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世界大转换

时间:2022-08-28 09:16:05

新旧世界大转换

观点概要: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与中国经济联系增强的经济体表现相对更好

经济焦头烂额可能使西方国家错失这一机会

当人们忙于为美国财政状况、欧元区前景与刺激紧缩之争忧虑之时,或许忽略了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转变的时代,从欧、美、日主导的“旧世界”转向由中国引领的“新世界”。诚然,“新世界”这个名字对于享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来说并不恰当,但是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的影响,不可不谓之具有革命性。承认中国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分析当今全球经济的大前提。我们正处在一个大转换的时代。

以中国为首,“新世界”主导了近十年来的全球经济。尽管 “旧世界”对于增长的贡献日益萎缩,但全球经济在加速。在过去的十年中,“旧世界”的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变化,中国的人均收入却以二战后的最高速度在增长。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也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速,但是无一可以与飞速崛起的中国相提并论。

当然,中国与其他所有国家一样,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全球经济周期起伏波动的影响。如在2012 年,中国出口就因欧元区的经济疲软而有所下滑。然而不同于印度、巴西两国国内市场表现欠佳是经济增长受阻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之下,最终有效对冲了外部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7.8%,并将在2013 年温和复苏至8.6%。尽管以中国标准来看8.6%的增长并不算高,但鉴于中国经济盘子已经跻身全球第二,可以预见,201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促进作用(贡献度)也会创下新高。那么,一个由中国引领的“新世界”,同被美欧主导的“旧世界”有什么不同呢?到目前为止,受益于这一大转向的国家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要么是地域上与中国邻近,要么是贸易上满足了中国对商品的巨大市场需求。

通过比较21 世纪初以来对中国出口占一国GDP 的比重,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大转向的影响,其结果是惊人的。目前韩国对中国出口占其GDP 的12%,而在2003 年,这一比例仅为3.5%。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形。澳大利亚、智利、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商品生产国也都在这一过程中分了一杯羹。此外,在日益紧密的中非关系的影响之下,安哥拉已成为中国的第14 大进口来源国,甚至超过了印度、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英国。

“旧世界”却尚未投入借力中国的浪潮之中。美国对中国出口仅占GDP 的0.7%。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也差不多在同一水平。英国对中国出口更低得可怜,仅占GDP 的0.4%。日本和德国尽管对中国出口相对较高,但也存在各自的问题:领土纷争恶化了中日政治关系,导致2012 年下半年日本对中国出口骤减;尽管中德贸易关系日益加强,但这一好处已经被德国对欧元区其他国家的依赖提升所淹没,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德国的竞争优势仍然明显,却仍在2012 年下半年被席卷欧盟的债务危机拖入了经济的泥沼之中。

无疑,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会带来收益。增加对中国出口、减少对“旧世界”出口的国家,近十年来经济都有较快发展。反之,错失这一良机的国家GDP 增长则一直低迷。中国的蓬勃甚至进一步提高了“旧世界”的增长成本:商品价格升高,外包所致的工资水平降低,都使得这些“旧世界”国家在应对沉重债务负担时面临更大的困难。加之危机后严重受创的国内经济,“旧世界”国家经济复苏始终不见起色,中期财政前景更加不容乐观。这些国家的官方预测却尚未校准他们所使用的模型,仍顽固地相信可持续复苏不久就会到来。

资本投资就是反映预测误差的一个绝佳范例。许多“旧世界”公司,起码大型跨国公司,都现金充裕,然而“旧世界”的总体投资额却很低。对于这一不正常现象的解释五花八门,诸如政治动荡说,甚至还有的解释认为这是iPad 风行淘汰了不菲而笨重的大型计算机所造成的影响。然而从全球性的视角看来,这一现象并不难解释。拥有资金的公司确实在投资,只不过投资对象多位于新兴市场罢了。

我们对中国前景的预期较为乐观,但是对他国的预测则不尽然。在这一期报告里,我们对日本、印度和巴西经济前景的预测都有所下调。尽管今夏对于欧元区解体的担忧已经逐渐消退,我们对欧元区前景仍持谨慎态度。同时我们也认为财政悬崖谈判会实现一定的建设性结论,因此2013 年初美国经济不会大幅下滑。尽管如此,美国经济复苏较之过去仍然会维持在较低水平。政策方面,我们认为2013年非常规政策将在主流政治占据更大的一席之地,中央银行和政府将会寻求控制通胀以外的目标:美联储已将降低失业率作为工作重点,英格兰银行行长Mark Carney 则有意要将名义GDP 的增长为目标。

作者系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上一篇:打破成规,创造精彩 下一篇:木棉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