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28 09:56:25

双拥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双拥工作社会化已成为新时期双拥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__县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拥军热情,形成了“党委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唱戏”双拥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通过全县军民,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双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县”。根据该县的做法,笔者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仅供参考。

先后修订完善了《__县拥军优属暂行办法》、《__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试行办法》、《__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创建双拥模范乡镇、模范单位实施细则》、《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坚持用制度解决双拥工作社会化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建立了双拥工作例会、检查评比表彰、成员单位工作述职及走访慰问等制度,使各基层双拥组织开展活动有章可循,按制运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国防和军队的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双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是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双拥社会化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更新观念。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双拥工作社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是增强双拥工作群众性和社会基础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双拥社会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拥军优属将成为全社会责任,成为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把双拥工作社会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双拥工作社会化要坚持“党委主导、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唱戏、互利双赢”的原则,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切实加强对社会化拥军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社会化作为重要工作摆上位置、列入日程、纳入体系。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办要勇于担当起牵线搭桥的责任,积极为双拥社会化创建平台,突出各行各业、各单位、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个体拥军的主体地位,形成社会化拥军的整体格局。三要夯实基础。双拥社会化是基础,各部门、各行业、各类社团、组织、各乡镇、各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要成立拥军优属工作站、服务小组或志愿者队伍,切实加强对双拥社会化工作的领导,变过去政府一元化拥军为政府指导下多元化拥军,形成双拥社会化的组织网络,推动双拥工作社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强化国防教育,营造拥军氛围。一是加强国防教育。把社会化拥军工作列入双拥工作的主要内容,融入国防教育体系,纳入中小学教育规划,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组织引导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明确爱国拥军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强化公民爱国拥军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拥军报国精神。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平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舆论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拓展宣传阵地,大力营造爱国拥军氛围,加大对社会化拥军工作的宣传,使社会化拥军工作的观念进机关、进学校入课堂、进村入户、进社区入家庭、进工厂入车间,激发社会各界的爱国拥军热情、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体系。三是注重典型引导。工作中要重视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评先表彰等形式,营造全社会爱国拥军的浓厚氛围,使双拥社会化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三)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双拥社会化。双拥工作社会化要不断探索和创造富有时代特色、能够吸引军民广泛参与的形式和载体,要不断创新共建内容和形式。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开展“双拥在基层”、“关爱革命功臣、情系基层官兵”活动的要求,广泛开展行业拥军、政策拥军、文化拥军等拥军活动,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层,推动双拥工作深入扎实开展,使群众性的拥军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富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是积极推进行业拥军。开展社会化拥军政府是主导,各部门、各行业力量是主力。各部门各行业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出台社会化拥军的举措和政策,建立顺畅的军地沟通渠道和联络机制,积极为驻军部队解难题、办实事。二是积极推进社区拥军。成立社区、村镇优抚对象服务站,建立双拥工作联络制度。各社区要积极与驻军部队建立军民共建点,签订共建公约,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三是积极推进社团、经济和社会组织拥军。各级双拥机构要指导各类社团、经济和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拥军组织和制度,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牵线搭桥,搞好服务,定期组织举办活动,有序与部队交流和对接。动员和引导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扎实有效、富有特色社会化拥军工作。四是积极推进志愿者拥军。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积极倡导各级各类团体、组织和个体成立拥军志愿者队伍,以县、乡两级双

拥机构为依托,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社区、村镇为基础,分别成立拥军志愿者服务队,建立拥军优属联络网,组织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四)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引导规范。政策法规和长效机制建设是双拥工作社会化持续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使双拥工作社会化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强基固本,着力建设一套双拥社会化持续发展和全面落实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在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级双拥办要充分发挥双拥社会化一线指导的作用,主动作为,担负起双拥社会化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加强对双拥工作社会化的指导,积极吸纳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加入到双拥工作机构,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体经济组织纳入双拥工作范畴,形成双拥社会化的组织领导网络,有效提高双拥工作社会化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关于双拥工作社会化方面的意见,积极引导、规范双拥社会化工作,保障双拥社会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双拥社会化工作有法可依、有人来管、有平台可用、有戏可唱,有序推动双拥社会化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多样化。三是健全激励机制。民政、财政、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要从政策上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对参与拥军优属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尽可能地提供政策方面的优惠,以此鼓励和倡导社会化拥军。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双拥社会化的奖惩制度,把拥军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各级社团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社团组织开展双拥工作。同时要对拥军政策不落实或恶意破坏军民关系,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组织和个体予以惩戒。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对双拥社会化工作进行检查,并结合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对在双拥社会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一定影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拥军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促进双拥工作更大发展。

上一篇:试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 下一篇:善 意 取 得 法 律 要 件 之 重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