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

时间:2022-08-29 09:55:13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

摘要:班主任(class sponsor),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34-01

1.信任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并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也常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由于环境、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一切感到无所谓……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会尽可能地改变这种困境。在班级里,班主任可让学生充当小助手,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能使小助手得以自我表现,体现自我价值。当然,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应该是广泛的,绝不能把差生冷落到一边,而要让其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内心深处迸发进步的火花。在我任班主任的经历中,曾经有一位小女孩,表达能力极好,也很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愿写作业。我接手此班后,发现她缺乏激情。为了帮她树立信心,我请她担任小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大概是她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开始写作业,但仍不能按时完成,我却故意不知。几天后的一次班会上,同学反映此事,我装出惊诧的样子,深表不信。同学把她的作业送上来,我看了以后,说:“老师对她一向很放心,今天可能由于什么特殊的原因没有完成吧!”我瞥了她一眼,只见她两行晶莹而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从此,她学习更努力了,最后还被同学一致推荐为“三好学生”。正是这种“信任”,从心灵深处刺激学生的心灵,鞭策着他们的行动。

2.多个方面探索

2.1 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 

2.2 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每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3.“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俗言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是对学生无形的感召力,教师的爱是学生无声的榜样。教学中,我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身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来教育学生,寓爱于教学中,播撒爱于每位学生身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关爱中真正受到启发,使爱心在学生心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生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我班的学生有的来自山区,生活条件艰苦;有的是单亲家庭,从小缺少父爱或母爱。为了让学生能安心读书,我总是利用节假日逐个家访,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关爱孩子的心灵。我班有一个孤儿,收养在别人家,没有母爱,学习较吃力,性格孤傲自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着急万分。 

他生病了,我带他去医院;头发长了,我带他去理发;逢闲暇时间,我就和他讲做人的道理,讲学习的重要,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要求班上的学生主动和他接触、交朋友。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让我感受到了“爱”的重要。我的人生观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和升华,我不再觉得“爱学生”是口号,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学生是超越了亲人和朋友的人间真爱!

4.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四自”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我们可以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5.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5.1 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

5.1 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

5.2 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

5.2 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上一篇:坚持与放弃 下一篇:论如何创建高效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