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

时间:2022-08-29 01:52:41

试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

摘 要: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小康思想,另一方面形成发展于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直到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 传统渊源 时代特征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了源远流长的小康社会思想,另一方面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风貌。本文即试从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梳理总结。

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

1.古代儒家对小康社会的设计。

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把大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而把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西汉经学家戴圣编订的《礼记・礼运》篇记载大同、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1]

西汉儒学沿袭先秦儒学而来,《礼记》一书虽然到了汉代才编纂成册,但书中有关大同、小康景象的描绘却发端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后代儒家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依照儒家的设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政治上民主清明、经济上共有共享、社会保障完备健全的理想社会;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则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依靠着一套礼乐刑罚制度,建立起的规范有序、生活安乐的社会。欲达到大同之境,必先经过小康阶段,因此儒家对小康社会有更贴切的期许与设计。如孔子主张实施礼治,“为政以德”、“齐之以礼”;孟子提倡推行仁政,“民贵君轻”,“为民制产”。但是在古代中国,这些思想见解从来就没有被统治者真正地实施过,理想中的小康社会也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南宋时期的学者朱熹即认为中国自秦汉以后,“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2]

2.近代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崛起,奉行殖民扩张政策。落后的中国在中外交锋中战败签约、割地赔款,导致国家愈加贫弱,内忧外患进一步加剧。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富国强,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在这个过程中,古已有之的小康社会思想得到近代思想家的重视和利用,成为他们积极探求的救国建国方案的重要部分。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与《礼运》篇的小康、大同相糅合,推衍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的社会演进系统,认为只有因革改制,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由乱世进入小康,最终实现大同。如在其所著《春秋董氏学》中讲:“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大义多属小康,微言多属太平。”[3]康有为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的小康社会,就是他们在变法运动中宣扬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吸收了近代西方价值观念而以传统儒家为外在形式的文化等内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也深受传统小康思想的影响,寻求在中国建立一个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社会,他在《建国大纲》中规划:“对全国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政府要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4]孙中山所规划的无疑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小康社会。近代历史的实践证明,无论康有为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主张,都遭到了失败,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当然也就完全丧失了得以实现的机会。

还需要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与苦难,因此人民对光明未来有着无比强烈迫切的渴望,虽然小康社会思想得到一些思想家的重视,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涌现出的各种改造社会的纲领和方案,诸如天朝田亩制、新村主义,乃至后来的等,更多是以高远美好的“大同”为旗帜、作号召的。即便如康有为提出了先行小康、后达大同的社会演进次序,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更着意、更推崇的也还是那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他并为此撰写了内容翔实、计划周全、达二十万言的实施方案――《大同书》。但是,在欧美诸强已进入机器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社会,而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遍处于小生产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大同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倘若急于实施,强行贯彻,理想中的愿景不仅不会实现,反而会造成社会发展的缓慢曲折,甚至停滞倒退。

3.普通大众对小康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思想家规划设计的小康社会虽然没有得到实现,但仍然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康成为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先秦诗歌《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宋代洪迈《夷坚甲志・五郎君》道:“久困于穷,翼以小康。”皆反映了劳动人民期盼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小康生活。人们对小康生活与小康之家有着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具体看法,这在文学作品中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写道:“布帛菽粟,堆积满屋,……由此小康。”近代作家郁达夫在《迟桂花》中讲及:“家里虽称不得富有,可也是小康之家。”茅盾在《锻炼》中描述:“一架蹋车上堆满着衣包、箱笼、不成套的家具,锅子、水桶、瓦罐,甚至旧式蓝花瓷便壶――堆得那么高,显然是一个小康之家的全部财产。”普通大众对小康生活的感性认识与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理想规划,二者成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厚文化资源。

二、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特征

1.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前三十年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倡导树立起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了当代的小康社会思想,并在以后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使用小康的概念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底中日双方会谈时,邓小平对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5]此后,邓小平在各种场合不断提及小康社会与发展战略目标问题。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确定到二十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在这一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之后,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依然强调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距离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提出要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指出在未来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将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上述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客观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目标,不盲目地依从主观愿望,不机械地照搬别国模式,也不教条、片面地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为以后的长远发展与更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建设并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不能够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发展生产力存在某种忽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致力于增强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邓小平在1988年5月会见到访的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讲道:“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6]“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经济增长的速度快,还要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好,要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11月十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强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代小康社会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7]十报告强调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按照十的规划,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候,将会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当然,须知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同步富裕,在建设与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批判与创新。

首先,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丰富,其优秀成果至今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小康社会思想反映的是人民长久以来对宽裕殷实、安乐和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将传统的小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一起,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其次,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此前小康思想的批判创新。从古代到近代的思想家们,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了诸多的设计与规划,但都存在着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古代的小康理想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水平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上,并且缺乏有效的政府治理与社会整合机能,小康社会的理想从来就没有实现。近代思想家冀图通过引入西方的机器工业生产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来建设小康社会,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给中华民族带来独立解放,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可能有贯彻实践的机会。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充分汲取了此前小康思想的精华,剔除了其中违背时展潮流的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发展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强调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诉求,又显示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与宽容;注意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注重实效而不流于空洞浮华的口号宣传,将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世情与国情融会贯通,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开拓创新。

4.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思想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其一,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到二十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在与到访的西班牙来宾谈话中指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大大增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8]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这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1997年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明确具体。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调整,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是在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发展的理论品格。

其二,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五位一体”总布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主要目标展开。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十六大又增加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在十七大上则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并举协进,将为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三,从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二十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低标准的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偏重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全面小康则除了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积累外,还特别注意人民所享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政治民利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2012年十又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把握目前和未来数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勾画出了中国小康社会的蓝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由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一字之变,但寓意深远,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步伐,彰显了党和人民的恒心、信心和决心。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小康社会理想终于有了实现可能。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58―661.

[2]朱子文集卷一・答陈同甫[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2.

[3]康有为全集:第2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4.

[4]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6,12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4,265.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162.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

上一篇: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旧曲新唱”:当代视角下的巴罗克大师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