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2-08-29 04:55:44

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

摘 要: 当下人们对摄影作品的追求有些“忘本”,黑白摄影“创造世界”的功能警示相机的操作者:仅仅依赖光、影对比来表现线条和造型,才是对摄影的追本溯源。

关键词: 黑白摄影 创造 纯艺术 原创

摄影发明之初,由于技术的局限,人们对能够把现实世界的影像记录下来的惊喜,远远大于对彩色画像的欲求――这或许就是人们对于摄影最原始的情感。摄影具有记录客观世界和表现客观世界两大基本功能。然而,具有艺术家身份的摄影师更加应该赋予摄影以“创造”世界的功能。彩色摄影无疑在记录和表现客观世界的功能上具有相当大的天赋,但在“创造”功能上,黑白摄影则蕴藏着更为巨大的潜力空间。如果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摄影本体的话,那么从黑白摄影入手就是对摄影的追本溯源。

(一)去掉了色彩,使得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形体关系上,集中到了作者的意图、主题上,组成画面的元素无非造型、线条、色彩等。其中色彩的存在会将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到对色彩的观察和对画面真实感的体会上。色彩本身是具有符号属性的,比如红色具有革命、生命、危险、警示等的心理暗示。色彩的出现有可能会在这些方面分散或者误导观者对画面的分析认识。而没有了色彩,使画面仅仅依赖光、影对比来表现线条、造型,如此简化过的画面能更为单纯地表现主题内容。

(二)彩色照片较黑白照片更为真实,也就是说,黑白照片更为抽象。一些摄影家在谈及黑白摄影时曾这样说:“彩色较黑白更为真实,但也常常是过于真实,让你停留在此时此地,而不是给人以更深刻、更抽象的形象。”抽象意味着画面将更加具有符号性,增加了联想空间。不同的构图和造型同样是具有符号性的,比如平行线对应平稳、终结、黑色,而垂直线对应动感、进取、新生、白色。具有锐角的简单形体比较激进,有张力和方向性,而钝角的直线型则鲁钝、稳重且具有重力。黑、白、灰在画面中单纯地对比出轮廓线,能够清晰且概括出面、体的轮廓形态和体、面关系,更能凸显构图、造型所带来的符号属性。相反,色彩则会多少影响到这些元素表现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三)绘画是加法艺术,而摄影是减法艺术。从这个认识出发,黑白照片由于简化了画面,与“减法”精神更为一致。所谓减法艺术,概括地指摄影总是要从丰富繁杂的空间中选取作者感兴趣的主体作为主题,然后不停地去除与这一主题无关的一切内容,达到用最少的元素充分表现这一主题的目的。画面中元素越少,对比效果越单纯强烈,越能够准确地体现作者的美术意识和思想内涵。与之相比,绘画是从一张白色空间开始,不断地加入与主题相关的元素来充分表述这一主题的加法艺术。摄影由于多少减少了画面的层次和色彩属性,可以通过对曝光度的控制及其他专业手法减少作者不想要的元素。当然,摄影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作为艺术作品,它和绘画一样需要艺术加工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意愿。

相对于绘画艺术,摄影可用手段不多,它与绘画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当人们按下快门时,对于作画不利的东西也会感光定影到胶片之上。所以,摄影的创作过程是对被摄体进行构图整理,力求将多余的东西从画面中排除出去,以更加准确地体现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内涵。而黑白摄影中把一个现实的彩色世界置换为黑、灰、白的单色影像的原理,是同摄影表现的原则相一致的。

(四)黑白照片与生俱来具有陌生感,即拉远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了第三人称的观感。将同一景象下拍摄的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相对比会发现,彩色照片的真实性会使观者忽略掉作者的存在。相反,我们在欣赏黑白摄影作品时,会由于距离感而主动寻求作者对画面主题意图的表现。黑白影像抽去了现实物像中的色彩,使影像处于“似是而非”的疏离状态,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其实是心理距离,是欣赏者由记忆和体验出发,认知艺术、沟通心灵的历程。这段心理历程是欣赏者驰骋想象的自由空间,是一块梦幻的画板,是参与创作的平台,因此,其间会生发出美。黑白影像的语言特征与彩色相比具有“距离”优势,能够启发人们对景、物的某种意识感觉。通过这样的方法,黑白摄影能够超越它的题材,进而产生具有独创性的视觉效果。

在影视作品中,黑白影像的插入和闪回,成为与现实拉开距离、制造陌生感的方式,以此表现记忆和幻想。而所谓第三人称观感是让观者后退到旁观者的位置,以“旁观者清”的理性境界来准确分析感受画面较强的视觉冲击带来的情感释放。距离为欣赏者构建精神田园提供了媒材,在心灵的游历中使“物”与“我”、景与情、虚与实、具体与抽象有机地联接起来、融合起来。由此,亚当斯才断言:在表现画意的摄影中黑白优于彩色。

(五)黑白照片以无彩色系为骨骼,比彩色照片更加多了“静”感,静止而冷静。站在这个角度,黑白摄影会放大某一个细节,使其更为凸显(这也是许多新闻题材照片选用黑白摄影的原因)。黑白摄影以灰阶的形式呈现物体的色彩变化,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彩色的视觉“组结状态”,以简约变形的手段抽象,以浓淡深浅的方式造型,再现客观物象。而作为构思画面第一步的“构图”由于画面结构单纯则更易于表现,或者说构图表现的空间更大,带给观者的意境、情趣感更强。

(六)黑白摄影天生具有怀旧情结,并且相比彩色摄影作品更加具有后退感和颓废感。在翻拣历史记忆的时候,那些褪色泛黄、划痕遍布的老照片显得更亲切、更真实。事实上我们在说“怀旧”这个词时,由于人的记忆力有限,更多时候怀念的是某人或某事,对色彩的印象可以说是纯度降低的,因此,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过去、以前、复古应该都是灰蒙蒙的,时间越久越是这样,这也是我们看《英雄》、《十面埋伏》时总觉得不如《三国演义》、《勇敢的心》真实、惨烈的原因所在。可见,作为无纯度的“黑白”,更显得具有怀旧精神。

上述各点使我们看到了黑白摄影的特点和优势,而这一切说明黑白照片更具“原创”精神,更加适合拍出“纯摄影”的艺术作品。将现实的色彩斑斓的世界置换为一个黑、白、灰的单色世界是黑白摄影的表现原则,这恰恰与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一致。老画家秦古柳说:“补笔墨之不足,而后论色彩。”同一画幅中,色彩处于辅佐地位。黑白的绘画更具有高雅的一面。在中国绘画中,除了没骨画,很难看到不含有墨的成分的绘画。中国传统人物画理论中没有“写生”这一概念,与此相类似的概念是“写神”或“写真”。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色令人目盲”,均是这一艺术观的表述。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那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关联。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和“虚”,而又表现为“有”与“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十分深远。而黑白摄影在这方面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山水画与黑白摄影这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注重“神似”而非“形似”的美学思维方式,更能充分、纯粹地体现创作者的精神和艺术境界。在黑白摄影中,对灰阶的感悟和控制可以产生丰富而奇妙的趣味,在表现画意作品时尤其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的不同正是在于能够促进个人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具有一种无可匹敌的力量。黑白摄影虽然缺少色彩的烘托,却更加质朴无华,这使它特别善于表现深沉的感情世界。那么我们不应只将目光停留在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上,而应该去发掘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自我。

参考文献:

[1]冯建国.黑白摄影[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2]弗里曼.帕特森.摄影与视觉心理[M].中国摄影出版社,1988.

[3]保罗.乔伊斯.霍克尼论摄影――和保罗.乔伊斯的谈话录[M].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

上一篇:学习策略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音乐治疗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