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时间:2022-08-29 09:26:48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尤其是在近年来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报道不断,人们对施工的安全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中,企业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市政工程的特点

1、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

2、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3、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4、作业环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5、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6、分包管理漏洞较多

市政工程存在不少分包情况,公司往往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1、人人参与,责任落实

1.1 安全管理必须得到企业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才能抓出成效。假如领导的安全意识淡薄,那么安全就会成为会议中流于形式的口头禅,只停留在嘴上和文件里,最终变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1.2 全员参与是员工执行力的根本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安全部门和安全员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它应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项目、每个班组、每个岗位,直至每个人的心里。安全责任大于天,缺少这个责任的工作,往往成为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1.3 有了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加入,便可以形成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涵盖了决策层、管理层、项目部和施工班组,上至总经理下到每个参与项目建设的劳务人员。

1.4 体系健全了,就必须要用责任来约束。公司经理、项目经理、施工班组和作业人员之间要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个参与者身上,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有问责,事事有追究。

2、重视安全教育培训

2.1 安全思想教育

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要反复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理论的学习,突出重点,与时俱进。学习内容应以国家安全政策、法律法规、省市和地区有关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等为重点,潜移默化地培养敬业精神、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企业要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参与强化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的培育,进而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2 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教育是一种最基本的专业活动。经常、反复地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是促进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涉及:安全防护、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安全常识、有毒有害物质的辨别及防护、防火、工伤事故的应急救援等。

2.3 安全操作技能学习

由于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通常受教育程度偏低,安全意识淡薄,缺少自防自救的能力,所以此类培训要重点针对他们进行。内容应偏重于现场实际操作以及分部分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等的安全防护技能和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季节性安全操作要领;工伤事故的简易施救办法;防护用品的正确穿戴;机械设备、临时用电和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知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等。

3、加大对安全的资金投入

安全投入是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必须投入的费用,也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真实、有效的保障之举,是企业和作业人员的“救命钱”,属于列入措施费的非竞争性费用,所以一定要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就确保安全资金按规定计取,施工过程中按要求使用,并及时到位、专款专用。

企业和项目在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和器材时一定要保质保量,对超过使用期限的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新,要定期对设备的传动部件、防护部件、限位装置、安全装置等加以检修、维护、保养和更换,并按规定检测。

企业要将安全投入费用作为施工成本列支,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资金的管理,开设独立账户、建立健全安全投入台账和报表,加强票据管理。企业领导和财务负责人要定期对安全投入和使用情况监督检查,严防专项资金挪作他用。

4、加强对过程的动态控制管理

4.1 方案适时调整

项目一般在开工前要编制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或措施、工法等,随着施工进度的发展、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的不断变化、工作中新问题的出现等,提前编制的进度和技术文件往往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这时就必须根据新情况对上述文件加以调整、修改,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4.2 交底持续跟进

安全技术交底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完成的重要工作。安全技术交底要针对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对象、不同工序分阶段、分部、分项进行,是与工程的形象进度息息相关的。所以交底必须持续、有效、及时并符合现场实际,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

4.3 检查反复进行

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无论是项目、班组还是企业管理层,都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达到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的目的。安全检查应分阶段、分时间进行,按照施工部位、关键环节、分部分项工程、重要过程等开展自查、排查和纠查活动。主要包括定期检查、经常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等。对于发现的隐患,项目、班组、作业人员要认真对待,企业管理层要坚持跟踪,围绕“三定”原则共同确保整改得力,控制严谨,切实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创建是塑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企业信誉和荣誉的有效措施。建筑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就应该通过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的创建业绩来充分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信赖,从而取得更多收益,形成企业成功发展的良性循环路径。“安全文明、绿色环保、人本和谐”的标准化工地建设应当也必须纳入建筑企业现在乃至今后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的轨道中,以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去不断实现,用层出不穷的一流项目展现企业文化,并使之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结束语

安全文明施工是企业管理水平和施工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并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到普通施工人员,需要企业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认识、踏实的做好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 浅析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 王雨田,陆晓锋.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

[3] 张跃.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筑知识.2010年S1期.

上一篇:施工企业地质灾害的预防与防治管理 下一篇:浅谈上海某优秀历史建筑房屋检测及装修改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