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

时间:2022-08-29 03:23:40

全市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老龄委,市直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老龄委《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我市基层老龄工作,推动全市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全市基层老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我市已于1994年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目前我市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70.3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73%,其中农村老年人56万,占老年人总数的80%。“十一五”期间全市老年人口每年将以4%的速度递增,比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出五倍。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影响。

(二)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市老龄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基层老龄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工作机制还不完善,老龄政策法规得不到有效落实,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夯实老龄工作基础,已成为提高老龄工作整体水平,促进老龄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

(三)老年人生活在基层,其养老、医疗、优待等政策规定需要通过基层来落实;生活照料、文化、教育等各项服务需要基层来提供。面向基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基层老龄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基层老龄工作,推动我市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加强基层老龄工作要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老服务的思想,把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统筹规划、优化资源、整合力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干部队伍稳定、活动设施完备、服务项目丰富、开展活动经常、考评机制科学,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开创我市基层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三、基层老龄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落实各项老龄政策法规。在城市,要认真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解决老年人最基本、最关心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在农村,要继续坚持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机制,推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继续加强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保障水平。同时采取政府投入、集体补贴、社会资助的办法,加大对城乡贫困老年人救助力度,切实保障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二)不断完善为老服务设施。根据《*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把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统筹考虑为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布局和规模,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站、室)、老年大学(学校),形成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为老服务设施网络,切实改善为老服务环境。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地解决老年人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个体私营、外资兴办为老服务设施。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将内部福利服务设施向社会老年人开放。鼓励将闲置校舍、厂房、办公楼改造为老年人活动场所。

(三)强化为老服务功能。立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倡导居家养老理念,充分利用社会服务资源,建立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拓展为老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便捷、周到的服务。服务内容要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健康护理、日常照料、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体育健身、维权服务等方面进行,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服务方式要由简单的、一般的、粗放的向综合的、精细的方向发展,由传统的等候式被动服务向上门服务与定点服务相结合的主动转变。服务质量由随意化、低档化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努力提高为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四)加大维权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落实老龄政策法规,强化全社会敬老助老的道德意识,增强自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发挥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在维权工作中的作用,及时调处解决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为老法律服务热线。司法部门和基层维权组织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开展老年普法教育活动,增强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公安机关要加大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要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保障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按照《条例》,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确保老年人反映诉求渠道畅通。

(五)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老年人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老年文体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依托县(市、区)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馆培养一批老年文体骨干,创作一批反映老龄工作、有地方特色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项目。做好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老年文化、体育、教育骨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发展远程老年教育。

(六)积极推进老有所为工作。各级要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举办老年人才交流活动,为老有所为搞好服务。要进一步拓宽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渠道,积极研究和出台鼓励老有所为的具体政策措施。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老年志愿者队伍,组织低龄健康老人开展自助、互助服务。注重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政治优势,组织他们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关心教育下一代、维护社会稳定及其它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好老年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基层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主要领导要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汇报,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老龄工作。各级老龄委要发挥优势,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基层老龄工作健康发展。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解决老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做好基层老龄工作创造条件。

(二)健全工作网络。及时调整和充实乡镇(街办)老龄工作委员会,注重选拔年轻、优秀干部充实老龄工作干部队伍,特别要选拔和配备好老龄委专职副主任和老龄办主任。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村、社区及老年人较多的基层单位都要建立老年人工作委员会,注重选配群众威信高、协调能力强、热心老龄事业的同志担任主任、副主任,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县级老龄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运用各种典型指导开展好基层老龄工作。

(三)增加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情况,安排老龄工作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老龄工作的正常开展。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

(四)建立激励机制。继续开展创建老龄工作先进乡镇(街办)和敬老模范村、敬老模范社区等评先创优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有利于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行老龄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促进老龄工作发展的良好机制。

上一篇:人大工作深化实践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 下一篇:市做好老年旅游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