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9 02:13:44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安徽省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日益增强,创业教育以开设创业必修课、开办创业讲座和举办创业大赛为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有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创业教育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建议建设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强化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创业精神

就业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而创业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武器。201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高达765万,再创新高,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国家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尤其是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创业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对当前创业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安徽省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在为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了解应用型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向淮南师范学院等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380份,回收率为95%,其中男生156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41.05%,女生224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58.95%;大一学生85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22.37%;大二学生96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25.26%;大三学生91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23.95%;大四学生108人,占有效回收问卷人数的28.42%。

二、结果与分析

1.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概念的理解

调查显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还是属于比较狭义的一个层面。例如,认可度比较高的是创立一家公司(34.74%)、开店铺甚至摆摊(29.47%),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比较主观化、片面化,没有认清创业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走出创业的第一步,首先要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认识。可见,创业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始,使其知道,创业不单单是创立公司、开店铺,创业还有着更为宽泛的概念。

2.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中创业行为占大学生群体的情况调查

当被问及是否曾想过创业或尝试过创业时,53.42%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曾想过创业,但还没尝试,5.53%的学生正在尝试,2.11%的学生处于创业进行中。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有创业意识和动机,只是基于种种因素尚未实施,和大学生高涨的创业热情相比,1.58%的学生创业失败,只有1.05%的学生成功创业,这一数据差别说明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符合时代的需要,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非常有必要性和针对性。

3.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调查

关于创业教育师资情况调查。应用型本科高校很少有创业理论专业型教师,仅为2.89%。没有形成创业教育的高精端师资团队,大都由兼职教师担任。其中辅导员兼任创业教育课程占56.32%,学生处等行政管理者占22.63%。大多数创业课程兼职教师只在接受短期的创业培训学习后就开始为学生授课。追根溯源,造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师资短缺的原因与我国高等学校对创业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有直接关系。

4.学校所提供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多选)

当被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提供了哪些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时,选择有创业教育必修课的学生占75.00%;选择创业实践基地的学生占68.42%;选择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的占70.53%;选择了学校经常请一些创业专家来学校讲学的86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2.83%。大学生对所在学校创业教育开展状况的了解不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的时间短,还缺乏系统的体系和相应的评估机制。

三、对策与讨论

1.注重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技能

实际上,真正选择自主创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毕业生因为缺乏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宁愿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就业招聘会上碰壁,也不选择创业。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由单一的人才教育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应注重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和扶持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2.建设高水平的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及创业行动有极大的引导作用。然而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师资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到创业教育的开展。所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指导能力。“请进来”就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士等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有两大好处:一是优化师资配置,提高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经历激发学生对创业实务的兴趣。

3.创业教育应当融合到专业教育中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一体化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是当今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另一方面,尽快改变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4.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构建校内和校外两大实践平台。在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校企联姻”,学校和企业可以互惠互利,它是创建实践基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实习等相结合,既可以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又可以极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如何落实,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如何进一步提高都是我们当前应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大学生创业数量猛增,但创业形式单一、创业领域窄的情况最终会导致创业犹如昙花一现。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升对策,旨在引起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创业教育质量状况的重视,共同探索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郭凯,陆雷娜,况志华.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路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46-147.

[2]李晨明.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3]樊鹏.高等院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4]刘洋,张宏雷,黄建平.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及具体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74-175.

[5]陈立影.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商,2014(10):290.

上一篇:树立服务理念,推进学校后勤工作创新 下一篇:微视频和导学案的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