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时间:2022-08-28 10:17:34

试论职业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摘 要: 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内容及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内在关系。文章以此为基础,从改革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改善教育环境三方面提出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职业素养教育策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人才竞争是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就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许多资料显示:社会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需要的都是具有高素养的创新人才。这里的“素养”是综合素养,包含职业素养。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内涵、构成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方面梳理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担任某项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一定职业要求和规范内化于从业者的综合外在表现,反映从业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拥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一个合格的劳动就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丰富而专业的职业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成熟的职业心理和优秀的文化素质等基本职业素养[1]。这些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形成以适应当前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文化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发展上缺乏连续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企业人才需求而提出的,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高校针对不同行业,开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方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2]。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包括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两部分,其中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是指知识与技术技能,核心能力是指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1.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

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包括知识能力与职业技术技能。知识能力分为显性知识能力和隐性知识能力。显性知识是用文字、公式、图表描述的知识,是人类活动经验的固化,比如科学、技术、工程;隐性知识是隐藏在实践中需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体会或顿悟的知识。对于隐性知识的领会并转化为从业者的内在素质,前提是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实践,将原来根本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渐渐以无意识的状态糅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运用得越多,越有利显性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职业技术技能是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所具有的工作流程、技术知识与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反复训练而习得。

2.职业素养的核心能力

职业素养中的核心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由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职业道德和修养包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刻苦勤奋、谦虚团结、文明创新;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的职业习惯其实是劳动者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养成自觉遵守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的自动化行为;方法能力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处理事务的判断决策能力;社会能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通过有效的自我调整,从心理上、行为上改变自己以实现融于社会的一种自我调整或适应能力[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新能力内涵。

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高校逐渐关注学生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4]。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有效地解决社会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知识、智力和非智力三个方面因素。

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是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创新思维的开发,而创新思维的开发源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创新,必须具备这个领域的丰富。没有或缺少知识作为原动力的思维是难以产生创新思维的。通常来说,一个人储备的知识越丰富,激活大脑积极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新思想亲方法的产生可能性就越大,创新能力自然随之增强。高校各专业提供给学生的丰富知识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更是为了让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激发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与改造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5]。

智力是人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因素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两大方面,它们是创新能力必备的因素。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严密性、完整性,非逻辑思维能力强调脱离逻辑的悟性或顿悟,两者相辅相成,合力产生新思想。可以说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就不会提出完整的新思想,而不完整、不科学的新思想即便提出来了对实践也没有多少指导意义;没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参与,新思想也不可能被提出来。

非智力主要指人格品质,包括观察力、意志力、乐观精神、独立能力、社会责任心等。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维持、调整、定向、动力、促进等多方面的功用[5]。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知识、智力和非智力这三个因素的综合结果。知识与智力是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硬件因素,非智力则是创新人才的软件因素。因此,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完善他们的硬件装备外,还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与培养补充他们的软件配备。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求与变化,高校对大学生展开创新能力培养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以适应我国新时期及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两者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但在内容上、实现目标方式上有共同之处。

(一)内容上都包含知识、技能与非智力因素。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包括知识、职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六个方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着重知识、智力与非智力三个方面。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虽然包含六个方面,但是实际上主要是知识、智力与非智力三个方面。另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性。这恰恰是职业素养教育中职业道德和修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内容。反过来,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由此可见,它们不仅在培养内容上有重合部分,而且在实现各自目标的同时有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作用。基于这一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可以集约化利用教育资源,适当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有效实现两者的教育目标。

(二)目标实现上都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纵观我国高校为实现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采用的教育手段都以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且都偏重实践学习。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职业需求,高校在培养中往往采取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实验教学、顶岗实习、企业见习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职业技能、养成职业行为习惯,同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技能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职业素养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采用理论教学方式传授创新理论与知识及创新素养,但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通常运用一系列实践活动或创业项目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创新技术等,同时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贯彻创新理论与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两者在内容和实践方式上具有相同性,大学教育中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即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中所需的知识、能力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升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策略

通过前文的梳理,明确当前大学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大学生创新教育具有共通性,因此可将两者结合起来,设计以职业素养教育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各种教育措施,让大学生在提高职业素养的同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或从业人员。

职业素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都包含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三方面内容,所以高校在实现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时,可以这三方面为核心内容,设计教育教学活动。

(一)改革专业设置。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三部分,为适应职业素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需求,可将专业设置改为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三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学教育、史学者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6];专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技术和能力培育三方面;科学素质教育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四个方面[7]。

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虽然是一个专业设置的三个构成部分,但并非独成一体、互不相关。相反,它们彼此相关,共同构成大学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智力与非智力方面的准备。

(二)改革教学方法。

英美等国外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采取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教学模块。课堂教学上不仅有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还增加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教学、项目教学、讨论、讲座、企业考察、个性化辅导等;课外活动包括创新竞赛、企业实践、创业创新活动、创业创新论坛等,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创新体验[8]。

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能力,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些方法,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运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或创新教学方法,从多角度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方法改革能够落到实处,除了激励措施外,高校还需考虑以下两方面:

1.学校的校情。同样是高校,高等职业大学、应用型本科大学、普通本科大学的校情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时需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乎校情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与具体措施。

2.配套条件。欧美创新教育中涉及企业考察、企业实践、创业活动等方法,是基于高校具备这些方法实施的场所和条件。我国高校进行教法改革时,也应该将这些配套条件准备好,比如搭建好实践平台。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高校教育环境。

文化能提高人的素养,也能提高人的创新能力。高校要通过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从多方面开展。

1.文艺方面:可在校园发起读书活动、诗歌比赛、歌咏比赛、书画活动等,或者成立相应的协会或社团组织,如书画协会、读书社、文学社等。通过这些文艺,熏陶大学生的身心,提高素养,培育创新思维。

2.生活习性方面:开展寝室文化活动、礼仪讲堂、健康生活知识讲座、服务社会等,以拓宽视野,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获取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素质。

3.知识体验方面:可在校园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创新设计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又能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还会获取更多的体验,如团队合作的效率与合作成功的快乐、创新创业过程的体验,这些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是他日后成长为高素养创新人才的铺垫。

4.社会活动方面:在校园里成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或者与企业或社区合作,让大学生走进企业或社会,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为社区或一些中小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增强大学的社会责任意识,发展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5.实践活动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延伸大学生的校园学习活动。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实现。大学需要的实践活动多在社会、企业中,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活动场所,实现由课堂内学习到课堂外学习的教学翻转,素养与创新同时得到提高。

6.教科研活动方面:这点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师的。大学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实施者,教师的素养程度决定了学生素养的高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忽视教师这一主体。学校可不定期地开展科研成果展、学术讲座、教职工创新比赛、观摩教学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只有教师具备高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素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职业素养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汪长礼,李奇亮.试析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兼论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59-62.

[2]白翔.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74-77.

[3]金立从,何七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及养成实践[J].素质教育,2013(12):111-112.

[4]郑郁.研究高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J].科教导刊,2014(09):30-31.

[5]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05):116-121.

[6]刘新庚,刘邦捷.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途径新探[J].延边党校学报,2010(06):135-136.

[7]黄娟.浅议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07):90-92.

[8]曹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育,2011(11):35-36.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编号:2015jyxm326)和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编号:2014jyxm679)成果。

上一篇: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 下一篇: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