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数学的美丽

时间:2022-08-29 06:13:05

享受数学的美丽

【摘 要】数学有其独特的魅力,学习数学不应是枯燥的。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依赖于动作、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比较弱。因此,教师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搭起从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桥梁,以幽默、风趣作为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用探究、发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玩数学中学好数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数学的美丽。

【关键词】玩好数学;形象;幽默;发现者

有人说数学很枯燥,其实不然!著名数学家陈省身92岁高龄时为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题词:数学好玩。中科院院士田刚也送给青少年数学爱好者四个字:玩好数学。让学生在玩数学中学好数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数学的美丽,是我们每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形象化的教学语言――从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桥梁

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许多学生常常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因为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课堂上,我和孩子们这样“玩”――

请看题目:“鸡和兔共100只,腿280条,问鸡兔各几只?” 学生一脸茫然。

我发出口令:“全体兔子‘立正’!”

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发出会心的笑声。

“老师,兔子立正时抬起两条前腿,我们可以把兔子当作鸡来算。这时地面上只有200条腿。”

“可条件中是280条腿啊?”

另一名学生马上补充:“老师,另外的80条是兔子的前腿,都悬在空中呢。”

又有学生迫不及待:“我知道了,一共少算了80条腿,而每只兔子少算两条腿,所以兔子是40只,鸡就有60只。”

(师点头。)“噢!看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学数学确实挺好玩!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思考片刻,小手又纷纷举起:“老师,我们还可以想象让小鸡张开翅膀当作腿来算。”

……

繁琐的数学题目在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那么有趣、易懂。其实,本题用的还是假设的方法,但学习的效果明显不同。

从心理角度分析,一个人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时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而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化的语言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也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便于学生记忆和巩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创造性得到了锻炼,表面上引起一阵阵笑声,但之后留下的却是难以忘怀的印象并且终生受用。

二、幽默――一把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

学习“乘法分配律”一节时,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老是出错:(1.25+1.4)×0.8=1.25×0.8+1.4,让学生背公式(a+b)c=ac+bc,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为了纠正这个毛病,课前我交代3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上课时进行表演:某日,总统c先生接见一位数学家a和一位科学家b,总统c只和数学家a握手问候,却把科学家b冷落在一边。请同学们就此事评论,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纷纷谴责总统c先生失礼,应该给科学家b同样的待遇。这时我再出示学生的错题,同学们在笑声中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印象非常深刻。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去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幽默”在教学中有这方面的特色。幽默是一剂催化剂,能给人们带来欢乐。课堂上老师要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终日板着面孔、永远不苟言笑的老师不会受到同学的欢迎。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前些年刚出道时表情比较严肃,被网友戏称:“看看小白那张脸,俨然一个不成功的中学班主任。”

三、探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课前每个小组发三套学具,分别装在三个信封里。信封1里装有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信封2里装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信封3里装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

课堂上,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然后让每组学生只能打开一个信封,通过动手操作利用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面对这样的“挑战”,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每个小组为一个团队,分工是明确的。1号、2号同学负责操作,3号、4号同学不时提醒,交流拼出图形的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发现者”,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课前没有让学生看书上的例题,如果看了结论,会失去探究的价值,缺少了挑战性。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思维灵感的“乐园”。 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同伴,完善自己。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把人们的生活装点得绚丽多彩,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带到课堂,让学生在其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玩好数学”的过程中享受数学的美丽。

【参考文献】

[1]钱守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探讨 下一篇:让爱融化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