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类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探索

时间:2022-08-29 12:31:27

交通类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探索

[摘要]信息检索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本文探讨了交通类高职院校加强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意义,分析了信息检索课程目前面临的困难,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信息检索;交通类高职;信息素质;教学改革

1. 引言

《信息检索课程》是通过教师教授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在海量的文献中找出符合特定需要信息的课程。198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原国家教委印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1992]44号)从计算机检索方面对文献检索课程进行了规范[1]。

目前,全国高校都普遍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信息检索课程内容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以我院信息检索课为例,探讨交通类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

2. 交通类高职院校加强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智能化交通信息管理的发展,大量的交通及信息化的新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尤为重要[2]。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1]。交通类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管理,可以提升在校学生的信息素质,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适应交通行业的发展。

《信息检索课程》在我院属于公共选修课,本门课程共20课时,由老师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讲授,教师先通过PPT讲授和课堂演示的方式进行授课,讲授结束后学生利用剩余时间上机实践当堂课程的内容。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困难,学生没有形成应该具备的信息素质。因此,迫切需要在交通类院校加强信息检索课程改革。

3. 信息检索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体系建设得不到重视

传统的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教育[3],企业需要什么样人才,学校就加大相应素质技能的专业课程力度,对学生素质教育有所忽视[4]。信息检索课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没有得到学院领导和学生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学校,曾在1991年开设过信息检索,之后20年都未再开设过,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开设。

3.2. 教材版本陈旧,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市面上发行的信息检索教材,花费大量的篇幅在论述纸质文献和手工检索的相关内容,信息化检索的知识则相对偏少,且理论性偏强,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高职学生对信息化检索日趋增加的需求考核又仿照其他学科的闭卷笔试,使得教学内容老套、教学效果较差。

3.3.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差异较大

以我校为例,图书馆45周岁以上的教师占到75%,而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仅有28周岁,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老教师从事多年图书馆工作,熟悉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纸质文献和手工检索十分熟悉,但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且创新较少,欠缺信息化检索的知识。而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教学的各方面都还在探索学习中。

3.4. 采用大班教学,内容与专业相关性差

多数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课采用的是不分年级、不分专业、面向全校学生的大班式教学。我校信息检索课,是全校学生在网上自主报名参加。采用这种大班式教学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掌握,造成了知识讲解内容没有针对性。

3.5. 教学课时较少,无法全面掌握信检技能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必要的实践才能够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但较少的课时,会使得很多检索相关内容不能展开讲解,或者要牺牲学生检索实践的时间来讲授课程。

4. 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措施

4.1. 加大课程宣传力度

图书馆可以举办信息检索相关的讲座、知识竞赛。以张贴海报、发放新生入学手册等形式,宣传图书馆和信息检索课。邀请其他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比较好的专家进行经验交流,给学生们普及信息检索和信息素质相关的内容以及重要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和各系部合作,开设针对相关系部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和老师意识到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

4.2. 使用自编教材和灵活的方式考核

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不适用于以背诵定义概念为主的闭卷考核[5]。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停留在记忆概念,而是当学生发现一个不知道的事物时,能够通过各种检索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到事物的本质信息。信息检索课可以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用开卷的方式考察基本概念,用检索报告的形式考察检索能力,用心得体会的方式考察信息道德,用毕业论文格式考查学生信息检索的综合能力。

4.3. 重视信息检索课教师的培养和交流

信息检索课主要由图书馆教师讲授,对学生的专业缺乏深入了解,使得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帮助不大。所以应当加强信息检索课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增加图书馆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沟通。图书馆教师分头负责,去各个系部了解学生的专业情况,将专业内容带到检索课中;各个专业的老师到图书馆来听课、做报告演讲,为信息检索课献计献策,将信息检索课的理念带到专业课的作业中。

4.4. 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性”人才[3],学生对专业的针对性很强。分专业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利用率。同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因其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增加不同方面的信息检索知识也很有必要。

根据我校“二加一”的教学模式,对于大一学生,信息检索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我院图书馆的概况,如何使用OPAC系统查找和借阅馆藏资源,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

大二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重要的一年,信息检索课主要内容将放在,如何让学生运用各种检索方法,尽快的检索到与自己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分析课题、确定关键词、确定检索方法、使用检索语句、‘层层细化’检索内容”的方式,使得学生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并撰写检索报告。

大三学生主要在单位实习,信息检索可以开展网络教学,让学生将自己工作中的某个课题作为检索对象进行检索,出现的信息问题发在QQ群或者网站上,学生互答和教师解答。在学生大三下半学期回学校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将学生论文资料查找,文献书写格式及论文格式(包括引证标注)等作为信息检索课的主要内容。为杜绝学生大范围借鉴的情况,合理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5. 结语

我国高校的信息检索课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使大学生掌握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能力。经过这二十年的改革与探索,信息检索课程紧跟时展与进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课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晓应.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赵晓漾.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关系浅议[J].甘肃高师学报,2010(2).

[3]田一越.高职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科技图苑,2009(1).

[4]文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上一篇:杨绛:读书是一生的信仰 下一篇:张继科何止踹碎一个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