力便集中在这个台灯上。王师荣和李九龄用收音机在台灯附近检测。收音机突然发出“沙沙”的声音,越靠近台灯声音就越大,这说明台灯底座有问题。打开一看,里面有个泡沫塑料包,包里藏着个窃听器。

这可不是小事!于是他们决定全面检查使馆。

易非和李联平爬到天花板上,用锤子敲打木梁。每一根木梁都刷了厚厚的沥青,用锤子反复敲打木梁,看声音是否相同。结果,在三间房子上面的木梁上,都敲出了一个窃听器。

工作人员进行反复检查,在房东留下的两座台灯内,也查出了一台窃听器。这个窃听器比较大,电源是一根小铜线连接在台灯线上,它有两个分窃听器,分装在一墙之隔的两间客厅。

窃听器小巧玲珑,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使馆人员进入使馆以前通过老挝安装的。

帮助巴基斯坦修公路

1976年5月,易非调任巴基斯坦大使馆武官。

巴基斯坦面积39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96%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它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与中、苏、印度、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为了加强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经贸往来,中国政府应巴基斯坦政府要求,帮助巴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

公路从中巴边界红其拉甫达板起,到巴基斯坦境内特克西拉止,横穿克什米尔巴控制区,全长460公里,造价5亿人民币。1978年破土动工,1985年5月竣工。

喀喇昆仑公路从海拔1000米,逐渐上升到5100米,边界两侧约有200公里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沿线自然条件恶劣。公路沿印度河而下,沿途悬崖峭壁,山高谷深,河汊纵横。山间气候变化大,白天温度高达40多度,夜间则降到零度。有时更兼狂风暴雨,河流泛滥。公路通过约100公里“无人区”,终年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这里天上无飞鸟,地上无人走,除山羊等高寒动物外,见不到其他飞禽走兽。

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其难度可想而知。根据中央指示,新疆军区承担筑路任务。大使馆由易非负责涉外工作,如遇问题,武官便与地方工程兵及筑路部队的负责人协商解决。

1978年初,筑路大军成立了总指挥部,下设工程部、政治部和后勤部。1.3万筑路大军进入巴基斯坦后,根据计划展开战斗。战士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忘我劳动,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和危险,劈山开路,凿岩架桥,争分夺秒,奋勇前进。部队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地震,地震又引发雪崩、山崩、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交通阻塞,供应中断。沿途还有不少冰川,其中最大的是巴图拉大冰川。这些冰川常常发生泥石流和滑坡,也给筑路大军带来了灾难。有一次,筑路大军11辆满载器材的大卡车因地震和泥石流的挤压而坠入印度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坠入印度河的卡车达100多辆。

筑路大军十多年艰苦奋斗,公路修好了,也付出了巨大牺牲,130多位烈士长眠在吉尔吉特烈士陵园。

中国帮助巴方修喀喇昆仑公路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幸福和繁荣,也给巴基斯坦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易非离开巴基斯坦回国,一年后奉调加拿大大使馆任武官。1983年5月回到祖国,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外交生涯。

上一篇:瞿秋白与上海左翼文化运动 下一篇:宋美龄庐山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