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仍面临深层考验

时间:2022-08-28 11:50:56

2010年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我国与东盟之间基本实现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双方企业哿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双方投资与贸易的扩大,一些深层挑战和考验也如影随形,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和妥善解决。

中国一东盟重合度较高的产业,同质化较严重的产品的竞争将加剧,非关税的软性条款和技术性壁垒可能浮出水面。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大幅增长,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中间产品交易阶段。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显示,本地区60%以上在以上的商品最终市场仍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因为亚洲新兴经济体之间商品生产和需求的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互补性。有关预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长55%,双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会使部分国家的某些产业经历“阵痛”,并付出一定的调整成本。目前,巴基斯坦和越南的纺织服装产业相较中国而言就有很强的竞争力,一旦纺织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后,对国内众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会将会产生一定冲击;此外,国内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中低档服装和陶瓷制品等出口产品存在的重合性,也削减了这些企业出口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的机电产品则会对东盟国家相关产品的出口造成挤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双方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消失,区内部分国家很可能利用非关税的软性条款和技术性壁垒保护本国产业。不久前,菲律宾纺织者协会已经对进入自贸区建成之后,中国服装和纺织品进入该国市场表示高度警惕,并计划要求政府启动贸易保护条款,以防止中国纺织品在当地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无独有偶,印尼国内的一些行业人士近期也向政府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政府延期取消针对300多种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印尼工业部12月15日表示,政府已确认希望保留食品饮料、石化、纺织、无机化学品、鞋类、电子产品、家具以及钢铁等8个行业314种产品的关税。

中国产品如何摆脱“低价涌入一恶性竞争一被迫退出”的怪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除了农产品一项长期贸易逆差外,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往来,均是顺差,中国产品一贯采取的低价竞争手段,不仅容易遭受海外同行的强烈抵制,更有可能陷入自身“低价涌入一恶性竞争一被迫退出”的怪圈,这在东南亚市场已有前车之鉴。以越南摩托车市场为例,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几大名牌摩托车如隆鑫、宗申、力帆等相继进军越南市场,并很快以价格低、外观美受到越南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占领了当地市场。但2001年,越南开始调整部分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了摩托车散件进口关税。这给中国摩托车对越出口带来了严重影响,致使中国摩托车对越出口-T子从巅峰跌到谷底,2002年越南市场中国摩托车进口额仅达到4000多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执行的2001年以前双方所签合同的剩余部分。与2000年相比,2002年的出口量已减少T9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主要的战略动机,无非是认为越南的经济才刚开始,赶不上中国,所以认为在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以低价切入市场是最好的战略。低价竞争的战略导致很多设计质量不佳的摩托车一时间充斥当地市场,中国企业相互之间也进行低价销售的恶性竞争,最终被迫退出当地市场。反观日本摩托车,与中国企业差不多同时进入越南,由于注重质量,虽然价格是中国品牌的几倍到十几倍,但仍然深受越南消费者喜爱。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管中方秘书处秘书长许宁宁曾用“2年打垮日本摩托,3年打垮自己”来概括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越南之旅”。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中国则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尤其是近年来东盟与对话伙伴国加快了经贸领域合作,同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对中国企业来讲,在东盟投资设厂无疑为其产品出口到上述国家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当前针对“中国制造”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之际,这一优势尤其具有吸引力。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被欧盟继续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中国鞋企,已倾向于借助东盟市场缓解来自欧盟的贸易摩擦冲击。“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发起人、广州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谈到,借助中国一东盟自贸区零关税的契机,准备将部分生产线往东南亚转移,这对以后规避贸易摩擦将会起到很大帮助。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必须对当地市场、劳动力状况、政策法规等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很容易遭遇水土不服。

上一篇:“下一个亚洲”应与世界脱钩 下一篇:曹智聪:营销广州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