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凝眸忆当年 耄耋走笔写春秋

时间:2022-08-29 07:53:48

李立功同志的《往事回顾》最近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一部38万字的口述历史,笔透纸背,将老一代共产党人革命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展卷披阅,便恍如徜徉在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热土上,穿越壮美的三晋河山。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烟尘,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令人荡气回肠,胸襟为之一亮。

李立功同志是我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领导。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李立功同志大部分时间战斗和工作在山西,先后担任过县、地两级主要领导,担任中共两届山西省委书记,是山西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山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往事回顾》一书虽然叙述的是李立功同志的个人经历,但关注的却是山西党的70年的历史,许多重要事件和重大活动都是随着山西党的历史发展而展开的,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并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此书读之情真意切,字里行间体现了李立功同志睿智的思想、敏锐的思考、忧民的情愫、赤子的忠诚,以及对党的事业矢志不移的精神。可以说,《往事回顾》是一部眼界宽、思路新、起点高的有价值的山西党的口述历史,是一部生动可靠、真实可信、珍贵可存的回忆性著作。

通览全书,得益殊多,简而概之,谈三点感受。

第一,全书翔实地自叙了个人一生的经历,再现了李立功的革命生涯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史上的重要历史片断。《往事回顾》从20世纪20年起,一直写到现在,时间跨越了80年。李立功同志从幼年接受启蒙教育,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坚持革命斗争、迎来革命胜利以及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桩桩史实的回顾,深刻地阐明: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直到取得执政地位,是因为它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了马列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承接并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地与腐朽势力作斗争,了三座大山,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大踏步前进。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披荆斩棘,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使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得到体现。《往事回顾》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什么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了时展和人民的要求,党就兴旺发达,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就能向前推进;反之,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脱离了群众,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用简单、肤浅的空谈来裁剪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利益受损,革命和建设的航船就会出现曲折或搁浅。这是李立功同志用他80年的人生际遇所昭示后人的极为珍贵的历史经验。

《往事回顾》从史学的角度看,具有研究人生转换的史学价值。以李立功所经历过的史实为基本线条来反映他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但又不是孤立地叙述或就事论事,而是把他的经历同他所处的时代紧密地结合起来,反映出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息息相关,这是十分重要的。李立功同志从一个山村少年,经过几十年革命的锤炼成长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领导一个省的工作,他的经历和所作出的贡献多角度地折射出了党的历史辉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为,《往事回顾》一书以口述者的亲身经历,鲜活了山西党的历史,弥补了档案史料的不足,拓宽了党史研究的领域,它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

第二,广征博采,搜罗宏富,取精用弘,求实存真,是《往事回顾》收集和使用史料的突出优点和特点。该书引用的资料大体有四类:第一类是各种党史文献汇编,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以及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第二类是档案文献史料,主要有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委档案馆和太原、吕梁、临汾、运城等市档案馆现存的重要文献和图片资料;第三类是口述资料,包括革命战争年代一些老八路、老民兵、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房东,还有新中国建立之后与李立功一起工作过的许多同志,以及他担任山西省委书记期间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提供的口述资料;第四类是党史界、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如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辑的《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一至三卷、《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大事记述》、《晋绥革命根据地史》和《晋绥革命根据地大事记述》等等。其中前两类资料均为重要文献和档案资料,保证并增强了该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第三类资料为当事人口述的一手资料,它提供了档案资料缺少的内容和许多细节,这些资料正是我们接近历史真实的关节点,也是我们开展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资料;第四类吸收了有关党史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往事回顾》能够站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有一个新的起点。本书之所以能够做到史料厚重,全赖作者七年面壁,含辛茹苦,长期积累,运用史料态度谨严,认真审核、鉴别和筛选,取精用弘和博识深思。

第三,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注重叙事。《往事回顾》一书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事情为纬,以时间为序,比较合理地把李立功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与其交往的重要人物加以组合,经纬排列,读后使人觉得条理和脉络都非常清晰。其中,34个标题虽然没有设章,但写的是34个阶段所经历的事情。在每一个题目中又抓住主要问题按顺序或专题进行叙述。在每一标题之下,在着重记叙这一阶段重大事件或重要活动的同时,还能简明扼要地勾勒出全国形势发展的进程,把个人的活动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在对一些重要问题、重要事件的叙述时,有时还能画龙点睛地提炼结语。比如:在叙述山西改革进程之后,有一段结语:“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对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自觉性不断提高,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的论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事实正是这样。由于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山西的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更加坚定了坚持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这种结构上的安排,使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注重叙事,还体现了少议论多叙述、少铺陈多史笔、少宏大叙述多微观或细节描写的特点,使回忆在整体上以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读性见长。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对当事人采访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展现复杂而斑斓的人生历史,避免了那种会议、文件和数字为主干的口述历史的模式,力戒过去刻板的叙述结构、过于干硬的话语、过于单一的看问题角度、过于简单而程式化的回忆录写法;更没有那种板着面孔教育人的架式,而是采取形式新颖、语言较生动、材料丰富且具体的叙述,披露了许多山西党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鲜为人知的、曾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的历史细节,甚至一直被视为的在京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的内情。

在叙事记人时,直陈事实,让资料说话,把观点倾向、是非褒贬、成败得失寓于事实记述之中。例如,书中对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和事件的叙述,严格遵循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和中央有关决定精神,对抗战初期的“四大动员”、解放战争时期的运动以及建国以后“”和化运动、的反思是深刻的,对消除山西派性的叙述和结语比较客观,对与重要人物、、、、乔石、李瑞环、彭真、万里、王震、、薄一波、余秋里、胡启立、王兆国、李雪峰、吴德、陶铸、安子文等人工作上的交往直陈事实,不评不议,让资料说话。对恰当地处理1989年“”,严格以中央文件为准,把观点倾向寓于事实记述之中。对其他一些重要问题的叙述,如实行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对外开放和治理整顿等,也都力求做到有理有据,要言不繁,多叙少议。

总之,《往事回顾》是一部有突破性、有特色的、不可多得的集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口述历史著作。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口述者亲历、亲闻、亲见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对党史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为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体生动的鲜活教材,对于存史、资政、育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责编 肖 黎)

上一篇:不应忘却的记忆 下一篇:黄琪翔与福建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