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时间:2022-08-29 12:07:29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语文新课标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专门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课堂不应该一味地拘泥于过去那种教师分析课文,学生机械接受的模式,而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缺陷,课程统一、教参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统一,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被束缚了手脚,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且同样牢牢地禁锢着学生的活跃的思维。所以要真正地贯彻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师就必须大胆地抛弃陈旧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正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平等中的首席。

当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并不是说教师就只做一个旁观者,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恰当有序的"引导"还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注意引导不是代劳,不是强行灌输,而是为学生的"人性之流疏通出正确的渠道,让生命与发展呈现出活力与生机。"因此教师的"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因人制宜,因文制宜。教师要善于创设出情境,并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导到这样的情境中来。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如果一味地对教材及教师形成依赖,一成不变地以教师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以教师的讲解代替自己的探究,以教师的结论代替自己的结论,久而久之,便会失却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者不应过多地把自己的所谓"方法"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之后,主动地去寻求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强化诵读训练 注重日积月累

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而语文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在于多背诵积累一些典范的诗歌和文章。增加语言储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我们应当以"诵读"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第一要素。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应以诵读为主要活动,并把诵读贯穿在一篇课文教学的始终,变换多种读的形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诵读"的活动决不是仅仅是和尚念经式的机械活动,"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理解的过程,通过诵读,课文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在学生的内心逐渐生成。因此,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应该把"诵读"的活动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活动。

二、注重真实体验自主合作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借助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的生成创设适宜的环境。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角色表演、想象描述等实践活动,使师生共同进入课文那种形象化的真切情境之中。使学生在和文本的不同形式的对话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学生的这种形象体验必须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质的飞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教师根据课文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情境中,通过大家的自主、合作、探究,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思维加工,得出相应的思考结论 。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确定目标,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而不必拘泥僵化的现成答案。我们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上,只有让情境体验的情感活动与研究讨论的理性活动和谐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语文课堂打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因此,合作探究的理性活动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

三、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是否形成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语文课堂同样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的主阵地。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新的学习活动中去,知识才能活化,才具有强的迁移力。学生对所学知识要尽可能多角度去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迁移知识、强化能力的效果。教师必须利用语文课堂继续创设切合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要让学生明白必须公正客观地评价作者、历史人物,了解文学作品作者的时代与阶级局限性不能不在作品中有所反映的道理。后来学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观点再对此进行评价时,学生便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迁移活动应该是是检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的活动,同样是学生自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教育本来就应当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人的各种生存能力,塑造完善主体人格的教育。语文教师只有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才能使语文教育成为真正的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

江苏如皋市郭园镇中心初中

上一篇:她为何一错再错 下一篇:同窗的你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