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与《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规定之比较

时间:2022-08-29 10:26:45

《物权法》与《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规定之比较

摘 要:2012年最高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对船舶所有权变动的规定不同于《物权法》和《海商法》,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借此对《物权法》、《海商法》和该解释对船舶所有权变动的规定进行了逐一的分析,指出规定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如何适用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船舶所有权;所有权变动;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

一、《物权法》中对动产物权的变动的规定

《物权法》第23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此条规定是针对一般动产物权而言。也就是说,在我国,交付是一般动产物权的设立、转让的公示方式及生效要件。

但对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辆等特殊动产而言,情况略有不同。这些物在本质上属于动产,因此也适用《物权法》第23条规定,仍以交付为其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但是由于其经济价值较大,动辄上亿元。在这些物权变动的纠纷中,如果仅以交付作为物权变动的判断标准,明显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公。因此《物权法》第24条进而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登记是这些特殊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办理登记,也可以不登记。此时债权行为生效即合同生效,如果没有善意第三人,物权变动正常进行,合同当事人可以取得物权。但是如果有善意第三人,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合同中的另一方当事人无法取得物权。

我国《物权法》对一般动产物权的变动和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立场是基本相同的。对于一般动产物权变动来说,交付既是生效要件是交付,同时也是其公示方式;对于特殊动产的变动,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办理登记,但规定登记是对抗要件。

二、《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的规定

(一)《海商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船舶物权这一类特殊的物权,我国《海商法》第9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船舶所有权的转让,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二)对《物权法》、《海商法》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

《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比,不同之处有两点。

第一,对于船舶所有权的变动,《海商法》法条用词是"应当",是强制性规定,这就意味着必须向登记机关登记,不登记不发生船舶所有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并且如果不登记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不得对抗第三人,合同当事人无法取得船舶所有权;而《物权法》未对规定船舶所有权变动是否应登记进行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既可以办理登记,也可以不登记。不登记的后果是:只有在出现善意第三人时才不得对抗,如果没有善意第三人,所有权变动在合同当事人双方之间正常进行,合同当事人可以取得船舶所有权。对此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海商法》制定时船舶买卖交易的金钱数额与当时的消费水平相比显得异常巨大,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有必要对船舶所有权变动方式进行强制性规定。而到了《物权法》制定时,船舶买卖交易市场明显要活跃于《海商法》制定时,为了鼓励交易高效进行,就不再对是否必须登记进行强制性规定。

第二,对第三人的要求不同。《物权法》规定第三人只能是善意的第三人,而《海商法》则没有对此做强制性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物权法》立法要晚于《海商法》,因此在法条用语上更为精准,立法上更趋于成熟。

对于船舶所有权变动,《物权法》、《海商法》规定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将登记作为船舶所有权变动的对抗要件,使当事人的船舶所有权变动通过公示得以外部化。但是根据上文所述,笔者认为,很难就据此认定《物权法》对船舶所有权变动采取的是"登记对抗主义"立场,与《海商法》相同。因为《物权法》和《海商法》对在未登记并且没有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下的规定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肯定了此种情况下所有权变动仍有效,法律对此进行保护。而后者则根本地否定了未登记情况下船舶所有权变动的法律效力,对此种情况下的船舶所有权变动不加以保护。

笔者认为,具体区分《物权法》、《海商法》对船舶物权的变动采取的"登记生效主义"还是"登记对抗主义"对于保护船舶所有权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以往很多学者都对"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进行深度对比分析,引经据典、长篇累牍的论述,但这种学术探讨并不是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一船多买"现象应如何处理的有效解决办法,因为法律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并对可能出现的不法现象进行预防与遏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

由于《海商法》第9条并没有对第三人范围的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导致学界和海事司法实践中均对此认识不同。在理解"第三人"的含义时,一般将其解释为不得对抗船舶所有权变动当事人之外的一切第三人,而无论第三人的请求权是基于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但也有人将"第三人"解释为"与案件所涉船舶具有物权关系的人"或者"信赖船舶登记并基于善意从事法律行为的人"。① "第三人"的解释在法院之间也存在差别,很多案件在二审被改判,这其实就是对"第三人"理解的不同所导致的。②

我国《物权法》第24条规定中"善意第三人"虽较之《海商法》中的"第三人"有所完善与进步,但没有彻底消除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的疑问,即善意第三人到底是哪些人?由于《物权法》未对善意第三人的范围进行准确界定,以至于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海事审判中的同案不同判的情况的发生。③这是法律规定的不完善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善意第三人"范围进行准确界定,以统一司法实践中的判断标准。

笔者认为,可以将"善意第三人"解释为"船舶所有权变动双方当事人之外与船舶有关系的第三人",因为这些人"信赖船舶登记并基于善意从事法律行为",他们主观上具有善意性、权利与船舶登记具有关联性,行为本身具有合法性。④

上一篇:浅析法院调解的既判力 下一篇:论海上保险法中的近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