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时间:2022-08-29 08:47:01

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基本案情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具有潜力,最重要的因素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恰当、有效。而中央银行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责任重大,因此中央银行是否能够独立的制定稳定,科学合理而又灵活的货币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宏观调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世界范围来看,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是德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货币,同时自己的决策不受政府干涉。尽管这样的方式在过去被大家认为是非理性的德国式“通胀恐怖症”,但是它却以自己优秀的表现证明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因此,在最近的这些年里,德国马克是世界上最稳定和可信赖的货币之一。

现在,只要一提到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国中央银行,他已经成为立体制的代表,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中央银行运行体制的专家学者的推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把独立性问题作为健全中央银行体制的首要问题向其会员国提出,建议各国学习和借鉴。

二、案情分析

(一)德国中央银行的资金管理体制

德国中央银行采取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币值”,而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往往拥有多个货币政策目标,这便体现出了德国中央银行的与众不同之处。

那么为什么德国中央银行要采取这样的货币政策呢?原因主要是德国经历过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一战时期,德国滥发货币,使得马克变得一文不值,最终不得不重新发行货币。而在二战结束后发生的通货膨胀,则是由于物资严重短缺,使得经济严重萧条。这两次通货膨胀的教训深深的留在了德国人的心里,因此他们把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了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任务。

1、德国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制定并且执行货币政策

德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受法律保护的,1957年颁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可以独立的执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不受政府的控制。原因是政府在看待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与中央银行有极大的不同。政治家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尤其是关于失业率的下降和GDP的增加这些公众较为关心的问题,因而导致忽略一定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增加。

2、代表各方意志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货币信贷方针

德国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理事会,每隔一周开一次理事会,决定中央银行的各项事务。理事会共有成员17人,其中政府推荐6人由德国总统任命,其中包括行长、副行长。这17人中剩下的11人,是由德国的11个州政府推荐任命,最后由参议院批准。从理事会的成员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中央银行代表着不同团体的意志,同时这也很好的保证了它的独立性。

3、联邦银行执掌中央银行的资金

联邦银行根据法律规定,是德国唯一有权发行马克的银行。这样,联邦银行就可以控制整个中央银行的资金,并可以合理的制定信贷政策。联邦银行对资金的控制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是联邦银行只与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不与实体经济有业务往来。它的资金只能用于金融机构和政府。其次是联邦银行与各州银行的资金管理权限划分明确。

4、政府财政的融资受到联邦银行的监管

德国立法机构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严格规定联邦银行对政府融资的范围,使联邦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充足的权利。法律规定,政府能够直接在联邦银行贷款的额度只有60亿马克,其他各州能够贷款的额度只有30亿马克。同时还规定政府不能随意贷款,并且贷款也只能是短期性贷款,必须在三个月内偿还。至于贷款的用途,也有明确规定,只能用于政府财政收支时间不一致,不能用来弥补财政赤字。

(二)联邦银行制定货币增长计划目标的程序

制定适度的货币供应计划有利于维持货币稳定。货币增长计划目标由预测的实质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和可接受的物价上涨率三项指标构成。而货币增长目标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德国中央银行要通过各方预测的结果来制定确定各个指标。

首先要采纳一个由5个专家学者构成的小组的意见。这个小组里的每个专家分别独立的管理着一批助手,以此来专门预测和分析当前的和未来的经济走势。其次,还要考虑5个专业的经济机构的预测和分析结果。最后,参考中央银行政策研究部门的意见。

上文提到的这些专家学者会在每年9月开一次研讨会,以便相互交流学习,并对重要的数据做出预测,此外还会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联邦银行最后将这些数据汇总、整理,在通过理事会讨论,来确定未来的政策目标,并在年底公布。

联邦银行的业务还包括对商业票据再贴现实行配额管理、抵押贷款,招标融资,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等业务。

(三)案情启示

第一,独立是明确货币政策职能的需要。根据经济学原理,通货膨胀与事业率之间相互影响。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较低,反之亦然,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证实。而反通货膨胀政策会对经济造成浪费,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因此,有许多人不赞成使中央银行独立和过多的强调通过货币政策来维持货币币值稳定。

第二,独立性对于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包括德国中央银行,独立只是相对的,不可能完全不受中央政府的影响。为了完成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的任务,中央银行必须与中央中央政府相互协调配合,并接受政府的指导与监督。

在理想状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当能够相互统一,因而也不需要设立中央银行。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的限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中央银行中的大部分在制定政策时往往缺乏远见,通常会采取能够快速降低自己的成本和获得短期效益的通胀策略。

第三,独立性有利于社会政治因素对中央银行的影响。整个社会是不断进行收缩与扩张的,经济的发张也紧随这样的规律在不断前进。一国的政府在一定的经济周期里,制定扩张的经济政策,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那么,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必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中央银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那么就很难做出自己的决策。

第四,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避免政府过度的增加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德意志银行作为德国的中央银行,它的首要任务是使政府预算收支平衡,必要时增加收入来缓解赤字。但现实是财政活动并不总是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降低通货膨胀率。当政府支出大于收入,中央银行就要想办法进行填补,此时对于中央银行而言,根本就没有独立性。

第五,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可以有效满足中央银行高效运行的技术要求。中央银行不同于普通的企业,也不同于行政机构,它的运行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规律,并且对专业性和技术都要求极高,所制定出来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经济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六,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的中央银行应当选用哪一种模式,以及独立性的大小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权衡和考虑的。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是不相同的,比如有不同的文化差异,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信用管理的水平发展也有高有低,这些因素都会对中央银行的发展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特别是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的交流,这都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发展走向模式化,各个国家应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里互相吸取借鉴,选择最适合本国经济的中央银行运行模式,最终实现本国的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上一篇:浅谈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 下一篇:深化地质矿产工作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