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循吏、诗人陈鹏年传论

时间:2022-08-29 10:20:35

摘要:陈鹏年出生于湖湘学派发祥地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出仕后清廉奉公,勤政爱民,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性情刚正,勇子任事,敢为人先;屡进治河方略,深受朝廷嘉许,最后积劳成疾,逝于工所;一生手不释卷,博学多才,长于文翰,著述甚丰。他是继明内阁大学士、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之后,湖湘又一杰出人物。

关键词:陈鹏年;循吏;诗人;书法家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080-05

陈鹏年(1662-1723),字北溟,别号沧洲,湖南湘潭县人。他不仅是康熙朝与于成龙、张伯行等齐名的一代循吏,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书法家。

一、文脉渊深孕育英杰

湘潭陈氏祖籍江西庐陵,自九世祖友德始迁湖南,以文章气节见称。曾祖锦,字献华,廪生。祖父元鼎,字得琦,岁贡生。父式谷,字无忝,号似庵,监生,著有《似庵诗草》。式谷曾出为堂叔郭金台之子,后因兄弟遭兵,生父无后,堂叔有了遗腹子,于是复姓陈。金台(1609-1676),字幼隗,本姓陈,因豪强为夺产陷害其父陈嘉谟,于是依舅氏而从郭姓。崇祯年间两次乡试均中副榜,南明隆武年间举人,曾一度出任岳麓书院山长。明亡后义不仕清。晚年隐居衡山,像王船山一样著书授徒。著有《博物汇编》、《五经骈语》、《毛诗辨》、《石村文集》、《石村诗集》等。

康熙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辰时,鹏年生于县邑西南六十里许的石村。罗太夫人娠公时,梦身登彩云吞月华;将娩,又梦大鸟夹一青衣童子至,异香经日不散。果然,生的方颐丰额,状貌英伟。幼隗先生喜日“高吾门者,必此子也”,遂命之日鹏年。鹏年自幼聪颖好学,四五岁时就能背诵唐诗数百首,八岁吟诗惊人,九岁作《蜻蜓赋》数千言,被亲友誉为神童。十二年,吴三桂据湖南时,全家避乱山中,以藏书相随。此后五六年,鹏年“读书山中,博通经史百家之旨,独居燕处,言笑不苟。凡一切市井事,同辈有行之者,必诫曰:此非先辈法程。”据传,东雾山麓的东岑庵及山顶的石泉精舍(今分水乡环山管区),曾是他少时读书的地方。十九年补县学生员,二十三年乡试中式第十名,三十年成进士,殿试列二甲第十三名。“引见时,上注视良久,以知县用。尚书王文贞公崇简屡请留中秘,上颔之。”

碧泉潭(今锦石乡碧泉村)畔,有南宋初年理学家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康熙初年又经重修的碧泉书院,鹏年少时曾在此读书习文,吟诗作赋。碧泉潭往西偏北十里许,就是隐山,因北宋文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隐居讲学而得名,这里有胡安国夫妇及季子胡宏合葬墓、三贤祠、濂溪祠等古迹。碧泉、隐山一带,是湖湘学派的发祥地,湖湘学的真正源头。自幼深受儒学熏陶的陈鹏年,仰慕湖湘学派的先驱和奠基者胡安国父子,早年常到这一带游学、凭吊,并留下了许多诗文。如题隐山联云:“香雾纷如雨;春泉响似雷。”以自然朴实的比喻,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碧泉》诗曰:“涌穴从天宝,环岩得地灵。波光纷五色,日气冷孤亭。僧定鸟犹暝,山深鹤未醒。先儒游赏处,遗迹想麟经。”麟经,即麟史,指《春秋》,此指胡安国的《春秋传》。胡安国志在经世济民,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不拘于章句训诂,成为宋学家以义理治《春秋》的代表作。

二、清廉奉公勤政爱民

康熙三十五年,选授浙江西安(今衢州市衢江区)知县。到任日,在县衙设案焚香、对天发誓:“自今伊始,鹏年服官行政有不若于天理、不即于人心者,明神殛之。”同时还在书房壁上张贴写有“清、慎、勤”三字的座右铭以自励。时三藩乱后,户口流亡,豪族相率占田扩产。鹏年按原田亩图册逐一查实田亩所属,据田计粮,尽去弊端,使数千农户安于生产。兴修水利,筑砌堰坝,疏通城壕,在东门外引渠建分水闸,旱时开闸放水,以灌溉东郊农田,乡民称为“陈公闸”。因民生凋敝,养有女婴多行溺毙,鹏年发现后,明令禁止这一恶习,挽救了不少女婴性命。有些人便将这些女孩改为姓陈,以示感激。有乡民郑荣祖妻徐氏者,夫与翁均冤死,诉之县衙,前任知县未受理,悲愤触碑而死,棺露置城西铁塔下七年。陈鹏年为之查访、昭雪,并为徐氏造墓立祠,题名“孝烈”。此事曾被编成《铁塔传奇》上演。主修《西安县志》,修建文昌阁,重视文化教育。于是百姓安居,庆幸“更生”,为鹏年建生祠于烂柯山。凡遇鹏年生日,俱具钱欢饮,号曰“陈公会”。“公忠清强直,为康熙朝有数名臣,百里报最之初,固应早著循迹也”。

四十一年,因河道总督张鹏翮推荐,调任江南河工,授淮安府山阳知县。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二载日:“补山阳知县,上书巡抚宋公荦,谓陈民所不便与己所欲为者,请勿拘常格。宋韪其言。山阳本泽国,田没于水,征赋不及额,户部持之。公上言,死不再生,逃不复业。卒得请会霖潦,将溢河堤,总兵将启东岸闸泄水。公日:‘奈何东岸七州县为鱼乎?请以身祷。’河堤动,左右却走,公山立,不变色。”这段记载,生动刻画出一位为民请命、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的正直士人形象。他在任力革弊政,黜耗羡,束胥吏,劝农桑,戒奢侈,止争斗,成效显著,百姓书“官清民安”四字张贴于门上。旋擢知海州,县民遮道挽留。四十二年,康熙南巡。时山东济州、兖州一带大饥,鹏年奉旨带粮四万石前往赈济。他悉心料理,迅速、合理地分配赈灾粮,全活灾民数万,又请免征当地额赋。山东人感念鹏年的恩德,人出一钱,树碑道左。

四十七年九月,鹏年复出,特授苏州知府。他到任即清理积案,禁止奢风恶俗。鹏年十分仰慕苏州先贤陆绩的清廉。在苏州府学大修时,鹏年亲将“廉石”移至文庙内,况公祠旁,作为为官清廉的楷模,供人观瞻。鹏年在苏虽不到两年,却做了许多深得民心之事。《陈恪勤公鹏年行状》记曰:“公至苏州府……特大书‘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八字于府治之门。视事未一月,决遗滞狱三百余案,革除钱粮耗羡,严滥差,戒奢侈,驱流娼,惩赌徒、讼师、拳勇、匪类,籍其民,朔望令至乡约所跪而听讲,民风为之一变。”据易宗夔《新世说》卷四载:“郡有观音山,以竹舆代游屐,食其力者三百户。公概禁之。或诣公诉。公伪游山,问曰:‘太守苦若乎?’曰:‘否,守爱我,但太守禁妇女游,诚当,不当禁客游,绝吾侪衣食。’公还,立弛其禁。亦可谓改过不吝者。”

此时,吴中连遭水旱,饥馑又至,时疫流行。鹏年每日公事毕,即操舟遍历村墟询问疾苦,设法赈救,公费不足,劝富户出粟以赈灾民,又疏浚城河,以利民生。荡里村及黄天荡周边其它村庄,水情和疫情尤为严重。鹏年精通医术,亲自为村民诊脉给药治疫,有数百家被救活。村民感恩立祠,名“陈公庙”,俗称“陈太爷庙”,祭奠香火不绝。梁章钜有题苏州陈公祠联云:“洛蜀任分门,惟楚有才,增赋肯凭官似虎;河淮方夺路,如尊乃勇,拯民忍使国无鸠。”赞颂了鹏年拯民忧国的情怀。

鹏年“胸有定力,不以荣辱、毁誉、生死动其心,慨然以泽不被于民、道不伸于己为耻”,所到之处皆有政声,因而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有“陈青天”之称。两袖清风的他在武英殿担任修书总裁官期间,因经济拮据无力租房,只得朝夕以殿庐为家。据光绪《顺天府志》卷七四载,鹏年署霸昌道时,曾派人往热河行在献瓜果,康熙对他的仆人传谕:“汝主清,不必常例进奉,可将瓜带归以赐汝主”,充分肯定了陈鹏年的清廉与才干。

三、刚直不阿敢为人先

陈鹏年性情刚正,为官耿介忠直,勇于任事,秉正嫉邪,百折不回。《国朝学案小识》评日:“生质刚毅,不屈不挠,伟然丈夫,光明磊落,而学本程朱,心存仁义。居平蔼然啐然,温厚和平,不露圭角,而或以无礼犯之,则不稍假借,义正词严,虽强御不之畏。”

康熙四十三年,升任江宁知府。他微服入城,严惩贪官污吏,革除官场陋俗。两江总督阿山徇情沽誉,受贿擅职。江宁有僧强夺民妻,因与阿山交好,得受庇护。鹏年到任,即依法惩办该僧,于是得罪了阿山。龙江关的监督,资吏为奸,鹏年依法治之。当时有常州秀才吴廷立等十余人控告知府贪赃枉法,被知府捏造罪名而遭逮捕,朝廷命苏、常、江宁三府会审。陈鹏年据实明断,了冤狱。吴获释后,改名吴复,字念沧。

次年春,正逢康熙第五次南巡。阿山为讨好皇帝,召集诸郡守会商,欲将丁粮增加耗羡三分,奢侈以迎圣驾。诸官慑其权势,唯唯认可,惟鹏年力持不可,认为天子銮驾所至,费用自有国库出,若私增赋税,将有损圣德,明确表示“吾官可罢,民赋不可增也”。阿山怏怏罢议,心怀去陈之念,于是将龙潭行宫的布置、供应事项,交由鹏年处理,想让他难堪。康熙身边的人则以为他得了个美差,明里暗里示意索要贿赂。鹏年秉公而对,概不应允,因而得罪于人。结果,不少人在皇帝跟前进谗言,有人甚至置蚯蚓泥于床席间。阿山以供张不办,行宫简陋不洁等罪名奏于帝。康熙遂移驾江宁织造府,问在庭院玩耍的小孩:江宁有好官乎?对日:知有陈鹏年。逢致仕大学士张英人对,康熙问江南廉吏,举以鹏年;复询其居官情状,对日:“凡良官性行、治术,或有偏至。惟有鹏年,吏畏威而不怨,民怀德而不玩,士式教而不欺。廉,其末也。”织造曹寅亦免冠叩头至血被额,为之求情。康熙知鹏年廉能,才未加罪。

接着,阿山等人反复攻讦、陷害陈鹏年。于康熙幸京口阅水师的先一夕,阿山檄鹏年于江干叠石为步,欲以之困鹏年。江流遄急,施工困难,随从官吏惶恐。鹏年亲率诸子弟运土石,士民从者属路,争撤屋材以济工,四鼓工竣。皇帝奇其才,命随从渡江,督挽舟者北上。鹏年有时还亲自负缆,到了山东地界,皇帝才温旨遣还。鹏年回江宁见阿山,负气不谢罪,不行半跪之礼,阿山十分恼怒,即日摘印、拘守,上疏诬劾鹏年受盐、典各商之年规,侵蚀龙江关税银,又无故枷责关役。江宁百姓呼号罢市,争送薪米酒炙,填街塞巷;在句容会考的八县生童义愤填膺,都烧掉自己的卷子愤然离去;旗兵营士卒争具酒食以相慰劳。阿山必欲置陈鹏年于死地,又以鹏年曾驱逐群娼,就其南市楼故址建造乡约讲堂,月朔宣讲圣谕一事弹劾。四十五年二月,以“大不敬”罪论斩。康熙明察,不听众议,令“夺官免死”,征人武英殿修书。赦罪诏下,江宁人集聚府治所在,北向焚香,高呼万岁;又关闭城门,阻行挽留凡九日。鹏年流泪晓谕,方得就道。

四十八年十一月,署理江苏布政使。先前任知府时,鹏年曾见两江总督噶礼禀事,不跪。噶礼厉声斥责:“知府生死我手,何敢尔?”鹏年不卑不亢地回答:“果有罪,虽幸赐宽假,寸心具有铁钺;如其不然,君主之,百姓安之,生死不在公也。”说得噶礼无语以对,遂怀恨在心。噶礼系阿山一党,性贪残;巡抚张伯行清廉正直,因而矛盾极大。陈鹏年为张伯行的门生,深得信任。噶礼遂对陈鹏年倍加忌恨。时噶礼弹劾粮道贾朴在建关、开河工程中有侵吞朝廷预拨款的行径,且一并把自己的眼中钉陈鹏年也告了一状,说他在查处前任宜思恭及粮道贾朴之案的过程中有核报不实之嫌。朝廷在清查亏空时,竟予以认可。于是部议革职,充发黑龙江。康熙下令宽免,命充武英殿纂修总裁官。

噶礼仍不甘心,又将鹏年当年游览虎丘的两首诗找了出来,加上别有用心的“旁注”,诬奏他得民无君,内有悖逆之语:“一任鸥盟数往还”中“鸥盟”一词,暗指陈鹏年与台湾郑经私相勾结,流露出汉人的“怨望”;尤其是“代谢已怜金气尽”一句,暗示大清气数将尽(清初为后金)。趁鹏年因公至镇江时,将他羁留于城隍庙。苏州市民闻迅后号哭不绝,愤怒罢市,派代表赴镇江慰问。镇江百姓奔走呼吁,情同江宁。由于各方声援,加之康熙素知鹏年忠直,诏复其官。鹏年在《六月初五日闻再赦之命,即日束装北行志感三首》中坦然叹日:“本来无媚骨,只有圣明知。”后在审理张伯行与噶礼互讦的江南乡试案时,康熙对众卿说出了处理虎丘诗案的想法:“噶礼曾奏陈鹏年诗语悖谬,宵人伎俩,大率如此。朕岂受若辈欺耶?”并让阁臣传阅鹏年的诗作。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康熙六十年四月,鹏年自请随吏部尚书张鹏翮查勘山东、河南河务。九月,黄河于河南武陟县马营口决堤,泛滥山东张秋、直隶长垣等处,形势堪忧。鹏年受命往视,上疏请于对岸上流广武山下别开引河,再于决口稍东处开引河,以分水势,然后渐次堵筑。奏人称旨。十一月,河道总督赵世显因治河不力被免,诏命鹏年署理之。

六十一年二月,马营口南坝尾再次决堤,鹏年上疏云:此处地势低洼,虽有引河,水流不畅,只有同时分引上流、疏引下流,方可制服水势,请于沁、黄交汇处对岸王家沟老黄河故道再开一引河,使河水往东南流入荥泽正河,然后堤工可成。诏命照此实行。会漕运总督施世纶卒,又命鹏年兼摄之。鹏年自管理河工、漕运后,屡进治河方略,果断处理应急事件,深受朝廷嘉许,康熙赞其“担当识量,诚不愧古大臣矣”。鹏年则“夙夜冰兢,惟虑智浅识短,报称未能,陨越是惧”(《遗疏》),虽为从一品大员,却经常食宿河堤,与卒役一起堵口疏流,不避寒暑,甚至常常废寝忘食,以致积劳成疾。

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薨,鹏年感其知遇之恩,“泣血长号,肝肠摧裂”(《遗疏》),晕绝一昼夜方苏醒。雍正继位后,实授河道总督。此后,更是加倍辛劳,日夜坚守在工地,顶风冒雪,才最终使秦家厂北坝尾合龙完工。最后一次合坝时,他痛哭流涕,指天发誓:不成功即以身殉。官牟民工拼死效力,卒告成功。张伯行赞曰:“其诚直足泣金石而感鬼神,故得天之助以告成功。呜呼!公可谓不负厥职矣。”而鹏年从此一病不起,雍正曾派医前往诊治,然已力竭病笃,于雍正元年正月初五日逝于武陟工所。雍正闻讯痛悼,览其《遗疏》,谕曰:“陈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河工决口,自请前往堵筑,寝食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工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赐银二千两以为殓葬,谥日“恪勤”,赐其母封诰,令照一品官例荫一子。灵柩初厝南北坝尾,后移灵清江浦(河道总督驻节地,山阳县内),官牟、役夫、居民数万人绕棺,莫不恻怛呼号。是年冬,其子树芝、树萱扶榇归湘潭。入祀河南、江宁、西安名宦祠,武陟、清江两地建祠祭祀。

雍正二年,赐谕祭文,赞曰“才猷敏练,操履洁清”;四年二月,葬于东雾山东麓槐树湾,即其昔年就读庵址,御赐碑文。东岑庵为尊重忠臣而西迁,佛寺两进,头进为陈恪勤公祭祀厅。雍正十年,“诏各省建贤良祠,河南巡抚孙国玺疏请以鹏年人河南贤良祠,疏中有‘功侔砥柱’语。上以言过其实,申饬国玺。论称‘鹏年一生居官,尚不愧有为有守。’仍允入祀。后江宁建贤良祠,鹏年亦人祀”。道光间,鹏年名列苏州沧浪亭五百贤,冠之为:“治河有策,采风有诗;政通人和,来者之师。”这是历史对陈鹏年一生勤政廉政、亲民爱民的公正评价。

五、博学多才翰墨流芳

张伯行《恪勤陈公墓志铭》载,鹏年“生平嗜读书,颠困疾苦未尝释手,百家诸子靡不窥究,而于诗尤笃好,自言年四十后,天机所发,自然成韵”。多次入殿修书的经历,足见康熙皇帝的器重和对其文才的肯定。他在武英殿前后十余年,参修、主修过《四朝全诗》、《方舆全书》、《月令辑要》、《物类辑古略》、《韵府拾遗》、《分类字锦》等,另著有《河工条约》、《历仕政略》,修篡有《西安县志》,均传世。

鹏年擅长书法,尤善行草书,笔力苍劲,适如其人。其书初宗颜鲁公,继学孙过庭,并习《瘗鹤铭》;小楷师《黄庭经》,用功尤勤,他有诗句云“雠书坐对南窗下,苦习蝇头老未工”(《初度述怀四首》之一)。包世臣《艺舟双楫》卷五“论书一”,列其行书为“佳品上”。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康熙五十二年,鹏年捐资募工,自江中挽出《瘗鹤铭》,并置亭于焦山佛殿之左,使之“岿然焕然,如还旧观”(《重立瘗鹤铭碑记》)。《瘗鹤铭》是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所谓“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由来已久。

鹏年勤于吟咏,著有诗文集多种,其中《陈恪勤集》(诗词集,三十九卷)和《道荣堂文集》(六卷),列入《四库全书》存目。最近,笔者已点校整理《陈鹏年集》(列入“湖湘文库”),收入以上两部集子,及后期诗集《沧州近诗》。

鹏年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无意于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故其诗文风格从容平和,少见激烈言辞。其诗宗杜甫,感物咏事,自见真情。门人曹一士序其诗云:“我师长沙公诗未尝规规焉,摹拟杜氏而默与之会,由其性情笃厚正直,学问阔大缜密,政事恺悌精勤,故见之于词,时而沉雄悲壮,时而容与留连,时而藻耀高翔,时而稀声疏越,变态非一。莫不原本忠孝,比物连类。虽率尔游览赠答,未尝不因以自见其志,其与杜氏,盖水乳而臭味也!岂若优孟盛唐,外强中干者,较得失于字句间哉?”(《沧州近诗序》)如《京口即事》中“京江四月无雨泽,井泉竭尽秧苗枯。小麦待收怕久涝,欲晴欲雨天踟蹰”,“刈麦要晴秧要雨,天公惆怅难自主”,流露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清诗别裁集》(卷三十二)录存其诗10首,其中《冬日感怀》三首之一曰:“河淮重寄宠旌旄,方略频传霄汉高。中夜扁舟偕畚锸,经年匹马狎波涛。庙堂正切宣防计,簿领仍悬抚字劳。渐看海疆今沃壤,桑田儿女献春醪。”反映了他治河的辛劳及得见成效的喜悦之情。其词作情思雅正,善于写景抒情,真切自然,不尚辞藻、典故。其散文多为序记题跋一类,虽应酬往复,即兴纪事,但亦写得庄敬自重,平淡自然。

邓显鹤所编《沅湘耆旧集》,录存鹏年诗两卷(卷六三、),评曰:“公诗和平大雅,原本忠孝,根柢性情,虽偶尔游览之作,皆皎然不欺其志。吾楚前哲,风徽未泯,求其志节风义、勋业文章,照耀宇宙,不朽如公者,西涯以后,一人而已。”即认为,他是继李东阳(1447-1516)之后,湖湘又一杰出人物。李元度在《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四中,评说陶澍(1779-1839):“虬髯山立,洪音环辨,绝类湘潭陈恪勤公,生平宗仰亦在是。遇事奋发,义形于色,而胸怀洞无城府,待人表里如一。用人必尽所长,凡所拔举,至方面节钺者,皆有名于时。平生嗜风雅,留心文献,于地形、水利尤究心。”将陈鹏年的人品、政绩、才学,与后来官至两江总督的湖南安化人陶澍相提并论,这是很有见地的。

总之,陈鹏年是清代前期湖南最知名的循吏、最优秀的诗人,是对书法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书法家。有人甚至称其“文章、事业为一代伟人”。为尊重和纪念先贤,弘扬廉政文化,建议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尽早修复在期间遭到严重毁坏的陈恪勤公墓及相关文物遗迹。

上一篇:浅析18世纪60―90年代俄国接触中国文化的途径 下一篇:如何与国际组织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