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进步喜人

时间:2022-08-28 10:55:10

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进步喜人

2016年9月28日,《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2016》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报告指出,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更加显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脚步继续延伸,境外经营总量持续扩张、境外机构布局日趋完善、国际影响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无论从业务拓展广度还是市场挖掘深度上,均与国际顶尖的综合性银行有较大差距。

中外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结论

中资银行BII(Bank Internationlization Index,银行国际化指数)总体量升速降,五大行股份制差距缩小。2015年五大行合并BII为8.9,低于2014年增幅水平(12.0%)。其中,中国银行依然代表了中资银行国际化的最高水平,BII为21.57,此后依次为中国工商银行(8.94)、交通银行(7.15)、中国建设银行(4.33)、中国农业银行(3.41)。5家股份制银行合并BII为2.7,2015年增幅达10.1%,高于五大行BII增速,但仍低于其2014年增速(20.7%),中信银行与浦发银行分别以4.36和3.66的BII数值位列总排名第20与22位,与中国建设银行(总排名21位)及中国农业银行(总排名23位)旗鼓相当,国际化发展进步喜人

中资银行境外布局覆盖全球,“一带一路”颇受重视。中资银行的境外机构依然延续“先近、后远,先发达、后发展”的布局特点,五大行全球布局共57个国家(地区),亚洲境外分支机构数量占44.4%。“一带一路”沿线成为投资热点,2015年,中国银行在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东南亚地区新设5家分行,并发行“一带一路”债券约40亿美元;同时,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金融活动亦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建设银行2015年在欧洲地区新设分支机构5家,分别位于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与荷兰。

中资银行影响力获得认可,但BII仍与外资银行差距明显。2015年,工、农、中、建四家中资银行均上榜G-SIBs名单,占名单总数的13.3%,与法国、英国上榜银行数量相同,但仍低于美国(8家银行上榜)。在BII评分体系中,16家外资银行平均BII达53.65,为五大行合并水平的6倍,股份制银行合并水平的19.9倍。中资银行BII最高的中国银行仅在26家中外资银行中排名第16位,BII数值是排名第一的渣打银行(88.84)的四分之一。中资银行境外市场拓展相比外资银行有较大欠缺。2015年,汇丰银行机构所在国家数占比仅为五大行这一合并指标的2.4倍,但境外机构占比却达到五大行合并指标的43.7倍。此外,中资银行境外贷款占比与外资银行差距相对其余经营指标而言最小,中资银行境外经营仍侧重于存贷款业务,当前过分依赖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亟须改变。

中资银行境外规模总体增长,外资银行已处于成熟阶段

截至2015年底,五大行境外资产总规模达98727.7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14.2%,占五大行资产总规模的11.8%,增长明显,但境外占比基本与2014年持平。相比之下,外资银行国际化成熟期的特征更为明显,尽管16家外资银行的境外资产、存贷款及雇员平均增速在近10年基本围绕零增长率小幅波动并有所收缩,但境内外规模基本平分秋色,各指标排名前5的外资银行境外数据占比均在60%以上。

中资银行境外经营成果丰硕,对比外资国际化仍然路漫漫。2015年,五大行境外营业收入总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境外利润首次突破1000亿元,相比2014年分别增长17.0%和6.7%,境外盈利能力值得肯定。但除中行外,中资银行境外营收及利润占比普遍低于10%,与外资银行差距明显。2015年五大行境外营收占比平均水平(8.0%)仅为外资银行境外营收占比平均值(59.4%)的七分之一,境外利润占比(8.3%)则仅为外资银行平均水平(68.7%)的八分之一,未来境外发展仍然路途漫漫。

传统国际化模式是银行国际化主流模式。报告通过分析典型银行国际化案例发现,一国国家越小、经济规模越大、经济越发达、经济国际化程度越高、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均有利于该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全能银行或批发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亦高于零售银行。此外,在银行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中,天生国际化模式要求银行具备诸多特性,可复制性较差,因此目前国际上银行更多地采用传统国际化模式实现海外发展。

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因为各类风险而遭受惩罚与损失的案件屡见不鲜。据统计,2008~2014年,摩根大通、花旗集团、高盛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5家美国金融巨头所遭受的罚款案件在150次左右,金额超过950亿美元。而中资银行境外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与能力的欠缺使其在国际化扩张时更易面临多种风险。从2000年至今,因盲目扩张、风控薄弱、法律知识欠缺等因素引起的中资银行各类风险案件已不下十起。因而,中资银行在积极学习外资银行经验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对国际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中资银行海外发展战略建议

在未来,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美国大选与美联储加息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英国“脱欧”使欧洲经济前景愈加不明、新兴市场亦在多种风险中波动加剧;中国经济仍将处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题。在这一背景下,中资银行应清晰认识到与世界最前端国际性银行的显著差异,在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同时,需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利用政策发展机会、采取新型发展手段、调整境外扩张步伐,实现稳健的海外扩张。在“走出去”的区位选择上,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在东南亚地区注重对海上项目及进出口贸易的支持,与蒙古、俄罗斯及中亚5国逐步健全现有合作机制并推进深层机构互设,在西亚北非地区加强能源基础项目的资金支持,南亚地区则可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大网络布局,在中东欧地区增加机构设立以拓展当地金融业务。在“走出去”的模式选择上,可以利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态势,建立各类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丰富而广阔的互联网金融实践。在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防范上,中资银行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国际视野与思维能力,从战略规划、合规管理、环境研究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防范风险。

总而言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认清差距是发展前提,借鉴经验则可以少走弯路,在把握现有政策与新兴技术的同时,制定适合自身的国际化战略,稳健地进行境外扩张,方为长久之策。

上一篇:2016南京太化(全国第六届)除草剂论坛暨农药可... 下一篇:会计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