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文武官员人物描写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08 07:51:35

《三国志》文武官员人物描写对比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对比《三国志》的作者对文武官员两类人物描写的差异,探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史传散文对于历史人物的描绘的特征。《三国志》中的人物可以分为文官与武官两类不同的形象,作者对两类人物的描写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文学、政治、道德、以及作家个人因素。人物描写的差异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直接影响,不同的人物形象给予作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也承载着作者的儒家伦理道德教化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三国志》 人物形象 描写 区别 比较 研究

《三国志》集中三国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众多人物,尤其是对后世历史与文学有着重要影响的文臣与武将。由于文武官员扮演角色不同,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不可能一样。迄今为止,国内对《三国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韵和注解方面,关于《三国志》的人物描写的研究相对较少,亟待研究的空间很大。比较研究陈寿在《三国志》里对文武官员人物形象描写的差异,对探讨《三国志》一书的人物描写特色及对人物塑造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

一、《三国志》文武官员人物形象的分类

《三国志》中包含《魏书》《吴书》《蜀书》共65篇,各自记录了三个国家中的代表性人物,我们可以把这些人分为文官与武官两类形象。对文官形象的特点主要通过对他们的言语行为的描写进行塑造,因为这类人所从事的工作不是在战场上进行厮杀,而是从事着细致而敏感的行政、谋略工作,这就促使他们在处理事情时必须体现出更多的理性。而武官的形象则主要是从动作行为的描写来进行塑造。因为作为战场的核心,紧张的形势迫使他们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一)文官的形象类型。笔者根据《三国志》对文官的叙述,把文官分为参谋类形象和行政类形象。《三国志》对参谋类的文官形象刻画主要是突出神机妙算这特点。所以,《三国志》对他们的话语描写会显得比较有趣,这些话语包含了对当时时局、具体事件以及事件涉及到的当事人的多种分析。行政类的文官形象与参谋类的文官形象相比则显得略微平凡,主要突出他们工作勤勉和心思缜密这两个特点。这类人物形象的描写在言语行为的描写也不如参谋类文官形象那么丰富,内容主要是以分析他们所提出的政策措施为主。

(二)武官的形象类型。笔者把武官分为勇将类形象和智将类形象。勇将形象主要突出其在战场上往来驰骋的豪气形象,书中对这些人物的动作行为着墨最多。智将形象则在动作行为的描写之外还加入了相对较多的言语行为的描写,因为要体现出这一类人对战场形势的分析能力。这点与参谋类的文官形象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文官形象没有在战场环境下的描写。

二、文武官员人物形象描写差异对比

(一)人物动作描写上的差异

武官的动作描写很多,大部分是出现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的动作,文官的动作描写则相对来说更少些,大多出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上。笔者把武官形象的典韦与文官形象的简雍进行动作描写对比:对典韦的动作描写:“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对简雍的动作描写“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诸葛亮一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从中看出,文官形象和武官形象动作描写相比,文臣的动作描写主要以日常工作生活为背景,武官的动作描写主要以战场为背景,文官类形象的动作缺少了坚毅、刚猛的气氛,不如武官形象的动作描写那么细腻。

(二)人物言语描写的差异

武官在《三国志》中出现对话时,一般都很短,且干净利落,充满豪气。文官出现对话时,一般都很长,对话内容很具有条理和逻辑性。笔者把武官类人物形象张飞与文官类人物形象法正的人物言语描写进行对比。张飞在长坂桥战场上的言语描写:“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法正劝刘备重用许靖的言语描写:“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官的言语描写没有武官的言语描写那么简单直白,因为平时处理政治性事务时需要进行周密的考虑,所以文臣的言语描写中都包含有他们对事情的分析,以及得出的结果,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三、《三国志》人物描写区别成因解析

(一)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独特性的要求

《三国志》作为一部纪传体史书,要求作者必须真实地反映人物各自的特点。因此,《三国志》在描写人物时,既有忠于历史真实的一面,同时又体现着艺术形象的独特性。从古到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里面的艺术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甚至竭力避免它们的特点与其他同类型事物相似[1]。因为作家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在现实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共性,作家真正感兴趣的是现实事物之间彼此区别的个性。当作家把这些个性的特点成功地描绘到书中的艺术形象上时,这些艺术形象就会自己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同时,从作家的角度来看,这样做还会使得作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个性烙印;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就可以为读者带来丰富的艺术感受。

(二)文学作品会受到当时的政治、道德等方面意识形态的影响

政治和道德在意识形态总体中,往往居于核心的主导和支配的地位。陈寿生活的时期,国家已经统一,社会道德与社会舆论都要遵从当时的统治阶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封建王朝实行专制统治的范畴,受到当时的封建体制和封建道德的约束。具体到《三国志》书中描写人物时,就是主要以突出人物的忠君爱国、勤奋苦干等方面。而且,《魏书》《蜀书》《吴书》这三大分支中,《魏书》占据大半的篇幅,除了说明魏国国立最强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强调魏国的正统性。而这些做法都是受到当时的政治情况和道德体系所要求的。

(三)文学作品受个人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的影响

文学作品作为作家个人意识的延伸,必然会带有作者的个人的审美感受的审美体验。由于政治的原因,书中对当时的统治者有许多过分的褒美之词,但是这部作品仍然可以在某些地方找到陈寿个人的审美感受。比如陈寿在写作《三国志》之前,是蜀国的官员。对诸葛亮推崇备至,所以花了很大篇幅来记述诸葛亮。这些细节被后世的研究三国的大家们发现,像钱大昕在《潜研堂集》卷28《跋三国志》中就说,陈寿“承祚于蜀,所推重者惟诸葛武侯,……其称颂盖不遗余力”[2],其他的研究三国的大家比如赵翼等人都认为陈寿对诸葛亮是十分崇敬的。另一个能够体现作者个人感受的地方就在于书中的一些会出现人物的奏章,这些奏章通常是人物对时事的分析和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个人倾向。

四、《三国志》文武官员描写差异对人物塑造产生的影响

《三国志》中对文武官员的描写差异正是在上述原因中产生的,这些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但是由此所引起的描写差异在对人物的塑造上并没有产生消极人物塑造上并没有产生消极的影响,也没有限制人物形象的饱满。相反,这样的描写差异反而使《三国志》在人物塑造方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得读者更易于融入书中的情境,在体验人物故事所带来的中学习到有用的社会哲理,起到“化育”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性格,加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国志》对文武官员这两种形象进行有差异的描写,使两者之间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的突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提出过“隔”与“不隔”,即概念与形象这两者给人带来的影响。[3]“概念”因为是对事物的概括化,会对人们在把握该事物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是“隔”“形象”则是由人们的感观出发,从对事物的感知来缩短人们对该事物的距离,就是“不隔”。《三国志》对人物形象进行区别描写,是人物的性格形象突出,就是做到了“不隔”,这便拉近了读者与书中文学形象的距离,使之更能深入了解该形象。

(二)超越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局限,融入深刻的社会哲理与思想

文学作品一项基本的要求就是完整的刻画书中的文学形象,《三国志》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不仅使得人物的形象完整、饱满,还把许多深刻的社会哲理融入其中。比如,邓艾提出的“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今使考绩之赏,在于”积粟富民,则交游之路绝,浮华之原塞矣。”这段话可以归纳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发展农业可以增强国力,杜绝社会上虚浮的氛围。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深刻的社会哲理有许多至今仍然适用于社会。

(三)会对人物形象产生褒贬效果,使之符合当时儒家的观点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文学应具有教化作用”[4]。《三国志》对文武官员进行区别描写还能够对人民的行为进行鼓励或者贬斥。比如,在治国方面,《魏书》中就记载魏明帝喜欢大修宫殿,结果弄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对国力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是劝谏当朝者不要过多劳役,应该多体恤国力,爱护百姓;在做人方面,《蜀书》廖立传记载廖立虽有才能却恃才傲物。最后引起众怒,惹得被流放的下场。这是劝戒人们做人要虚己待人。

五、结语

《三国志》在文武官员形象描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文学作品受到作品本身、政治、道德以及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描写上的差异使得《三国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更能突出人物性格,甚至超越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局限,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独特的写作技巧,对增强写作的表现力度会有很好的帮助。

注释:

[1]王源骧:《文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钺:《三国志・前言》,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4页。

[3]王源骧:《文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4]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页。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3]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王元骧.文学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范文澜注,刘勰著.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夏祖恩.陈寿史观评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吴维 广西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530006)

上一篇:谈英语课外作业的设置 下一篇:品绘本 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