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数学课的主人

时间:2022-08-29 12:38:30

让学生成为数学课的主人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46-01

数学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发展非常迅速,到了今天,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是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使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观察、动手实验归纳定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培养学习的体验性、独特性

3.1培养学习的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储蓄问题时,我就提前布置学生到自己熟悉的银行,调查有关不同种类的储蓄利率问题.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并且有选择地层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

3.2培养学习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一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上一篇: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