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课程下的美术教育

时间:2022-08-29 02:11:42

浅论全课程下的美术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全课程”闯入教育界的视野,并迅速成为当下最具前景的实验性教育课程。全课程以更加全面的视角,致力于帮助学龄儿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在游戏与体验中更好地学习,培养高素质、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全课程关注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结合,打破固有的分科理念,更大程度地将各学科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与美术学科相互渗透,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课程中,使美术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多样化。

关键词:全课程;美术教育;学科融合

一、全课程教育下的美术课程

1.全课程下美术课程初领悟

主观意识下的美术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其审美能力,通过教授美术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为学生打下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但是学龄儿童刚刚离开幼儿园,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过于严苛和专业的教育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与厌烦感。

初次接触全课程,很容易使人困惑,什么是全课程?是将各科课程结合在一起学习?

“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全课程教育就是一种全人教育,采用教师包班与跨学科学习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覆盖学校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学生沿着“全人”的方向健康成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如果教师强加给W生各个学科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讲过分抽象,无法理解,会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在全课程这种教育形式的引领下,语文、数学、英语与音体美不再有明显的学科界限,学生能够深刻感知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的分科与偏科问题,令人领悟到全课程的魅力。

2.义务教育教科书与全课程教育实验系列读本之美术课程对比

以一年级美术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学科课程与全课程下的美术课程进行对比。

(1)课程特点。义务教育教科书的重点在转换学生幼儿阶段完全游戏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难点是引导学生有明确的美术学习指向。全课程教育实验系列读本将一年级开发作为始业学段,一是将学科融合,精心设计主题单元,将各科融为一体;二是游戏精神,让学生在游戏与体验中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更加主动地去探索自身与世界;三是温馨的教室,每个班都有教师,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与氛围。

(2)技能技巧。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简单,要做到“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全课程教育实验系列读本中没有专门的技能技巧学习知识,而是通过每一主题单元的学习,学生不惧怕画错或者画得不像,主动去创造、去体验,大胆尝试,从而创造出不一样的作品。

(3)学科技术支持。义务教育教科书采用视觉形式展示美术课程所需的内容知识点,注重美术学习与表现的兴趣,将美术造型与色彩及创作表现的基本知识系列呈现,有明晰的“学科”支撑。全课程教育实验系列读本打破了传统分科教学模式,将各科融为一体,用体验的形式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4)课堂环节。义务教育教科书以图示加文字的形式呈现,传达美术课程内容所需的基本表现方法,通常以设问导入、学生回答为主。全课程的课堂形式多样化,以文字、图片、故事等形式呈现,通常以提问导入,由学生自主创造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

(5)学习要求。义务教育教科书将低年龄段学校的美术学习视为“收集”,是细致观察的时代,以便将心中希望的事物用双手表现出来,重点体现在转换学生在幼儿阶段完全游戏性自我表现的意识。全课程将一年级设为始业阶段,开发了“始业课程”,目的是幼小衔接,让学生从幼儿到小学能够有所衔接,不突兀。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一些学校正在探索全课程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全课程教学方式正在不断磨合。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逐渐渗透到美术课程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考验教师教学能力与个人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个性,更好地促进美术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全课程下美术课程的特点

全课程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其影响下的各科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学科的大融合,打破了固有的分科模式,使美术教学更加多样化,更趋于生活化,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全课程这种教育形式所带来的魅力。

全课程下的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融合,既有本学科的特色又有其他学科的特点,使美术教学更具吸引力。全课程下的美术与语文课程息息相关,互为补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观的同时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开阔思维;全课程下的美术与数学相关理念的融合,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理性,具备了逻辑思考能力,对于早期智力的开发与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课程下的美术与传统文化知识、科学常识相互渗透,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与方法。所以,全课程下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又不失技巧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快乐而充实的。

二、全课程带来的美术课程变化、融合与创新

全课程下的学科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在语文、数学、英语课堂上有美术的身影,而在美术课堂上又常常能够见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影子。美术课程融合其他学科,还加入重要的常识,如点线面、渐变色、对比色、冷暖色调等,并根据学生的课堂掌握程度与能力水平,集中训练某一板块,如色彩、背景的添画等。全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却更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在其影响下,师生能够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1.全课程下的语文与美术息息相关,互为补充

全课程下的美术课程配合语文教学,学生更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美术技巧创作出相关的作品,真正将艺术表现力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增进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上一篇:浅析县域高中音乐社团活动的运作模式 下一篇:微课在县域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