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咬文嚼字”中品出“语文味”

时间:2022-08-29 01:15:19

在“咬文嚼字”中品出“语文味”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先生给出的解释是,“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既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程先生特别指出,“语文课堂的基点是语言。一节课,虽然有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几个层级,但是,不能因语言排在前列,就轻视,就简单处理,而是要把语言品味足了,让语言出‘味’来”。[2]事实上,关于“语言”是语文的根本,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生命力和美感这些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多年前就已做过极具深度的探讨。例如,张志公先生曾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一文中强调:“语文课要进行语文训练、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思维训练,那么这几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照我看,能够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训练这一环抓住,其余各方面就都抓住了,至少是很容易抓住了;这一环抓不住,别的什么思想教育,什么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是空的,都抓不住。”[3]

然而,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流话语是在内容上关注人文,方法上强调整体感悟,而对“咬文嚼字”、“精雕细刻”式的教学,则普遍敬而远之,似乎推敲词语、咀嚼句子就是工具与手段,就是“肢解文章”,就跟不上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其实,恰如张志公先生与程少堂先生所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语文课程教学就得“咬定语言不放松”,学习语言是母体,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及审美陶冶等是包孕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

那么,如何在“咬文嚼字”中彰显“语文味”呢?笔者对此有下列思考:

一、语文教师应有很强的语言敏感性,能从作品中读出盎然的兴味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好的读者,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能够从作品中读出盎然的兴味,这是凸显课堂语文味,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例如,面对内容枝蔓庞杂、结构隐晦复杂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语文素养高的教师必能逐句玩味,潜心揣摩,于细微之处品味出真滋味来。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段中写道:“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这里,“我也早觉得”中的“也”字不容忽视——正是这个“也”,点明了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和原因。“我(鲁迅)”因为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在礼堂外徘徊,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又劝说“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进一步勾起了鲁迅先生对烈士的忆念。“我(鲁迅)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显然是针对程君的正告和请求而言,说明了鲁迅先生写作此文,不仅仅是因程君的请求,更是自己早就想写篇文章来纪念烈士的精神,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抨击险恶的流言并警醒麻木的“庸人”。在这之前为什么没有写?因为有太多的悲与愤,使自己“艰于呼吸视听”。后文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都是呼应这个“也”字的。一个“也”字力道千钧,充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烈士的悲痛悼念,对反动派的愤慨抨击。

此外,文章第五部分第二段这样写道:“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作者特意添加了多个逗号(没有写成“我没有亲见,听说刘和珍君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看似多余,实则是于一字一顿间倾诉深情,独具一种字字哽咽、如泣如诉的声韵效果。至于紧随着“我没有亲见……”而来的“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其一是手枪”等细节,明确了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残杀,而非乱枪误伤,有力地揭穿了段祺瑞政府卑劣凶残、阴险狡诈的嘴脸。鲁迅先生在行文表达上蕴含着深刻厚实的内涵,值得每一位教师仔细回味。

二、推敲文中词句的深层目的,逼近作者的思绪

推敲词句的浅近意图是掌握词语、文句的确切含义,深层目的则是借助这些词句逼近作者的思绪。对词语与句子的推敲不应是孤立的。就词语的咀嚼而言,在文章的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关键之处,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没有用另一个,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着眼于凸显人物、景物的个性,或指向段落大意、文章主旨等。体会重点句子要紧密联系作者思想与文本主题,这是因为它们往往是一篇文章中最精彩、最有分量、最能体现主题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笔者在讲授老舍的《想北平》一文时,就引导学生反复咂摸文中的关键词、核心句,借以贴近作者心灵,领会作家遣词造句的真正用意。以下是几个品评点:

从标题看,作者为什么要用简单朴实的“想”字,而不用其他字呢?“忆北平”、“爱北平”、“恋北平”不可以吗?

[品味]

通过对比,我们会明白:“想”字既有“情感”,又有“距离感”。1936年,日寇侵入中国,北平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当时老舍先生在山东大学任教,着一“想”字,道尽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的背井离乡之感。可以说,这个“想”字是有着痛彻心扉的力量的。

老舍说:“我的文章写得那么白,那么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文章第三段写“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句中的“浸”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品味]

“浸”的对象是“自己的心血”,这个“浸”字形象地突显了“我”对北平直入肌体、深入血脉的深切的爱。

第四段写“巴黎……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动词“摸”有何特殊意味?

[品味]

“摸”既表明北平“有个边际”,又表达了“我”对北平的亲切感与依恋之情。由此可见,老舍先生用词精准,生动传神。

三、“咬嚼”文字时要在文本中觅取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语文教学须以“语言之美”为课堂基点,并不等于随意地选几个词语、句子让学生体会一番就万事大吉了。在一篇课文中,不同的语言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把握文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走进作品的深妙之境,并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如苏教版选文《鸟啼》中的这段文字:

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新生活在鸟儿们喉中凝成悦耳的声音。它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潺潺而行。

联系上下文,可以得知,“泉水”这个词非常重要,师生要抓住“泉水”解读全文,才能把准文脉、读通文意。具体说来,在西方文化中,“泉水”是有象征寓意的。《圣经》中说到伊甸乐园的四条河流有着同一源头,这一源头成了再生和永生的象征。因此,作者将鸟啼比作“泉水”,有“再生”、“永生”的意思。

此外,全文脉络也是与“泉水”密不可分的。“鸟啼”活泼明快、婉转动听,作者创造性的将其比作潺潺的泉水。之后便紧承此喻,以“开辟了银色的通道”写泉水的明澈、奔涌,用“银色的泉流在心底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将“泉水”提升为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心泉”,然后又写“我们就是这样,是银色晶莹的泉流”、“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我们便变成水溪下微弱但美丽的喷泉”以及“在心底,泉流在涌动”,其基本思路是:鸟啼——泉水——心泉。“鸟啼”之于“泉水”是比喻,“鸟啼”之于“心泉”是象征,理清了潜藏的文脉,才不会断章取义。

“滴落”和“喷涌”也是教师要注意的两个词语。“滴落”指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而“喷涌”是喷射涌流,既然是“慢慢滴落”,又怎么会“喷涌而出”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复苏的鸟儿的啼鸣,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声音、强度来品味,鸟啼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变欢快悦耳。作者把鸟啼比作“泉水”,以“泉水”为喻,呈现出泉水由少增多、不断汇聚,进而达到喷薄而出的动态过程。此处的“泉水”是美丽春天的一部分,富有春天的生机,因此说“春天”慢慢地滴落,是化抽象为具象,以虚代实,而“喷涌”则写出了春天渐变乃至蓬勃的状态。

四、通过“品读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其语文素养

没有思想与情感的文字是不存在的,脱离思想与情感的语文教学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语文味固然要始于咬文嚼字,但绝对不能止于咬文嚼字。例如,《项脊轩志》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仅从字面、内容看,很容易学。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么文章的精髓便没有真正把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其“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语言风格,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如品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看出三句二十一字:首句交代院中之树为枇杷,次句引出植树者(亡妻)及植树时间(妻死之年),末句转入对树外形的描写,仅以“亭亭如盖”简单勾勒,文章便戛然而止。寥寥数语貌似平淡无奇,但确乎是至情言语,不能不令人回味再三。我们可将其改成直抒胸臆式的结尾——“阁室仍在,不见凭几学书之人。汝若有灵,当以告我,教从何处哭汝也”,再比较表达效果的异同。在对比中,学生了解了原文结尾道出的许多未尽之意、未尽之情,作者在树下独自徘徊,对树低语乃至掩面而泣的形象就会在学生的想象中填补出来。妻子亲手栽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葳蕤摇曳,而今树在人亡,物是人非,怎不让人肝肠寸断?真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的看来,一方面,作为教师应守住语文教学的根,立足“语言”训练,在师生互动与共享中营造令人心动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品读语言自然重要,但也得走出“机械讲解语言知识,将中学阶段的‘运用语言’变为学院派的‘研究语言’”和“不顾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刻意求新、求深,使揣摩语言成为教师炫才的手段”[4]等教学误区。

参考文献:

[1][2]程少堂.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4).

[3]张志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J].江苏教育,1979(Z1).

[4]邓彤,史建筑.课例沙龙[J].中学语文教学,2008(5).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上一篇:对接原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视角 下一篇:浅谈对《煤矿安全规程》电气部分条文的修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