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提问 打开有效教学的大门

时间:2022-08-29 07:45:05

善提问 打开有效教学的大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38-0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 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不仅要应用已有的知识,更要经历新知识和日渐增加的困难情境的挑战。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不仅是接受传授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这更要求我们要提高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便问答(如是不是、对不对)或“满堂问”, 而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学记载“善问者, 如攻坚木,舞其易者,后其节目”,就是说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探,由易到难,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或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挫伤其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只有科学地设计问题序列,才有助于实现提问的目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点火、加油、铺路、导航。因此,设计的问题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科学性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性,因此,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有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同时,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比如:“观察这两列数列,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究竟是问每列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组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是研究每列数列趋向无穷时的特征,还是考虑每列数列之和趋向某一常数? 还比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也不好回答。

2.适度性

适度性是指课堂提问的度量应适宜合理,所谓的 “度”是指提出问题的难度、频度以及由量变到质变的坡度,“量”是指提问的整体数量与难中易三类问题的安排数量。确定一堂课提问的层次。度量具体指以下几点:

〈1〉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2〉应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把握好提问的频度与分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要符合认识规律,设置好问题的坡度。

提问一般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趣味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寓趣于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 教学“勾股定理”时,可让全班每位学生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测量出每一边的长度后,教师可提问:“三边的平方各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计算容易得出结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样教学,学生容易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4.全面性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在教育中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首先, 要针对全体学生,尽可能地照顾到中差生,决不能把课堂回答问题看成是少数尖子生的专利而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还要讲究有先有后的原则:平时举手少的优先,举手多的滞后;多次举手而一次未问者先,多次举手多次提问者后;想举手而不敢举手者先,大胆发言而常答错的后;容易的由差生先, 好学生后;难题由尖子生先答,差生后答。

由于数学问题内容、性质和结构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

(一)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提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性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为什么?”等, 如“三角函数符号的判定”是依据什么?

(二)反问: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症结反问,步步逼近,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如针对学生认为“一个正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这一错误的认识,反问:“0.1的倒数是多少? 0.1和它的倒数大小关系如何?”

(三)激问: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正处于准备状态,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奋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比如教“等差数列前n项和”前,激问:“老师能立即说出1+2+3+4+5+6+7+8+9 的结果,同学们能吗?”

(四)引问: 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在线性规划问题中,目标函数Z=x2+y2 ,它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应如何理解?它和什么公式的形式类似?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到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则能快速理解本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把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让知识在疑问中开始、疑问中探索,疑问中论证,疑问中小结,疑问中发展,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维果茨基|译者.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2]刘守旗,丁勇,俞润生. 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

[3]余光明.课堂提问三境界.教学与管理,2002(7)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透过现象 重组教材 寻求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