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三步棋

时间:2022-08-29 12:09:55

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三步棋

【摘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精神,深化职教改革,在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校,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的背景下,结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教学特点,通过开展电子行业与市场调研与研究,把“共学教一体化”定为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确定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实施的三步棋。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技能;三步棋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02-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三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工学教一体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和《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在国家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中,我校抓住机遇,加强职业基础能力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校之一,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校四个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深化职教改革,加快专业发展,与时俱进,势在必行。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工作在职教一线的教师,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教委的政策,响应学校的号召,结合本专业的技能教学实际情况与具体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展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调研与教育科学课题研究。

我专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打造成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行业的特色专业、重点专业、豫北地区的龙头专业,必须走“工学教一体化”的道路,走活中职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三步棋。

一、产学结合是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

我国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短时间临时实习。这样做虽然省力省心,但效果很不理想。企业不堪重负,仅碍于情面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因此,提高学生的电子职业技能、爱岗敬业精神,开展产学结合职业技能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产学结合:简单点讲就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来讲,产学合作就是指在职业教育进程中职业学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依照各自的优势,遵循平等互利的一种办学模式。产学结合是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课程体系和能力标准体系,架起“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技能”的桥梁,保证毕业生上岗就能顶岗,实习中职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一切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技能教学表现为,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去,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企业技师手把手的教,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产学结合的实现,需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教育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一思想的延伸和应用,目前流行的“产学结合”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更是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新道路

如果说“产学结合”是对中职学校办学的一种客观要求,那么“校企合作”就是实现“产学结合”的最佳有效途径。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中职学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中职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可见,校企合作已成为中职培养学生技能教学发展的一条崭新道路。

三、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实施过程

多年来,我校先后多批次派出在校学生80以上人数到广州、深圳、厦门、郑州、太原等地的大型合作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

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后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4―6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从教育过程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虽然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是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职校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

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不用再管其他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要将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细节之中。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在校经过一个理论知识准备的阶段之后,学生在顶岗实习“干中学,学中干,工学一体化”才能完成中职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对接、实现中职学校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总之,走好中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三步棋,可以很好实现 “工学教一体化”职业技能培养教学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中职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对接、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的对接要靠走好走活“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这三步棋实现并完成。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学生在企业岗位“干中学,学中干,工学教一体化”调动学习、实习的积极性,弥补学校校内实习、实训的不足;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解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中职学校与企业(社会)双赢;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完成中职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就业。又能进一步提升的中职专业技能教学质量水平,提高中职专业生存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强化学生求知的愿望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和提高中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4.3

[2]《职业技术教育》2014.5

上一篇:混合业务下上行分组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英语口语类赛项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