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29 05:28:58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城市空间压力,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许多大型建筑都开始兴建地下室或者其它地下工程,在这种背景的促使之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之迅速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问题

通常在深基坑工程中会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工程指的就是大型建筑的地下室工程。在国外,深基坑工程也被人们称为深开挖工程;从实质上来讲,深开挖工程包括深基坑工程,但是不局限于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中涌入了大量的人口,这样就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为了缓解这种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都开始充分的利用地下空间,开挖一些地下室或者其他的地下工程,这样就需要广泛的应用到深基坑支护技术[1]。

1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现状与技术要求

1.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广泛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改进这项技术,并且,逐步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目前,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土钉墙支护技术、拍桩支护技术和搅拌桩支护技术等等。土钉墙支护技术和搅拌桩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5m以内或者10m以内的深基坑工程中;如果建筑工程所在地有着良好的地质条件,那么也可以将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到15米左右深度的深基坑中。搅拌桩支护技术可以有效的抵挡水土,而如果是有着过高地下水位的工程中,则往往不适宜采用土钉墙支护技术。目前,深基坑工程中最常用的支护技术就是土钉墙支护技术,因为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的施工技术来使用[2]。

1.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这些方面,一是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基坑的边缘距、地质条件等因素充分的纳入考虑的范围;二是为了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三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既要防水,又要保证四周的稳定。

2 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分析

2.1工程总概况

某工程,总面积为 36280m2,地下总面积为 9519m2,大厦的总高度约为 78m,建筑物的平面形式呈方形,大厦设计地下 3 层,基坑的最深处距地面约为 15m,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采用混凝土梁内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关于地质条件,根据初期的土层勘探得知,这个工程的拟建区是处于某河的洪冲积扇北面,地面的标高大概在45.8~49.1m之间;拟建区的地质土层主要为粘质粉土层,局部为粘质重粉质粘土层,大厦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是230kPa,地下没有软弱的下卧层。关于水文情况,根据勘探报告,拟建区存在三层地下水:第一层是滞水,其水位深度约在1.2~4.1m之间,水位标高在46.13~43.04m之间;第二层是潜水,其水位深度约在9.87~12.19m,水位标高在37.18~36.24m 之间;第三层是层间水,其水位深度约在 21.02~26.07m,水位标高约在 23.22~25.04m 之间。这个场区的地下水水质呈弱酸性,对混凝土结构不产生腐蚀性,但对钢结构产生弱腐蚀性。

2.2 工程特点

该拟建区处于繁华的街区,施工条件苛刻,运输困难,白天交通拥挤,建材只能夜间运输。对周围环境要求高,施工时间有限制,总的来说施工场区面积狭窄,无法大量堆放建材,大件钢材结构只能存在仓库,增加了二次运输量,提高了运输成本等。

2.3 该大厦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案。

2.3.1 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具体的工艺流程为:平整钻孔场地、测量放线布孔、挖设排水沟和布设泥浆池、桩机就位和制备泥浆、钻机钻孔,洗孔清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灌注桩水下混凝土。开钻前,检查轴线的定位点与水准点是否正确、放线定桩位等。桩机就位后,在桩位位置埋设孔口护筒,起到定位、储存泥浆以及护孔等作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钻孔。钻孔时,根据钻进速度和钻机是否有异响,判断地质变化情况;当钻孔的深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清孔。清孔工作完成并通过检测后,进行钢筋笼吊放施工及水下浇筑混凝土。在吊放钢筋笼前,在钢筋笼上安装定位钢筋环,控制钢筋笼就位准确;然后开始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采用导管法作业,确保浇筑连续进行[3]。

2.3.2 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护筒中心和桩中心的偏差不能超过5cm,埋深不能低于 1m,泥浆的比重最好控制在 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过15cm;钢筋笼安放位置准确,钢筋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作业,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 2m,速度适宜,避免堵管或钢筋笼上浮,同时桩头超灌1m。灌注桩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2.3.3 锚杆支护施工要点。

土层锚杆在开挖的深基坑墙面或者尚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钻孔,在达到要求的深度后再次扩大孔的端部,一般形成柱状。实施锚杆支护技术施工,主要将钢筋、钢索或者其它类型的抗拉材料放入孔内,然后灌注浆液材料,令其和土层结合成为抗拉力强的锚杆。这样的支护技术能够让支撑体系承受很大的拉力,有利于保护其结构稳定,防止出现变形,同时还具有节省材料、人力,加快施工进度。

2.4 支护效果

在深基坑支护完成后的施工期间,无坑壁坍塌问题出现,通过仪器对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无明显的变形现象出现。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能够保证该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保障周围的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实施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是可行的[4]。

3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测

随着不断增加的开挖深度,在基坑支护体系中会有侧向变位现象发生,这属于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所以说,基坑支护监测的重点内容是研究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并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体系发生破坏并不是突发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预兆性,所以说,进行基坑支护监测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了对现场施工进行更好、更科学的指挥,必须及时、充分的了解支护体系的受力状况,而通过监测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对周围环境又具有监测的必要性[5]。这样对于掌握基坑周围土体变化以及支护的稳定状况等问题也是非常有利的,不仅如此,还能更好的了解施工对周围道路、地下管线以及房屋建筑等所造成的影响,使信息化施工能够得以实现,从而确保了基坑环境以及施工的安全。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他们对基坑的施工要进行定时监测,将监测资料及时告知相关单位,为及时分析提供条件。

4 结语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经常不断加快,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这些高楼的建筑过程中,通常就会伴随着地下工程施工。在进行建筑的地下工程施工时,通常就会应用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地下工程建筑施工中,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还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还必须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从而才能够因地制宜,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玉峰.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275.

[2] 卢洁. 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监理工作的重点[J]. 科技风,2013,04:119.

上一篇:现代测控技术在污水净化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探索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