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时间:2022-08-29 12:02:53

如何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不但需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讨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之间的联系既紧密又有区别。非智力因素是高中生的重要心理品质,深刻影响着其智力发展。本文所指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了高中生在物理学习时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四个方面。新课改指出,高中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十分重要,然而事实上高中教育通常只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训练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现实生活,而这又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点。所以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教学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不但符合新课改要求,更是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一、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首先应该利用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心中点燃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培养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远大理想。比如伽利略好奇比萨斜塔的倾斜而证明了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无一不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在物理学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事实上,教师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主动学习,而这种主动的心态就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大重要体现。另外,教师还要用奇思妙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按照教学内容,以学生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设计,从而启发学生。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情境可以促进情感产生,情境中的所有因素都会影响情感的发生,这就是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学科研按照教学内容设置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直观形象,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触“境”生情,从而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轻松学习。

例如:在讲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拔河比赛”这样一个活动情境,找一个力气大的男生站在滑板上和一个力气小的女生比赛拔河,结果男生输了。又比如在讲解多普勒效应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仔细想:在火车站,火车驶来的过程中,汽笛的音调是怎么变的?人听到的汽笛音调怎么变?火车离开时汽笛本身音调怎么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怎么变?一种汽笛声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现象?教学中巧用情境创设来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在充满情感的情境中得到探究体验,体会学习乐趣,从而生成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给学生以远大的理想支撑,以此成为他们物理学习中的意志行动力量之源。当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才可能会以顽强的意志来充分利用所有的积极因素去热情学习。因此,教学需要想尽办法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让他们心中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理想。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从简单、常用的知识点学习开始,掌握记忆型、理解型、能力型、综合型的知识分类。有的学生有厌学问题,教师应该多给予他们关心,及时谈话教育,制定具体的学法指导他们,并定期进行检查,让他们形成温故知新的习惯。以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不断帮助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还要加强日常生活实验的运用,经由物理实验获得的科学结论有着普遍的规律性。教师应注意在这些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分析指导。

例如:人划船时,船为何可以在水上行进?根据折射知识分析:要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到界面上,折射光线是不是不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换言之,折射现象中光路是不是可逆的?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重点知识,不如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教学问题,教会学生自主分析,然后一起探究。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被社会生活环境所制约。高中生的性格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变化也比较快。教师需要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性格的塑造。要耐心引导他们改变不好的性格,培养其优秀的性格品质。比如由懒变勤快,从自卑变自信等。另外,教师良好的性格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典型范例,有着巨大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高中生喜欢模仿榜样,有意把自己的性格变得和榜样的性格一样。故而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名人或者身边学生中的优秀典范,形成榜样支持。而教师自己也需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原因就是教师是学生最亲密的榜样。教师在和学生相处时,应该以良好的性格影响他们。此外,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人的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使自己变得更好,这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方法,缺乏自我教育的学生是难以形成好的性格的。教师需有准备地运用不同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他们具备自我锻炼的积极动机,培养自身完善的性格,为物理知识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新课改中,教师需要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成效的影响,认真总结培养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达到“教人以渔,终身受益”的目的。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蔡仁芳.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J].新教育,2010(04):53.

2.吴小林,杨宏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4):67.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滑模摊铺施工技... 下一篇:水力压裂技术在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