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以学定教”的思考

时间:2022-08-29 08:55:00

谈对“以学定教”的思考

“以学定教”是近来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案,大致包括基于学生的学习准备、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方面。翻阅许多资料,前人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五环节法。

但与此同时,不禁想到除了学生课前做到充足的预习工作、老师对教学进行二次备课之外,我们是否也不能忽略,课堂上如何体现“以学定教”思想的另一个细节――课堂等待。所以,笔者想从等待的必要性和艺术性角度来谈谈,关于以学生的课堂认识和理解,来确定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的一点认识和想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了,许多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学生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听到的是唧唧喳喳的交流、热情洋溢的表达。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但静下心来想想,过度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不是背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语文课堂是不是需要一点等待?

有些课堂发问是有深度和难度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有些课文大声朗读效果是不大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默读冥想。不等学生看书,不待学生思考,就让他们读书、回答、讨论,无异于让无本之木长成参天大树,使无源之水汇成浩荡江河,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应在课堂上过于轰轰烈烈、越俎代庖,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当课堂洗净浮躁时,真实就是美丽,真正的语文课堂,该等待时就得等待。

一、等待是一种方法,等待会制造惊喜

身为一线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以从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产生来源而仅是被灌输的认知规律是难以接受的,而一味强记的结果也必然导致最终的遗忘。课堂上经常会发现教师总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齐读、讨论,而让学生静心默读的时间却非常少,甚至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没有默读的机会,这样的一堂课看似十分活跃,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表面活跃的气氛下掩藏着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思维没有得到发展等问题。动起来的课堂为何会这样?是老师忽视了教学中的等待。学语文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需要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等待学生走进文本,等待他们的发现,是课堂“以学定教”的很好体现。

二、等待是一种激励,等待会创造精彩

以往在课堂上教师“独唱”与“领唱”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只能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发挥很少的主动性,这种以“教”定“学”的教学怎能收到“ 保底不封顶”的理想成效?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大多没有反应,静寂无声,教师就有点惶恐。为了避开这样的冷场出现,很多教师要么充分利用自己主导的角色,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换一种方式重新提问。要么,急不可耐地点一两个自认为能回答的学生,立刻交流,还不时加以引导、点拨,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实际上,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大可不必心慌,不妨有几分淡定的气质,须知这正是学生“不愤”、“不悱”之时,需要我们启用“以学定教”的机智。此时,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潜心阅读并深入思考。因为等待,是一种无声的鼓励,为了更好的生成。

三、等待是一种尊重,等待会营造和谐

王荣生教授说:“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语文教师上课要学会等待的艺术,要舍得花时间,要花在问题的辨认,知识的确认。教学设计应该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适当调控的余地。只有明白了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和谐美妙,美不胜收!

新课程改革呼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珍惜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课堂已经不属于教师独占鳌头的舞台。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等待,等待学生展示错误,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情感的激发要有心灵的感悟,智慧的启迪,要有思维的过程,而感悟、思维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孔子的教育理论中也强调“思”的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没有时间的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也只能是空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思考、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徐忠祥.课堂上的等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7).

[3]徐静儿.等待的艺术[J].教学月刊,2005,(04).

(黄河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浙江省瑞安市万松实验学校 325200 )

上一篇: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总结与思考 下一篇: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