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项目范文

时间:2023-02-26 03:24:57

新旧项目

新旧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 营改增 影响 对策

房地产开发行业自2016年5月1日起正式纳入到增值税税制下,由于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次税制改革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开发相关领域内的各个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在改革前处于营业税税制下,适用5%的营业税率。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实行11%的增值税税率及5%的征收率,对于销售不动产的预售收入实行3%的预征率。由于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和征收机制与营业税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房地产行业传统核算体系的影响不容忽视。本轮营改增税制改革充分考虑到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在改革实行初期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做出了新旧划分、区别处理的规定,为房地产行业营改增的顺利过渡提供了保障。

一、房地产新旧项目的界定标准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均按统一的5%征收率计算增值税,所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新旧主要是对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房地产企业而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对于房地产老项目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产项目”;另一个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未注明合同开工日期或者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简言之,划分房地产开发项目新旧的时间节点是2016年4月30日,而时间节点的取证依据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相关工程合同有注明的项目开工日期。

二、营改增对房地产新旧项目的影响

(一)对于新项目的影响

1.首先是销售额的确认方面。对于新项目的一般纳税人房地产企业,其只能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销售额。即按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当期销售房地产项目对应的土地价款后的余额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1+11%)

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当期销售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房地产项目可供销售建筑面积)×支付的土地总价款

2.小规模纳税人的房地产企业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但土地价款不允许在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即:

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5%)

3.一般情况下,由于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及成本规模相对较大,小规模纳税人的房地产企业数量有限,所以划分为新项目的房地产企业多为一般纳税人,均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核算。虽然营改增后新项目的房地产企业适用税率由原本的5%上升到11%,但营业税的销售额确认是以取得的全部价款为计税依据,而增值税下可以扣除相对应的土地价款且实行价税分离,所以其两者在同等条件下的可确认收入规模差别不会很大,在销售额确认上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4.其次是计税方法。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新项目的房地产企业适用一般纳税人的11%增值税税率以及小规模纳税人简易征收的5%征收率。即:

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对于还不具备确认收入条件,使用预收账款核算所收取房款的项目,应按照3%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的税款。即:

应预缴税款=预收款÷(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3%

5.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后,除了税款计算方法的变化外,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关于预缴税款的规定。在营业税时期,房地产企业收取房款时即为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与具备确认收入条件时的纳税处理基本没有区别。而增值税税制下,预收款阶段不确认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且明确规定了预缴税款的计税方法,同时房地产企业预缴的增值税可以抵减当期应纳增值税,未抵减完的预缴税款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6.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在预售款阶段的发票开具处理也有很大不同。营业税时期,预收款阶段企业以预收款发票的形式将发票开具给购房者,有办理按揭贷款需求的购房者可将此发票提供给贷款机构。由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营业税规定的不同,预收款阶段不允许开具正式的增值税发票。但考虑到购房者按揭贷款办理的需要,国家税务机关明确规定了过渡时期的处理方法,允许房地产企业对购房者开具零税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以用于办理按揭手续,但纳税义务时间不发生改变。

(二)对于老项目的影响

1.房地产开发企业老项目的销售额确认原则及计税方法上与新项目基本上一致。但对于老项目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其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简易征收(5%征收率)或是一般计税方方法(11%增值税率)计税。采用了简易征收方式计税的老项目一般纳税人企业不允许进项税额抵扣,也不允许在计算销售额时扣除对应的土地成本。同时,老项目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一经选择了简易征收方法计税,则其在未来36个月内不能变更为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2.对于老项目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实行11%税率的一般计税方法并不一定能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在项目开况、税收筹划及市场环境的综合影响下,甚至会出现税负上升的情况。因此,许多持有老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趋向于选择简易征收的方式。选择简易征收计税,可以基本维持原有的财税核算体系,企业无需对现有的核算模式做出过多的改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此类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利度过营改增的过度期。

三、营改增对房地产新老项目影响的对策

首先,持有老项目的房地产一般纳税人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税方法。如果,房地产企业持有的项目已经开发结束,但仍未销售完毕,企业基本上已无开发成本类支出,难以享受到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所带来的实惠,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选择简易征收方式。如果,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没有开发结束,且目前的开发进度占整个项目规划的比重较小,各类成本发票还没有取得,这样后续就会有大量的成本发票可以用于进项税抵扣。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就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反之,则应该采用简易征收的计税方法才会对企业更有利。

其次,对于新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由于营改增实现降低企业税负的主要途径就是进项税的抵扣。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在工程建设期间尽可能的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用于抵扣,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情况对其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一旦企业承担的税负过重,很可能会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涉税成本。所以,在房地产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加强成本控制以及合同管理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的税收筹划,以保障项目开发过程中进项税抵扣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总之,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广泛的。同时,政府对于房地产企业在过渡时期的扶持政策也是比较全面的。相信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相关制度的不断完事,以及房地产开发行业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产业链结构的不断调整,房地产企业一定会在本次营改增税制改革中获益良多。

参考文献

[1]毕雪超.“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15,(11).

[2]《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新旧项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营改增 房地产企业 发展 对策

营改增是指原来企业应该缴纳营业税的税目,现在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是针对企业产品和服务增值部分缴纳的一种税费,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重复征税。我国营改增的税负改革,从根本上和制度上处理了营业税体制下“全额征税、道道征收”的重复纳税问题,从而实现了增值税制度下“层层抵扣、环环征收”的合理纳税,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增值税都是更合理的、更科学的、更符合国际的发展惯例。

一、房地产行业实行营改增的必要性

目前,对房地产行业而言,营改增是对房地产行业、建筑业、施工企业以及租赁、销售和使用不动产等产业的多项环节,不断流转的税制改革。房地产企业在征管体制、征管主体及征管程序上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营改增既有一定的改革困难,又有必然的改革必要性。

(一)营改增是避免房地产行业重复征税的重要手段

以前房地产行业使用营业税,我国的不动产企业在生产、流转和使用等环节普遍存在严重的重复性征税问题,在对房屋的销售中,转让的次数越多,重复性征税问题越严重。营业税是属于价内税,企业根据营业额或销售额全额计税,而增值税是属于价外税,企业主要依据经营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增值额计税,事后用销项扣减进项的抵扣方法缴纳税费。二者相互比较,增值税的抵扣制度能更好地避免重复性征税。可见,就房地产企业而言,营改增是更好解决其项目开发过程中重复性征税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营改增是规范房地产企业税款抵扣的有效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是房地产最重要的上游企业,根据税负在流转税嫁接的原理,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可直接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建筑成本和税费。根据以前税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销售自产产品时,应缴纳增值税,在提供劳务时,应缴纳营业税,在建筑物竣工后均不得抵扣税费。由此可见,这不仅仅增加建筑房屋的成本,提高了房屋价格,抑制了购房者的生活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且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同行,阻碍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严重影响增值税在税负中的作用。

国家实施营改增之后,上述情况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与此同时无论是销售自产产品还是提供劳务都缴纳增值税,并且在实现销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抵扣税款。增值税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税款抵扣制,这样有利于合理规范我国的税收体制,加强企业上下游的监督力度,从而推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营改增”改革对房地产新旧项目的影响

(一)房地产新旧项目开发成本的不同

1、房地产行业旧项目的成本核算

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首先在于企业成本结构。房地产行业的成本结构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土地成本、财务成本和建安成本。其中,土地成本现在仍然无法进行抵扣。因此,对于一二线城市中的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实行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的税负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对于三四线城市中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实行营改增后,土地成本与总成本的比重降低了,而建安成本占有率高了,如果企业的建安成本可以抵扣税额,那么实行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最终可以实现降低税负的现象。

2、房地产行业新项目的成本核算

房地产行业涉及的建筑环节较多、建筑链较长,从目前来看,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成本核算产生消极的影响。从建筑材料供应商来说,它包括有钢筋、水泥、石沙和五金等材料,其税率有11%和6%,当房地产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1%时,为了运用增值税抵扣原则,会导致房地产企业增加5%的建筑成本。从房地产行业的劳动力使用情况来看,房地产行业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企业,需要很多人工,其中农民工占有很大比例,然而对其工资无法开具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使得支付工人工资这项重要的费用无法实行进项抵扣,因此,房地产企业的建筑成本再次增加。

(二)房地产新旧项目计税方法的确定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分为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

1、房地产行业新项目的计税方法

至2016年5月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企业自建或自产的不动产,如果使用一般计税方法,都以其取得的所有价款与价外费用之和,作为应纳税的销售额,按照税法规定的11%计算增值税。

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是一般纳税人,无论新旧项目都在不动产的归属地预缴税款,同时又向企业归属地的税务机关审核进行纳税申报。

2、房地产行业旧项目的计税方法

房地产行业的旧项目可以参考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二者选其一,一经选择使用,在36个月内不得任意变更。针对房地产旧项目的一般纳税企业,如何选择对企业有利的计税方法,企业一般视情况而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假如房地产企业现在已经竣工完毕,但仍在房屋销售过程中,企业营改增之后,尚未销售的继续销售,可按照征收率为5%简易计税。

第二、假如房地产企业尚在开发楼盘,并且已经开发的项目总体占比比例很小,项目的成本发票还没有接收,这时房地产可以选择对企业有利的计税方法,按照征收率为11%一般计税,因此,房地产企业大批量的成本发票就可以进行抵扣税额,降低项目的成本费用。

第三、假如房地产企业尚在开发楼盘,并且存在已经开发的项目整体占比比例较大,其项目的成本发票大部分已经入账,这就说明房地产企业未来收到的增值税发票金额很小,没有多少可以进行抵扣。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按照征收率为5%简易计税。

三、“营改增”改革对房地产新旧项目的对策

(一)合理实施税收筹划

无论是对新项目还是旧项目,房地产行业实行营改增以后,在财务管理方面要积极展开合理的税收筹划,加权平均各个开发环节的成本费用,最大程度的降低增值额,实行节流成本的原则。首先,在实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时,主要从房地产行业的建筑施工方面来着手,适当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企业为材料供应商和劳务公司。其次,房地产行业的增值税税收政策比较多,企业在实行合理的税收筹划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减少其开发建筑成本。

(二)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意识

房地产行业营改增之后财务处理上,主要关注新旧项目互相交替期间,在共同经营和共同生产的前提下,必须采用分开采购、分开决算以及分开核算。即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营改增之后,旧项目增值税的销项税和进项税,不可以用新项目的税费进行抵扣。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增值税征收环节最重要的就是销项税扣减进项税,此次房地产税收改革是一次合理完善税收制度的具体措施,减少企业的重复性征税。同时,也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在新旧项目中,规范使用发票制度,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意识。

(三)熟悉税改政策,加强税改制度的辅导

政府应该建立房地产行业的过渡性暂时条款,例如在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对于一些税负不减反而增加的房地产企业,在新旧项目建设中给予一定的财税补贴,尽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国家可以适当出台一些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文件,暂时把一些新旧项目为11%税率,因企业的压力和困难视情况而定,暂时使用6%的增值税税率。政府还应与财政部门就房地产行业营改增的各项细节和新旧项目进行商讨,实现材料供货商的小规模纳税企业和农民工的人工费,如何合理进行税款抵扣,减少房地产企业的建筑成本。同时,财税部门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政策辅导和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营改增税改的宗旨、要点及内容等方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实施营改增以后,对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其影响利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营改增既是房地产行业未来一段时期里经营面对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其良好发展的重大挑战。总体来说,2016年是营改增税负改革的收尾之年,在其带动下加快促进国内外的财税体制接轨步伐,减少重复性征税,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泽洋.浅议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影响及筹划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12)

[2]陈玉娇.试论“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 (03)

[3]张林波,李露.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 (33)

新旧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营改增”;计税办法;税收筹划;房地产企业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展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中。此次全面展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对于房地产开发行业来说意义非凡,不但结束了房地产开发行业一直以来的征收营业税,更是彻底颠覆了针对原有政策的税收筹划方案。那如何在新形势下,保证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合法、合理呢?这就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的一项重大任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家最新的税收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税负的利弊。

一、新形势下的房地产行业计税方法的变更

在2016年5月1日国税总局公告之前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前期项目,可以采用两种计税方法:第一种,一般计税办法: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额,税率是11%;第二种,简易计税办法:(全部价款+价外费用)(1+5%)*5%=应纳增值税额。房地产前期项目通常来说有两类,在2016年6月之前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且合同上的开工时间早于2016年4月30日;没有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但是合同上的开工时间早于2016年4月30日。同时,第二种简易计税办法在选择之后未来3年内不得变更。但自2016年5月1日国税总局出台的的2016年第18号规定,实施“营改增”之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必须使用一般计税办法。那么对于原先具有双向选择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在“营改增”之后,目前单线的税收筹划又该如何开展?

二、房地产前期项目使用简易计税办法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提出问题,综合考虑来看简易计税办法更适合房地产前期项目,理由如下。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更低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一直使用的是建筑施工方开具的相关工程发票。而由于房地产前期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国家新的税收政策还未出台,如果要求房地产前期项目的建筑施工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税率,就会由3%提升至11%,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方的税务负担,还会造成建筑施工方提高工程结算款数额,提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同时,由于合同的不可更改性,在相关程序中还容易发生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方在经济层面的纠纷问题。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处理房地产前期项目的过程中,采用简易计税办法,那么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减少开发成本和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增值税税率更低

通常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房地产前期项目一般都适用5%和11%两个档次的税率,5%的一般是简易计税办法的税率,11%的则是一般计税办法的税率。因此,单纯的从两者的增值税税率层面比较,对于“营改增”政策下的房地产前期项目,更应选择简易计税办法,税率可以降低6%。

(三)保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稳定

最近十多年里,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在“井喷式”的增长,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飞速,五倍甚至十倍的上涨的房地产价格稀松平常。在这种状况下,要想保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稳定,就要选择简易计税办法,这种低税率的办法,对于保持税负稳定作用比较明显,可以有效防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率大幅度增长。

(四)结合房地产项目的类型

房地产前期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商业用途房产、普通住宅、高档住宅以及政府的安居工程几类。其中,普通住宅和政府安居工程的开发成本比较低,销售价格也随之较低,增值幅度较小,简易计税办法是比较稳妥的计税办法。而商业用途房产和高档住宅的开发成本较高,同时其销售价格也较高,增值较大,因此更应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

(五)会计核算工作难度较小

由于“营改增”是一项新出台政策,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来说,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会大幅提升。简易计税办法比一般计税办法在核算方式上,变化幅度较小,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等素质要求较低。

三、新政策下的新开工项目的税收筹划研究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2016年5月1日后,所有新开工的房地产项目必须使用一般计税办法。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以2016年5月1日为界限,将所有的项目进行根本区分,规避应失误造成的涉税风险。

(一)精准理解“营改增”之后销售额

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先对一般计税办法中设计的重点———“营改增”之后销售额进行精准理解,“营改增”之后销售额是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或是简易计税办法含义的,“营改增”之后销售额公式是:(全部价款+价外费用一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l+11%)*11%。

(二)详细规划日常经营活动

由于国家出台的政策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在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之后,对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在日常经营活动多获取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日常经营活动进基于“营改增”下的房地产企业新旧项目税收筹划问题研究吴建国行详细规划:第一,加强对“营改增”政策和新税法的学习。受原有的政策和税法的长期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大部分经营者和员工仍持有传统的观念,对于“营改增”政策和新税法了解浅显,甚至存在误区。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督促全体员工加强学习“营改增”政策和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相关税种,改变传统的关于发票的观念,使全体员工都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强烈意识。第二,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相关费用必须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来说,建筑施工方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最大供应方,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在与建筑施工方签订合同时,明确要求建筑施工方对所有的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相关费用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准确划分新旧房地产开发项目界限

由于2016年5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之后,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有针对两个时期的两种不同的计税方法: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前期项目只适用简易计税办法,而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则只适用一般计税办法的。这两个计税办法的计税方法大有不同,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一旦将原本属于房地产新项目的工程错纳入房地产前期项目中进行成本费用核算,就会导致无法有效抵扣在施工过程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大大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和增值税额;同时,也不能将原本属于房地产前期项目工程错纳入房地产新项目进行成本费用核算,这又有可能因为用有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少缴纳增值税,而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涉税风险和隐患。还有一种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情况就是,房地产前期项目和房地产新项目一同负担的成本费用。这种情况,必须要在房地产前期项目和房地产新项目之间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平均分配。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税收筹划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税收筹划方案进行合理地避税、节税,大大减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但要深入研究有关房地产业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的有关政策,更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及时地做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最有利的税收筹划,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李本贵.实行简易计税办法推进中国金融保险业“营改增”[J].国际税收,2014(06).

[2]刘晓伟.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办法能否开具专用发票[J].财务与会计,2014(07).

[3]杨孟著.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办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J].财会月刊,2009(05).

新旧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营改增;税收筹划;计税方法;新项目;老项目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新旧项目税收筹划的现状

2016年5月1日起,房地产行业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此前,房地产开发行业适应多年的营业税终结了,此前所设计的一些税收筹划路径不再适用。因此,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顺应国家政策的变化,并深入研究营业税,设计更合理的税收筹划路径,以保C企业合理、科学地进行纳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国家的相关文件,实施增值税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旧项目即2015年5月1日以前开发的项目(以下简称旧项目),企业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计税,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如果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企业在一年半得到期限内不能做出变更,对于2016年5月1日新开发的项目(以下简称新项目)就必须使用一般计税方法。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适应“营改增”的政策,探讨合理的方法,以更好地进行税收筹划。

二、“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新旧项目的税收筹划

旧项目的税收筹划:对于2015年5月1日前的旧项目,比较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可以从以下的因素得出此结论。

(一)税率

“营改增”以后,房地产的老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有两档,分别是5%和11%。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以后选择的是简易计税方法,那么相较于一般计税方法,其税率可降低6%。因此,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增值税进项税专用发票的取得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税额计算主要是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开发的建安工程发票。但是,签订建安工程合同时,“营改增”这一变化并未被考虑在内。对于老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要求开具进行增值税抵扣的专用发票,其税率也从3%提高到11%,这样将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税务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施工企业也可能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加工程结算价款,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如果不能跟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协调,很可能会造成双方的经济纠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综述,对于房地产老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更适宜采用简单计税方法。

(三)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我国房地产价格在不断快速地增长,上涨了数倍。由于税负也是企业开发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缓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就要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也就是要把企业的税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所以,对于老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采取简易计税方法。企业在选择计税方法的时候,还要考虑房地产的类型。对于商业地产、高档豪宅,其增值空间大,更应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而对于普通住宅和政府安居工程等一些增值幅度不大的工程,企业则要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增值税计税方法。

(四)会计核算方法

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较,其会计核算的难度与工作量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不同,其也需要一个适应期。而简易计税方法相对于一般计税方法来说,会计核算的难度和工作量都比较小。因此笔者认为,“营改增”政策实施的最初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老项目的计税方法更适合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三、新项目的税收筹划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2016年5月1日后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必须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因此,企业必须把这个时间节点前后的项目分开核算,包括各项收入、成本和费用等,以规避税收筹备造成的风险。

(一)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

营改增以后,需要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企业必须重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企业要加强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提高其规范性与合理性,以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抵扣,以减轻企业的税负。

1.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对税法的学习。由于全面实施增值税的时间不长,企业难以改变传统的经营习惯,适应营改增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加深对增值税的理解,增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

2.在签订合同时,重视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方面的规定。建安工程的费用和建筑材料要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必须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来源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相关合同时要重视这方面的规定,注明建筑施工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改善企业的经营模式

营改增以后,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仍然采用承包商包工包料的经营模式的话,会加重企业的税负。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若仍由承包方包工包料,承办方无法分开核算的时候,建筑施工企业应税劳务和货物销售的混合销售行为,则按照11%征收增值税,那么建筑企业会选择开具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此减少企业的税额,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税负也由此加重了。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重视完善企业的经营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明确新旧项目的费用划分依据

旧项目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而新项目必须要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这两种计税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企业要明确新旧项目费用的划分依据,使其既能准确地核算旧项目应纳税额,又能合理地进行新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规避营改增带来的风险。有些同时涉及新老项目的成本费用,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在两者之间进行分摊,如果无法分辨成本费用得到归属则应全额由新项目承担,与之相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全额抵扣。

四、结语

营改增全面实施的时间不长,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变旧有的经营模式需要一定得到时间。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营改增,会造成涉税风险,加重企业的税务负担。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积极地学习增值税,并深入研究,以更好地适应增值税。优化营改增背景下的税收筹划,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成.浅谈营改增之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J].财会学习,2016(19):158-158.

[2]葛柳燕.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J].会计师,2016(23):69-72.

新旧项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睡衣套;FZ/T 81001;标准;燃烧性能;差异

2016年新版FZ/T 81001―2016《睡衣套》(以下简称新标准)实施,代替了FZ/T 81001―2007《睡衣套》(以下简称旧标准)。新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多个检测项目。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对新旧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利于生产企业和有关检测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标准。

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1 适用范围不同

新标准的范围与旧标准一样是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含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但是新标准增加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的说明。新标准的范围比旧标准更明确和科学。

1.2 引用标准不同

新标准增加了8项标准引用,删除了2项标准,更改了4项标准。新旧标准相比最明显的特征为:旧标准的理化性能项目没有方法标准的就引用了旧标准的附录,但新标准的理化性能项目除水洗/干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色牢度、燃烧性能,验针试验引用了方法标准,其他理化性能的项目均按GB/T 21294规定测试,并且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附录A/B/C/D说明。新标准更加全面、科学,让试验数据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性能,让试验更加有据可依。

2 外观质量

2.1 使用说明

新旧标准使用说明都按GB 5296.4规定,但新标准明确了连衣裤、连衣裙号型按上装标注。跟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删除了“按GB 18401规定执行,成品的基本安全类别按GB 18401规定,应分别表示为婴幼儿产品和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说明,增加了“燃烧性能未达到1级要求但达到2级要求的成品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中标明‘易燃产品请谨慎使用’的警示语”。新标准修改了使用说明缺陷判定规定:只描述了轻缺陷的情况,删除了对重缺陷和严重缺陷的描述。由此可见新标准更加规范了睡衣套产品的使用说明,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按其规范执行。

2.2 原材料

新标准增加了“4.3.3.1垫肩、袋布,4.3.3.2绳带、松紧带的要求”,修改了“4.3.4填充物絮片的规定:按国家有关标准选用符合要求的纤维或其制品”。

2.3 缝制

新标准对缝制内容的针距密度做了补充,增加了绗缝针距密度的规定:绗缝针距密度不少于9针/3cm。

在外观质量方面,新标准主要有以上3点的变化;但同时,新标准修改了外观疵点允许存在程度测定方法,并且把物理安全性移至理化性能表。至于在号型规格、经纬纱向、对条对格、拼接、色差、外观疵点、规格尺寸允许偏差、整烫方面新旧标准差异不大。

3 理化性能

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明显在质量要求上更贴切现在人们生活的需要,也与其他标准的要求有融会贯通的地方,新旧标准在理化性能的要求上变化较多。

3.1 纤维含量

由于旧标准是在2007年和实施的,那时对纤维含量的要求已经粗见雏形,因此两个标准对纤维含量的要求大致一致:新标准符合GB/T 29862规定,旧标准符合FZ/T 01053规定。

3.2 基本安全性能

新标准的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都要求符合GB 18401的规定,而旧标准要求甲醛婴幼儿用品≤20mg/kg,其他产品≤75mg/kg,pH值在4.0~7.5之间,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要求符合GB 18401的规定。

3.3 尺寸变化率

新标准删除了领大尺寸变化率的要求,修改了胸围、腰围尺寸变化率的要求:允许弹性产品胸围、腰围尺寸变化率放宽一倍。(干/水)洗后外观的要求新标准描述得更加具体,这更有利于人们在制作高质量的产品时有据可依。

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修改了水洗尺寸变化率的洗涤程序和干燥方法:水洗尺寸变化率按GB/T 8930 规定测试,采用GB/T 8629―2001洗涤程序7A,明示手洗的才用仿手洗程序。干洗尺寸变化率按FZ/T 80007.3规定测试,采用缓和干洗法。

3.4 色牢度

与旧标准相比较,新标准删除了耐唾液色牢度的要求,这和新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的说明是相呼应的,也很好理解。

关于面料色牢度:新标准修改了干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指标要求。耐干洗色牢度新标准优等品指标由旧标准的4~5级降到4级,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新旧标准指标是一样的。耐摩擦色牢度新标准只考核沾色情况,不考核变色情况,而旧标准沾色变色指标一样;干摩擦色牢度新旧标准的指标是一指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新标准分深色/浅色织物的指标,旧标准没有分:新标准浅色耐湿摩擦色牢度的指标跟旧标准是一样的,但深色指标除优等品跟旧标准是一致的外,一等品和合格品都比旧标准下降了:一等品由旧标准的3~4级降到3级,合格品由旧标准的3级降到2~3级。耐汗渍色牢度的变色指标是一样的,但沾色指标新标准优等品由旧标准的4级降到3~4级,一等品和合格品的指标是一样的。面料色牢度中耐皂洗和耐水色牢度新旧标准是一样的。

关于里料色牢度:新标准删除了里料耐唾液色牢度的要求,另外不再对里料的耐干洗色牢度做要求。而其他项目指标: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新旧标准的要求是一样的。

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更改了耐皂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按GB/T 3921―2008 方法(A)规定测试。其他项目的测试方法新旧标准是一样的。

面料色牢度项目的详细比较请见表1,里料色牢度项目的详细比较请见表2。

3.5 物理安全、机械性能

新标准与旧标准在物理安全性项目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新标准把物理安全性能的项目移到了理化性能的要求里面,所以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多了金属针、绳索和拉带两个项目的要求。此外,新标准还修改了燃烧性能的要求:规定燃烧性能只考核面料;羊毛、腈纶、改性腈纶、锦纶、丙纶和聚酯纤维的纯纺织物,以及由这些纤维混纺(交织)的织物不考核,单位面积质量大于90g/m?的织物不考核。燃烧性能由旧标准的1级或2级或3级修改为1级或2级。

在物理机械项目方面新标准删除了撕破强力的要求,修改了起球、裤后裆缝接缝强力的要求:起球方面新旧标准都不考核毛巾、绒类织物,但新标准还新增了抓毛、磨毛(包括轻磨毛)的织物不考核。另外新标准起球只考核面料,旧标准没有特殊说明所以面料里料都考核,起球指标新旧标准是一样的。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新标准面料、里料分开按不同的指标考核,并规定面、里料合拼缝制的产品取组合试样进行试验,按面料要求考核,臀围处宽松的裙裤不考核;旧标准没有特殊说明所以面料里料的指标是一样的。缝子纰裂程度和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力新旧标准的指标是一样的,但缝子纰裂程度新旧标准的取样部位有所不同。

物理安全、机械性能项目比较见表3。

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明显比旧标准更加的有据可依,例如燃烧性能新标准按GB/T 14664规定测试,而旧标准是按旧标准的附录D的规定测试;验针试验新标准按GB/T 24121规定测试,而旧标准是按旧标准的附录A规定测试;缝制纰裂程度和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新标准是按GB/T 21294 规定测试,而旧标准的这两个项目分别是按旧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测试。

4 小结

综上所述,新标准的修订充实和完善了标准的各项指标,测试要求也更合理地体现了睡衣套的质量要求,新标准跟上了纺织行业标准的规范要求,符合了与时俱进的需要。本文比较了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的异同,为检测机构相关人员和生产企业控制睡衣套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生产企业采用新标准控制产品更能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从而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产品。

新旧项目范文第6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Shenzhen Meiguan high-speed, in the aspects of embankment (dam ) joining and road joi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similar engineering experience having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renovation of the similar old road.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堤)连接;路面连接

Key words: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embankment (dam )connected; road link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77-01

0引言

目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扩建最常用的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这种措施不仅简单方便,还能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残余承载能力,有效地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但由于新旧路面及新旧路基(堤)的材料性能差异大,在温度应力和荷载应力的共同重复作用下,极易产生反射裂缝,并常常伴有错台、脱空等病害[1]。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重点研究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扩建加铺沥青面层的路面和路基材料连接问题。

1工程概况

梅观高速是深圳市规划的“七横十三纵”高速公路网中一条纵向高速公路,也是广东省规划的珠江三角洲二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建工程将由原6车道拓宽至8车道,路基拓宽至41m,设计速度100Km/h,全线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18c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旧路已经过数年的运营,其路基本身在填料性质、压实度、地基强度等技术指标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本次改扩建工程关键在新旧路基连接和新旧路面连接方面,关注新旧道路的良好,保证改扩建道路的沉降和稳定。

2新旧路基(堤)的连接

2.1 清理原坡面对于旧路路基(堤),将路基边坡及路基宽度范围内的树根、杂草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层土系腐殖土,则须用挖掘机或人工将其表层土清除换填,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2.2 台阶处理在旧路改建中,拓宽后路基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建后公路的使用寿命。而控制、延缓结合部处的开裂是保证拓宽改造公路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需采取各种处治措施,以减少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进一步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同时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并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来减轻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而挖台阶处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技术,见图1。

①广佛高速公路: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宽度为100~200cm;②沪杭甬高速公路: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控制在 80cm左右,宽度为100~200cm;③沈大高速公路:从土路肩向下挖成1:0.5坡度,并挖成高度不大于80cm的台阶,台阶底面向路中心横坡3%,台阶挖至与原地面平齐;④海南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从坡脚向上挖成宽100~150cm,内倾2~4%的反向台阶;⑤沪宁-锡澄高速公路直接拼接段:挖成台阶状,每个台阶高度80cm,底宽120cm,台阶底面向路中心横坡2%,台阶挖至与原地面齐平;可见,最常用的开挖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开挖,另外一种是由下向上开挖。挖台阶的方式对老路扰动少,可充分利用原有路堤,土方工程量小,自下而上挖台阶更能保证台阶处的压实度和新建路基压实度统一,并且为铺筑土工格栅提供宽度。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采用自下而上挖台阶的方法。开挖深度100cm,底宽150~200cm的台阶,台阶底面向路中心横坡3%,分层夯实,台阶挖至与原地面齐平。然后每层都严格控制厚度、压实度、拱度和平整度,并进行检测。

2.3 路基加筋处治为提高新旧路基之间的结合强度,本项目道路拼宽工程采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延伸率,其抗拉强度已接近于软钢,再加之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土对格栅的被动阻抗作用,使土工格栅在土中的抗拔能力或格栅对土的加固效果也明显高于其它加筋构件。如将土工格栅的设计应变(延伸率)控制在10%以下,土工格栅几乎不产生蠕变。

2.4 路基压实度补强处治一般路基压实度补强采用强夯和冲击碾压的处治方式。但强夯法产生的噪音与振动波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居民造成影响较大。同时对距离强夯施工现场60m的建筑物要挖宽度1m、深度超过被影响建筑物基础深度的隔震沟。鉴于本次梅观高速公路两侧城市化进程高,工厂、建筑物较多,采用冲击碾压补强路基压实度。对于拼接路基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的路段,考虑采用支挡结构以减少拓宽填土的自重以及限制拓宽路基的侧向位移,从而减少路基顶面的不均匀沉降并防止新旧路基结合处出现裂缝。

3新旧路面结构的连接

3.1 防止反射裂缝的工程措施对于拓宽工程面层的技术处治,重点在于防止上下路面材料性能不同产生反射裂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及《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D50―2006)规定: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为防止渗水、减缓反射裂缝及加强层间结合,宜设置20~25mm厚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膜,或铺设长纤维无纺聚酯类土工织物等。目前在“白改黑”路面结构型式中常用的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是设置应力吸收层。本项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应力吸收层。

3.2 保持新旧路面结构刚度一致本项目路面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将作为基层使用,厚度26cm,为保持新旧路面刚度一致性,新建路面基层应采用水泥混凝土基层,厚度同样采用26m,纵缝设置拉杆、横缝设置传力杆,其底基层、垫层等原则与原路面结构保持一致或采用较高性能的基层、垫层。

4结语

在旧路扩建项目中,若新旧路基的连接处处理措施不得当,可能会使新旧路基结合部位附近产生纵向开裂和不均匀沉降,影响道路整体服务水平;若新旧路面连接处处理措施不当,易出现反射裂缝和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破坏。本文以具体的工程实践为例研究了旧路改扩建加铺沥青面层的关键技术,根据具体道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处治方案。

参考文献:

新旧项目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改扩建 路基设计 新旧路基衔接 差异沉降 路基填料

1 概述

公路的建设情况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标准之一。要想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公路建设的速度,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

2 公路改扩建路基设计面临的问题

公路改扩建工程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提高道路等级或改善通行能力而进行的建设工程。原有道路已投入运营多年,经过长期的路堤自身荷载及车辆荷载作用,路基沉降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路基拓宽后,新旧路基之间的不协调沉降将形成新旧路基间的差异沉降,进而在新旧路基交界处产生纵向裂缝。该纵向裂缝的产生将直接导致新旧交界处路面破坏,影响路容美观,同时路面表面水沿该裂缝下渗,造成路基、路面的二次破坏,进一步影响整个公路的稳定,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缓解新旧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成为改扩建公路路基设计的重中之重。影响新旧路基间差异沉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部分路基基底状况的影响:原有路基基底经过多年的荷载作用,早已固结,而新拼路基基底一直处于自然松散状态,施工压实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汽车荷载及路堤自身荷载的作用下,仍然会继续沉降,这就导致新旧路堤基底的之间存在差异沉降,进而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倘若拓宽部分基底存在软土下卧层及其他地质病害,这种差异沉降将进一步加剧。

(2)拓宽部分路基路堤自身的影响:现有路堤经过多年的碾压,自身强度及压实度等早已达到或远远超过规范要求,后期沉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新填筑的路基土即使施工时达到了压实度等要求,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沉降。因此,路堤本身也是影响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3)新旧路基之间的横向连接:由于受到地基、路堤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新老公路的衔接部位成为整个扩建后公路的最薄弱环,也给公路扩建带来了最大的难题。如果新老公路衔接不良,会直接导致路基的沉降、路面的损坏,甚至出现纵向的大裂缝,从而影响了整条公路的路况及安全使用。裂缝出现后,路面水从裂缝下渗,进入路基,造成路基水毁,进一步加剧对公路的破坏。

3 防止新旧路基间差异沉降的措施探讨

在进行道路改扩建设计之前,首先应对原有路基及地基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对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定、路表强度测试及路基土勘察等。同时对新拼路基进行基底勘察,确定地基状况。

(1)针对新旧路基基底差异的应对措施。对于新拼路基,在进行路基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对其进行详细的地勘工作,确定基底状况,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然后再视情况具体处理。对于没有不良地质的路段,则按常规路基设计中的地基表层处理,如进行清除表土、填前压实等,如遇有地下水影响区域,则应同时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对于地基位于软土等不良地质路段时,则首先应对不良地质进行整治。湖北省平原区的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软土。现以软土地基为例加以说明:对于新建路段的软基,处理后工后沉降要求为30cm,而对于旧路拼宽处,其工后沉降的要求与桥头路基段等同,为10cm,规范上对此提高要求的目的也在于减少新旧基底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少整个路基在新旧结合部的差异沉降。

(2)针对拼宽路堤自身状况的应对措施。对于新拼路堤,设计中主要从路堤填筑材料方面入手。新拼路基填料宜选用与原路堤相同且符合要求的填料或较原有路堤渗水性强的填料。在设计过程,为了进一步强化新拼路基,减少不均匀沉降及加强拓宽部分路床强度,对于拓宽部分路基路床顶面以下30cm(即上路床)采用开山毛渣等透水性材料填筑。路床处理宽度需要延伸至原有路床范围内部小于2米。当新拼路基位于软弱地基上时,可采用EPS块等轻质填料修筑路基,一方面降低了对基底的要求,另一方面,采用轻质填料,路堤自重减少,从而减少地基压缩变形和沉降量。

(3)新旧路基衔接方案。在基底及路堤材料问题得以处理之后,在旧路改扩建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新旧路基的拼接设计。旧路的改扩建时,由于路基加宽以及局部线位的调整,改扩建项目新旧路基拼接在所难免。在拓宽原有路堤时,在原有路基边坡坡面开挖4%的向内倾斜台阶,自上而下逐层填筑路基,台阶宽度≥1.0米;当拼接宽度小于0.75米时,需翻挖原有路基,增加拼接宽度,以消减新老路基拼接拓宽的差异变形。同时,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对路基的影响,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铺筑三层土工格栅,格栅铺设在新填路基底部和上下路床底面新老路基结合部位,格栅的铺设横向范围需要延伸至原有路床范围内部小于2米。当加宽路基填土高度小于3米时,可考虑只铺筑上面两层土工格栅。当原有路基有防护、排水工程设施时,应先拆除相应设施,确保路基填筑效果,从而保证拼接效果以及新老路基的整体性。

4 结语

在老路改扩建工程中,新旧路基是否结合良好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整体形象,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改扩建工程拼宽路基设计、新旧路基衔接设计等不仅对于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改扩建工程,把握好新旧路基设计至关重要,设计时首先应对原有道路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项目特点、材料分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做到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确保路基的整体性效果,减少新旧路基间的差异沉降。

参考文献:

[1]吴波,张敖宁,张宏斌.沈大高速公路路基改造加宽技术应用[J].建筑设计,2010(4).

[2]张涛.公路提高等级拓宽路基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8(7).

[3]丁锟.潼宝高速公路扩建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2009(5).

新旧项目范文第8篇

关键词:拓改工程;新旧路基;沉降变形;病害防治。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基础建设建设涉及到众多的旧路进行拓宽改造。由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可能产生路基和路面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引发路面开裂、错台等病害,对公路原有的结构性能、使用性能、舒适性能、安全性能等也明显下降,所以探讨新旧路基沉降变形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现结合在建工程县道X241华社线盖尾石马至榜头莲乾拓改工程,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治新旧路基沉降变形产生的病害。

1、项目基本概况:

华社线X241石马互通至榜头庄仙交界段公路,属专养公路,二级公路。原有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度9米。由于该公路原有路幅宽度窄,加上近年来交通量不断增长,原有路面为沥青路面已运营多点年,存在不同程度松散、纹裂、沉陷、平整度差等病害,存在一定交通安全隐患,已不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急需对该公路进行扩建改造。现按4-6车道进行拓改建设;路基宽度18M(石马至坝下桥段)、24M(坝下至莲乾段),水泥砼路面宽度15M(石马至坝下桥段)、22.5M(坝下至莲乾段)。

拓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沿线新旧路基结合,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预防新旧路基的沉降变形,来减少路面开裂等病害。

2、新旧路基可能产生的病害类型

①路基失稳:主要是在新路基上沿新旧路基结合部发生下沉、滑移、失稳,以及支挡结构物变形、损坏(主要表现为支挡结构物的变形开裂、滑移、甚至倾覆等)。

②路面结构层损坏:主要是因路基失稳而产生路面唧泥和脱空现象,路面结构层变形进一步发展会产生新旧路基结合处的路面裂缝、断板、错台等。

3、新旧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分析

随着新旧路基、路面病害的产生,公路结构性能、使用性能、舒适性能、安全性能等也随之下降。产生新旧路基、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几方面:①新路基稳定性不足(拓宽部位地基过陡等)

②拓宽部位地基软弱(含软弱下卧层等)

③新旧路基不协调变形 :新旧路基地基变形差异引起的差异沉降;新旧路基填方高度不同引起的差异沉降;新旧路基填料或压实度不同引起差异沉降;

④新老路基、路面抗变形能力差异:新旧路基的自身压缩变形;新路基作用下地基的固结沉降;

⑤新老路基结合不良: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不当;台阶开挖不合理;结合面上的蠕滑;

⑥排水系统不完善、设施养护不及时。

4、防治措施:

主要是从设计方面、施工控制、试验检测及工后沉降观测等方面进行拓改工程新旧路基沉降变形病害进行防治。

①设计方面考虑

本项目为旧路拓宽工程,鉴于两侧建筑物已形成,线路基本保持原路线不变,基本上沿原线路进行两侧拓宽,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

A、新路基填料:结合项目所处地形、地质、水文等特点,填方路基应考虑优先选用级配较好和透水性能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

B、支挡结构物:通过护脚和挡墙等支挡结构物的设置,特别是对新拓宽路基稳定性不足、存在地质不良路段,需要考虑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结构物加固进行综合设计,以防止新旧路基的滑移、变形等。

C、土工格栅:主要是对稳定性不足的路堤、局部地基承载力不足的路基、新旧路基结合部等,采取适当路堤加筋布设工工格栅等进行处理,以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D、排水设施:应考虑防、排、疏相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段等其他处治措施相互协调,以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合理设计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设施。

②施工控制考虑

A、从施工材料选择考虑:

因本拓改工程新路基填方位置几乎是水田或低畦地段,长年被水浸泡,地质软弱,鉴于采用砂砾混合料作为填料具有良好透水性、易密实、级配良好等优点,以增强路基排水性能,有利减少过水田、低畦地段产生的水害和新旧路基结合不均匀沉降。同时本线路位于木兰溪河边,砂砾混合料较丰富,运距较短,运输方便。

从主要检测指标上控制:根据本公路等级及填方高度考虑,填料最小强度、最大料径、施工压实度如下表:

填料最小强度、最大料径、施工压实度表(二级公路)

路基结构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最大料径(MM) 压实度控制(%)

工工艺规范控制关系极大,通过填前压实、分层填筑、开挖台阶,施工压实质量控制,特别是主要施工压实质量参数(压实机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和现场压实度检测进行联合控制。

C、新旧路基结合部加强处治:

为防止路面裂缝,本拓改工程新旧路基结合部处治设置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设计抗拉强度、拉伸模量、单位面积质量等指标应不小于规范要求。

施工时应注意:在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联结应牢固;在受力方向联结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15cm;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不有皱,应用人工拉紧,必要时可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合在材料于填土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合成材料层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土工合成材料摊铺以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

③试验检测

主要是通过事前、事中、事后试验检测,对新路基进行施工指导和控制。

A、事前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测填料原材料性能指标(颗粒分析、液塑限分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填料强度等),进一步指导现场新旧路基施工。

B、事中控制,主要对现场压实度检测控制。

C、事后控制,主要是检测路基顶面回弹弯沉值,特别是在最不利季节时对新旧路基结合处最不利位置进行检测。

④工后沉降观测

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路基边坡设计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认真制定工后观测方案、内容、方法及观测周期等,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并及时对新旧路基路面施工出现不良现象进行有效处治。对拓改工程新旧路基工后沉降进行观测主要内容如下表:

新旧路基稳定和沉降观测表

项目 目的 方法

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 用于稳定监控,确保路基施工安全和稳定。 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

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 用于稳定监控,掌握分层位移量,分析推定土体剪切破坏位置。 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

路基顶沉降量 用于工后沉降监控,预测工后沉降趋势,确定路面施工时间。 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或桩)

地下水位监测 观测地下水变化与降雨关系,以评判边坡排水措施的有效性。 人工测量

支挡结构物变形、应力 用于支挡构造物岩土体的变形观测,支挡构造物与岩土体之间接触压力观测。 测斜仪、分层沉降仪、压力盒、钢筋应力计

5、结语

本文结合在建工程旧路拓改工程,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新旧路基的沉降变形,克服路面开裂等病害。当然,公路建设过程还有其他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也值得我们去更多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新旧项目范文第9篇

关键词:熟悉性:概念启动;FN400效应

分类号:B842

1 引言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一直是记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行为实验、神经成像以及神经生理学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支持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互独立的证据。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分离,在某些条件下两种记忆可能会相互作用。因此,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分离,成为近年来记忆研究的热点之一。概念启动与熟悉性的研究则成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神经机制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概念启动(conceptual priming)是内隐记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对概念信息的重复加工产生的反应的易化。通常表现为再次接触某个项目或接触与之前加工的项目存在概念联系的项目时,反应时的缩短或者准确率的提高。熟悉性(familiarity)是外显记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没有任何细节信息提取的情况下,对先前发生过的事件的再认。熟悉性可以在缺乏来源信息的条件下产生‘知道’的感觉(Paller,Voss,&Boehm,2007)。

双加工理论(dual-process theory)的支持者认为,额区300-500ms(FN400)的新旧效应反映了熟悉性加工。这一结论曾得到众多研究者的支持,但Paller等(2007)认为,双加工理论在得出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的结论时没有考虑内隐记忆,尤其是概念启动对外显记忆测量可能产生的污染(contamination)。他们认为FN400效应反映的是外显记忆测量中与熟悉性加工同时出现的概念启动加工,而不是熟悉性加工。Paller领导的研究团队就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借助于分离熟悉性和概念启动的研究设计,在实验中考察FN400效应与熟悉性和概念启动的关系,从而探讨FN400效应反映的是何种记忆加工。他们的研究警示我们,在考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关的神经生理活动时,记忆测量和记忆加工具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内涵,有效的对两者进行区分,可以避免记忆加工对记忆测量的污染。有价值和可信的研究结论是,综合被试的行为数据、主观感受和相关的神经活动,来考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加工的神经机制(Voss,Lucas,&Paller,2012)。

2 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双加工理论的实验证据

再认的双加工模型认为,再认包含了两种加工:回想(recollection)和熟悉性(Mandler,1980)。回想是一个比较缓慢的、需要意识努力的过程,它既有对项目信息的提取,又有对情景信息的提取。而熟悉性是一个快速的、相对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它仅有对项目信息的提取,而没有对情景信息的提取(Yonelinas,2002)。双加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回想由顶区500-800ms(LPC)的新旧效应指示(即,在此时间窗口,旧项目的ERP比新项目的ERP更正),而熟悉性则由额区300-500ms(FN400)的新旧效应指示(即,在此时间窗口,旧项目的ERP比新项目的ERP更正)(Rugg&Curran,2007)。

第一个涉及到熟悉性的ERP研究来自Smith(1993)的研究。他采用‘记得/知道’的再认测验范式,在再认测验时让被试对判断为旧的项目做‘记得’和‘熟悉’的区分。当被试不仅能够提取项目本身,也能对学习阶段的情景信息进行成功提取时对项目做‘记得’判断,而仅能提取项目本身时则对项目做‘知道’判断。对项目的‘记得’判断反映了回想加工,而‘知道’判断反映了熟悉性加工。他的实验结果发现,相比熟悉性,回想的LPC更正。因此,他认为,回想与熟悉性均由LPC来指示,回想与熟悉性有共同的神经机制。Duzel,Yonelinas,Mangun,Heinze和Tulving(1997)采用同样的‘记得/知道’范式,却发现被判断为‘知道’的项目的ERP与被判断为‘记得’的项目的ERP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300-600ms的颞顶区,‘知道’判断比正确拒斥的ERP更正,在600-1000ms额中央区,‘知道’判断比正确拒斥的ERP更负;在300-600ms的颞顶区和600-1000ms额区和左侧颞顶区,‘记得’判断比正确拒斥的ERP都表现出更正趋势;‘知道’和‘记得’两者在1300-1900ms右侧前额都比正确拒斥的ERP都更正。他们认为,熟悉性与300-600ms颞顶区的正波以及600-1000ms额中央区负波相联系,回想则与600-1000ms额区和左侧颞顶区的正波相联系,熟悉性和回想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Rugg等(1998)也报告了熟悉性的ERP研究结果。实验中,被试在学习阶段对单词进行‘深加工’或者‘浅加工’的学习,之后进行再认测验。结果发现,额区300-500 ms的新旧效应对加工深度不敏感,两种学习条件下,被正确再认为旧的项目诱发的该效应没有显著差异。由于在行为结果上,熟悉性也表现出对加工深度不敏感,所以他们认为,300-500 ms额区新旧效应反映了熟悉性。另外,所有旧项目,不管能否被再认,都诱发了300-500 ms顶区新旧效应。Rugg等人认为这种效应反映的是内隐记忆。Curran(1999)使用‘真词’和‘伪词’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再认测验和词汇判断测验。结果发现,‘真词’比‘伪词’400-700 ms的顶区ERP新旧效应更大,而300-500 ms的额区ERP新旧效应则相似。因为已有研究发现对‘真词’的再认以细节回想为基础,而对‘伪词’的再认以熟悉感为基础。所以,Curran认为他的实验结果支持了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的观点。在地形图分布上,由于它比顶区的N400效应更靠近额区分布,他首次称此类300-500 ms的额区ERP新旧效应为FN400效应。

依据记忆的总体匹配模型(global matching model),熟悉性是测验项目与记忆中所有学过信息的总体相似性的评估(Murdock,1982;Curran, Tepe,&Piatt,2006)。基于此模型,Curran(2000)运用复数再认范式(plurality recognition paradigm)对熟悉性的ERP进行了更直接的研究。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记忆一些单词,测验阶段呈现新词、旧词,以及与旧词只存在单复数差异的诱饵词(如,dog vs dogs)。结果表明,被正确判断为‘知道’的旧词(ERP)和被错误判断为‘知道’的诱饵词(ERP)在额区300-500 ms间没有差异,但它们都比新词的ERP更正。由于被正确判断为‘知道’的旧词和被错误判断为‘知道’的诱饵词在熟悉性上是相同的,因此Curran指出,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随后,Curran等人运用语义相似的词(Curran,Schactcr,Johnson,&Spinks,2001)、镜像翻转的图片(Curran&Cleary,2003)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类似的系列实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依据双加工理论的观点,熟悉性判断是一个信号检测的过程,当信号强度超过一定的标准时,被试做出熟悉的判断。因此,在保守反应标准的条件下(要求被试只有在确定目标词为旧词时才把目标词判断为旧词),正确做出旧判断要比自由反应标准条件(要求被试只有在确定目标词为新词时才把目标词判断为新词)依赖更强的熟悉性。Azimian-Faridani和Wilding(2006)操纵了做出旧判断的标准,结果发现,当反应标准更保守时,击中项目的ERP比正确拒斥项目的ERP在300~500 ms额中央区更正,支持了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的观点。Woodruff,Hayama和Rugg(2006)在研究中采用修改的‘记得/知道’范式,即:如果有情景细节的回想则把项目判断为‘记得’,如果没有情景细节的回想则对项目做如下判断;自信为旧,不自信为旧,不自信为新和自信为新。这样,从自信为旧到自信为新,熟悉性判断的信心水平逐渐下降。研究结果发现FN400波幅随熟悉性判断信心水平升高而增大,支持了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的观点。然而,由于试次数不够,他们在研究中将新旧项目合并来得到每个熟悉性判断信心水平的ERP,这样,对旧判断而言,低熟悉性判断信心水平就意味着低的旧项目比率,因此,FN400效应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每个熟悉性判断信心水平上不同的新旧项目比造成的,即FN400效应指示项目重复而非熟悉性(Paller et al.,2007)。Yu和Rugg(2010)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图片刺激,单独对旧项目不同信心评级进行分析,结果同样表明FN400波幅随熟悉性判断信心水平升高而增大,证明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而非项目重复。

3 FN400效应指示概念启动——单加工理论的质疑

虽然双加工理论的支持者提供了大量实验证据证明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加工这一观点,但Paller等(2007)认为双加工理论得出FN400效应指示熟悉性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由于,FN400效应对影响再认测验中回想判断的操纵不敏感,并且对影响熟悉性判断的操纵敏感,所以,FN400效应就反映了熟悉性加工。但这种逻辑的问题是。FN400效应很有可能反映了在外显记忆测量中与熟悉性加工同时发生的内隐记忆(概念启动)加工。而支持FN400效应反映熟悉性加工的研究都只考察了外显记忆,因此不能排除概念启动对外显记忆的污染。他们认为,只有在外显记忆测量中排除概念启动的污染,或者分离熟悉性和概念启动,才能明确FN400效应反映的是何种记忆加工。依据这种逻辑,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FN400效应反映的是外显记忆测量中的概念启动加工,而不是熟悉性。

首先,他们采用无意义材料做刺激,在排除概念启动污染的前提下考察熟悉性判断是否诱发FN400效应(比如,使用单色陌生面孔刺激,Yovel&Pallet,2004;使用万花筒图形(kaleidoscopeimages)刺激,Voss&Paller,2009)。这些研究结果发现,对这类无意义材料做熟悉判断没有诱发FN400效应(即:‘知道’判断和正确拒斥的ERP在300-500 ms问没有显著差异),而熟悉性与回想均由LPC新旧效应来指示(即:‘知道’和‘回想’判断的ERP在500-700 ms间都比正确拒斥的ERP更正)。这些结果说明之前研究得出FN400效应反映了熟悉性加工可能与之前研究大多使用意义丰富的材料有关系,FN400效应可能反映了与概念加工有关的认知加工,而不是熟悉性加工。

使用陌生面孔等意义贫乏的材料虽然可以排除概念启动的污染,但也因为这些材料没有意义,因此不能确定FN400效应是否确实反映了概念启动加工。因此,Voss和Pallet(2006)在学习阶段通过给面孔匹配不同类别的生平信息以实现对面孔概念加工程度的操纵,之后进行概念启动测验和外显记忆测验并都记录脑电,比较概念加工操纵对概念启动和熟悉性的影响,以确定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各自相关的ERP。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被试呈现面孔和生平信息。刺激材料被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名人面孔与其对应的生平信息(启动名人面孔),第二类为名人面孔与非对应的生平信息(非启动名人面孔),第三类为非名人面孔与非对应的生平信息。被试的任务是判断面孔与生平信息是否匹配。第二阶段,刺激材料为面孔刺激,其中有旧面孔和另外加入一些新面孔,要求被试尽可能快的判断呈现的面孔是名人面孔还是非名人面孔(即概念启动测验)。第三阶段为再认测验,实验材料与第二阶段相同,但要求被试对面孔做熟悉感的评定(将熟悉感分为5个等级,1到5表示的熟悉感逐渐降低,其中1表示熟悉感最高,5表示完全没有熟悉感)。行为结果表明,在概念启动测验中,相比非启动名人面孔,被试对启动名人面孔判断更快,更准确,这说明给名人面孔匹配对应的生平信息产生了概念启动效应。在再认测验中,相比非启动名人面孔,启动名人面孔的熟悉感得分显著更低。而对概念启动测验和再认测验阶段记录的ERP进行分析发现,启动的名人面孔比非启动的名人面孔在额区300-500 ms的ERP显著的更正(即FN400效应),而做高熟悉感判断的面孔的ERP只有在450-750ms的中部、后部脑区显著的比低熟悉感判断的面孔的ERP更正(即LPC新旧效应),两者在300-500 ms的额区没有差异。综合这些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概念启动与FN400效应相关,而熟悉性与后部LPC相关。后来,Voss,Reber,Mesulam,Parrish和Paller(2008)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使用类似的实验程序进行的研究发现,概念启动与左侧前额叶活动的减少相联系。而熟悉性与右侧顶叶的活动增加相联系,表现为熟悉的面孔对右侧顶叶的激活比不熟悉的面孔大。这为熟悉性与概念启动的神经机制的差异提供了脑成像的证据。

上面提到的两个研究确定了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各自相关的神经活动,但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各自相关的ERP成分是分别通过概念启动测验和再认测验获得的,所以并没有真正的在再认测验中分离熟悉性和概念启动相关的神经活动。因此,Voss和PaUer等人又通过使用意义不确定的实验材料对概念启动进行操纵,以实现在再认测验中分离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各自相关的ERP成分。Voss和Paller(2007)采用意义不确定的线条图(squiggle)作为实验材料,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启动实验,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对图片做意义评级(按4点量表对图片做意义评级,1到4代表的图片意义逐渐降低,1为非常有意义,4为完全无意义),测验阶段呈现评价过的图片和新图,也让被试对图片做意义评级,但不要受之前评级的影响,并且强调评级反应的速度。第二部分是学习,再认实验,学习阶段也是被试对图片做意义评级,再认阶段让被试对图片做出‘记得’、‘知道’、‘猜测’和‘新’的判断,并且记录脑电。概念启动实验结果发现,只有被判断为‘有意义’的项目才有概念启动效应(即,只有对被判断为‘有意义’的旧项目的反应时才显著快于新项目1。学习再认实验结果发现,被判断为‘有意义’的项目和‘无意义’项目在‘知道’判断比例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它们在外显记忆上是等同的,因此,结合概念启动实验的结果,二者的ERP相减即可得到概念启动的ERP。结果发现,在前额电极上300-500 ms的时间窗口,‘有意义知道’项目的ERP在300-500 ms前额比‘无意义知道’项目的ERP显著更正(即FN400效应)。所以,FN400效应反映的是概念启动加工。为了确定何种ERP成分反映熟悉性加工,他们考察了‘知道’反应(熟悉性)的辨别力指数(d’)与‘知道’反应和正确拒斥反应ERP之间差异(即新旧效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熟悉性的辨别力指数d’与500-700 ms间,头皮中部和后部电极上新旧效应的ERP(LPC)相关显著,而与300-500 ms,前额电极上新旧效应的ERP(FN400)的相关不显著。这说明熟悉性与LPC相关,而与FN400效应没有相关关系。综合这些结果,可以得出结论,FN400效应反映的是概念启动而不是熟悉性,而熟悉性与头皮中部和后部的LPC相关,与FN400效应无关。另外,Voss,Lucas和Pallet(2010)用生僻的英语单词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类似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Voss和Federmeier(2011)在回顾了对FN400效应的研究后进一步指出,FN400效应是被误认为指示熟悉性,它本质上与N400相同。N400是300-500 ms位于顶区的一个负波,它反映了语义加工的易化。具体体现为:那些得到语义启动的项目诱发的N400要比没有得到语义启动的项目诱发的N400更正(Kutas&Federmeier,2011)。后来一些研究者将N400效应作为因变量,用于记忆研究。结果发现,刺激的重复会使N400波幅减小(即变得更正),这可能反映了项目重复带来的语义加工的易化。但是,一方面,由于再认研究中所观察到的N400重复效应比语言研究中的更靠前(额区分布);另一方面,再认研究中的实验操纵对额区N400重复效应的影响和对熟悉性的影响相同。因此,当时的研究者就将额区的N400(FN400)效应归结为熟悉性。为了用实验说明FN400效应与N400效应的关系,Voss和Federmeier(2011)在连续再认测验中加入了短时语义启动的操纵。他们认为,如果FN400效应与N400效应不同,那么位于额区的FN400效应应该与熟悉性相关,顶区的N400效应应该与语义启动相关。如果FN400效应与N400效应有共同的功能和神经来源,那么在基于熟悉性的再认和语义启动中应该能看到相同的效应。并且,旧项目的FN400效应对语义启动敏感,但对基于熟悉性的再认不敏感。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FN400与N400有相同的神经机制的假设,因此Voss等人指出,FN400效应是被误认为反映了熟悉性,它实际上指示了概念启动。

4 本实验室开展的研究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脑机制一直是本实验室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我们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考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下面简要介绍我们实验室与本文主题相关的一些成果。

第一,我们发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神经活动存在差异,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①通过在编码或提取过程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干扰任务,观察编码或提取干扰对两种测验中的记忆效应是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类测验中的N400(300-500 ms)效应对干扰的反应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对编码阶段的干扰不敏感,提取阶段的干扰会大大减弱这一时间段的ERP新旧效应。而两类测验中的P600新旧效应在干扰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在外显测验上,编码干扰主要影响了随后再认测验中的P600新旧效应,而提取干扰对P600效应的影响不大;在内隐测验上,编码干扰并不影响随后词汇判断任务中的P600效应,而提取干扰破坏了词汇判断中的P600新旧效应。由这些结果可以推断,两类测验中的N400成分在相同变量作用下发生类似的变化,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早期的ERP成分是共同的,可能代表着相同的知觉表征系统的操作:而P600效应在相同变量下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表明它们在功能上是相互分离的,可能分别反映了主动的和被动的回忆加工(孟迎芳,郭春彦,2006a,2006b,2007a,2007b,2009;孟迎芳,2010)。②我们考察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具体性效应(具体词相对于抽象词的优势)。结果发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编码和提取阶段都存在具体性效应,且都表现在在300-500 ms之间具体词比抽象词产生更大的负波(N400)。这说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具体性效应有相似之处。但结果同时发现,在外显提取中,类似于P600的成分反映了被试对具体词反应的增加,这很可能反映了情境性细节的提取(Xiao,Zhao,Zhang,&Guo,2012)。

第二,我们发现外显记忆对内隐记忆的神经活动有调节作用。我们考察了工作记忆任务中的重复效应,并且操纵了刺激的新和旧(即,一些项目在实验前进行了有效的学习、称其为‘旧’的,另外一些项目没有学过、称其为‘新’的)。结果发现,项目的重复会引起一个200-550 ms时间窗口的早期ERP重复效应(表现为第二次出现的ERP比第一次出现的ERP更正)和550-900 ms时间窗口的晚期ERP重复效应(发生反转,表现为第一次出现的ERP比第二次出现的ERP更正)。对于非匹配(非靶项目)刺激,新项目的重复引起的这个早期重复效应要比学过的项目重复引起的早期ERP重复效应更强。而对于匹配(靶项目)刺激,新、旧匹配项目都没有引起显著的200-550 ms间的早期ERP重复效应。溯源分析表明这类早期重复效应分布于中央区前部(即额,颞反应);并且早期的重复效应依据刺激物的性质(长时情景记忆‘与工作记忆)、以及当前的任务状态(匹配与非匹配)被前额皮层和颞极的外显记忆机制所调控。而晚期的重复效应(分布在视皮层的后部)不受之前学习或目标匹配的影响,可能反映了枕叶,颞叶和顶叶的重复抑制(Guo,Lawson,&Jiang,2007;Guo,Lawson,Zhang,&Jiang,2008),见图1。另外,我们还发现,项目新、旧对200-550 ms时间窗口ERP重复效应的调节作用与年龄有关系。Lawson,Guo和Jiang(2007)采用同样的范式,使用老年和青少年为被试,结果发现当项目作为非匹配刺激时,对于青少年被试,项目新旧对早期ERP重复效应有调节作用;但对于老年被试,项目新旧对早期ERP重复效应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与青年人相比早期前部的重复效应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晚期后部的重复效应没有年龄差异。

第三,我们发现提取意向会影响与再认错误相关的神经活动。有研究者认为再认错误(漏报)与新项目之间的ERP差异反映的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过程(内隐记忆)(如,Rugg et al.,1998)。而Guo,Chen,Tian,Paller和Voss(2010)考察了提取意向对项目错误再认和来源错误再认的影响,却发现与项目错误再认相比,来源错误再认诱发的大脑电活动起始更早,分布更偏向于大脑前部。这个结果说明与漏报相关的神经机制受提取意向的影响,两者之间ERP的差异不只反映了不受记忆策略影响的自动记忆过程。

最近,我们在国际上首次使用甲骨文、金文等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研究概念启动与熟悉性之间的关系。为区分概念启动与熟悉性的神经机制,我们利用甲骨文、金文的象形特点,在学习阶段让被试评价刺激的意义水平,并根据被试的主观评级将刺激分为高意义、低意义两类,测验阶段则采用与Woodruff等人(2006)相似的信心评级的R/K范式。结果发现,高意义的项目在‘知道’判断上诱发了FN400效应,且FN400电位的振幅与信心水平成分级分布,而被判断为低意义的项目在‘知道’判断上没有诱发显著的FN400效应,同时,FN400电位的振幅与信心水平无相关关系。另外被判断为高意义的项目和被判断为低意义的项目在‘知道’判断上均诱发了的LPC新旧效应。这些结果说明FN400效应反映的不是熟悉性。而是与语义加工有关的概念启动。而熟悉性是由LPC新旧效应指示的。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再认信心水平与概念启动有关,这对理解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H0u et al.,2013),见图2。目前,我们实验室关于熟悉性和概念启动之间关系的研究集中在认知流畅性与熟悉性的关系、知觉变化对熟悉性和FN400的影响等主题,相关研究有的正在进行,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果。

5 小结

虽然Voss和Paller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排除概念启动加工对外显记忆测量的污染的前提下,证明FN400效应反映的是概念启动加工,而不是熟悉性加工。但关于FN400效应反映了何种记忆加工依然存在争议。首先,Voss等人分离概念启动和熟悉性的方法尚不完善,他们在匹配熟悉性强度的前提下比较不同程度概念启动,以分离出概念启动的神经机制,然而,由于熟悉性的行为测量并不完善,因此不能保证有概念启动、无概念启动条件的熟悉性水平是100%相等的(Wilding&Evans,2012;Lucas,Paller,&Voss,2012)。其次,近年来有一些研究者对Voss和Paller等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Stenberg,Hellman,Johansson和Ros6n(2009)以名字为实验材料,在再认实验中操纵名字的频率(frequency)和知名度(celebrity)两个维度。发现频率只影响熟悉性,知名度只影响回想。ERP结果表明,频率只对前额FN400效应有影响,而知名度只对顶区LPC有影响。独立的行为实验结果则表明,知名度影响概念启动,而频率对概念启动没有影响。因此,Stenberg等人得出结论,FN400效应是指示熟悉性而非概念启动;BridgeL Bader,Kriukova,Unger和Mecklinger(2012)对Voss和Fedemeier(2011)提出的FN400效应和N400效应在功能上是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在研究中首先进行概念启动实验,然后选用概念启动实验中没有得到概念启动的词和新词进行再认测验。结果发现,概念启动实验中,得到概念启动的词在300-500ms顶区比没有得到概念启动的词更正(即,传统N400效应),而在再认测验中,旧词在300-500ms前额区比新词更正(即,FN400效应),并且两个ERP成分的脑电地形图分布差异显著。这说明,FN400效应和N400效应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所以,未来仍需要使用不同实验材料(如中国古文字)、不同实验方法更进一步的考察FN400效应反映了何种记忆加工。

近期,认知流畅性对再认影响的研究为考察熟悉性和概念启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认知流畅性指进行认知活动时所体验到的容易度(experienced ease)。一些研究者认为,产生内隐启动效应的流畅性信号也可以产生熟悉性的主观体验,增强的流畅性在内隐记忆中表现为启动,在再认中表现为熟悉感,即在某些条件下,启动和熟悉性可能来有相同来源,即流畅性(Taylor&Henson,2012;Hayes&Verfaellie,2012;Lucas,Paller,et al.,2012)。Wang和Yonelinas(2012)指出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可能以相同的加工为基础,并且提供了神经成像方面的证据。他们发现,嗅周皮层既是概念启动的基础又是熟悉性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熟悉性与概念启动等同,因为知觉流畅性和概念流畅性均可以引发熟悉性,也不意味着概念启动与熟悉性的大脑生理基础没有差别,因为也可能是嗅周皮层的不同子区域分别参与了概念启动和熟悉性的加工。旧项目的先前呈现也许会增加多种加工水平的流畅性(如知觉、概念等),每种加工水平的流畅性都有不同的神经来源,都有可能作为熟悉性的有效信号。Lucas,Taylor,Henson和Paller(2012)在一个ERP研究中,采用掩蔽启动范式,在前掩蔽和后掩蔽刺激之间短暂的呈现与目标词一致(启动词)或不一致(非启动词)的词,考察流畅性对熟悉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前面呈现非启动词的目标词相比,前面呈现启动词的目标词被判断为旧的比率更高。前面呈现启动词的目标词比前面呈现非启动词的目标词诱发的N400更正。前面呈现启动词。并被判断为高信心旧的新词也比前面呈现启动词并被正确判断为新的新词诱发的N400更正。而且,这两种N400效应与其他的与旧词的熟悉性相关联的ERP效应在地形图上有差异的。因此,Lucas等人认为,FN400效应反映了熟悉性的一个概念流畅性相关联的前导(conceptual fluency-related precursor),FN400效应也许经常与熟悉性相关联,但并不总是与熟悉性相关联,因为熟悉性经常与概念流畅性相关联,但并不总是来源于概念流畅性。对再认的不同认知神经前导(neurocognitive precursors)的神经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熟悉性的产生机制。

新旧项目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改扩建;拼接加宽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1概 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日趋饱和,部分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满通量的增长需求,因此对其进行改扩建,由四车道加宽为六车道或八车道,提高其通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桥梁在现代高速公路中占有较大比重,加上桥梁加宽存在技术复杂、实施难度高、对现状交通影响大的特点,因此桥梁加宽设计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点。本文重点探讨高速公路桥梁改扩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2桥梁拚宽设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新旧上部结构之间纵向接缝的处理

根据高速沿线桥梁的具体工程实际,拚宽方案拟定为既有桥梁两侧采用相同跨径、相同结构形式的桥梁分别进行加宽拼接,桥梁的拼宽接缝一般均将位于拼宽后结构的行车道内,因此,为保证拼宽结构在运营阶段具有良好的通车平顺性和耐久性并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纵向拼宽接缝必须尽可能取消。

(2)新旧结构之间基础沉降差的控制

对拼宽桥梁,原有基础的沉降已经基本稳定,而新基础的沉降才刚刚开始,新旧结构之间基础沉降差必然存在。因此新旧结构之间基础沉降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在容许的范围之内,不致在新旧结构之间上、下部结构中造成过大的附加内力。需进行专题研究并给出新旧桥的新旧基础沉降差容许值。

(3)新旧结构之间混凝土收缩、徐变差的处理

对拼宽桥梁,原有结构已经存在多年,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已经趋于稳定,而新拼宽部分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才刚刚开始,拼宽后新老结构连为一体,新建部分的收缩徐变受到原结构的约束,这样会在原结构中产生收缩徐变次内力,在原桥结构中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新旧结构之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在容许的范围之内,不致在加宽后的结构中引起过大的附加内力。

(4)拼宽施工时的方便和实用

既有混凝土桥梁拼宽将不可避免地凿出原有结构的配筋已保证新旧结构之间的连接,但必须保证对既有结构的凿除最小,保证拼宽施工过程对既有交通的影响最小。

3桥梁改扩建的设计原则

基于上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考虑,高速既有桥梁拼宽方案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1)新建桥梁的结构形式、跨径布置和桥长,原则上与老桥相同。

(2)拼宽设计时新旧桥梁上、下部结构以及基础的设置必须结合施工方案综合考虑,以最大限度减小新旧结构间的工后变形差。

(3)保证拼宽后结构的美观基本不受影响。

(4)拼宽施工应简便,尽可能少地损伤原有结构。

(5)尽可能保证原有结构不因拼宽因素而加固。

(6)施工方便可行,尽量不扰动既有桥梁交通,工期短、造价低。

4桥梁改扩建的设计要点

(1)荷载标准

近年来,由于新的公路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逐步颁布执行,设计荷载由汽-超20提高到公路-Ⅰ级;新桥规对结构在正常使用状况下的各项应力要求也有较大提高。而改扩建项目原有桥梁大部分是按旧桥规设计的,不可能全面满足新桥规的要求。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本着“尽量利用现有桥梁、灵活运用规范”的原则,务实采用“旧桥旧标准、新桥新标准”的方法处理;同时通过对旧桥进行验算、加固,将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提高到公路Ⅰ级的水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仍按“旧桥规”进行验算。

(2)桥梁横向拼接加宽方式

加宽改建时,新建桥梁与原有桥梁的连接处理方面,有三种方式可选择:

a、上下部结构均不连接。该方式的优点有:加宽桥与原桥各自受力明确、互不影响,简化了施工程序,减小连接的施工难度,基本不影响原高速公路交通。缺点有: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新旧桥主梁产生不均衡挠度以及加宽桥的变形大于原桥的后期变形,将会造成连接部位沥青铺装层的破坏,从而形成纵向裂缝和横桥向错台,影响行车舒适及安全和路容美观,增加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大大增加了维修费用。

b、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均连接。该方式的优点有:加宽桥与原桥形成完整的一体,减少各种荷载(包括基础整体沉降差、汽车活载、温度荷载等)作用下新老桥连接处的不均衡变形。缺点有:新桥与原桥的上部混凝土梁变形(如混凝土收缩、徐变等)不一致,加宽桥基础沉降大于原桥基础沉降,由此产生的附加内力较大,易造成下部结构的盖梁、墩台连接处产生裂缝;同时上部结构连接处也可能出现裂缝,影响行车、桥面美观性,增加维护工作量。

c、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综合上述两个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将新、旧桥上部构造横向连接而下部构造不连接,上部构造横向联结部将承受由于新、旧桥基础沉降、收缩徐变不一致产生的附加内力;新、旧桥梁下构不产生相互影响;上部构造连接对下部构造产生的内力影响也很小。为减小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异,可通过加强新桥地基处理、增加桩长等措施来解决。针对上构自身产生的附加内力,采用增大连接部位配筋、改善构造、延期浇筑连接部混凝土等措施来解决。

上部构造相互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的方式,已用于杭甬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等多个加宽工程,目前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已通车6年多,使用情况较好,未出现桥面纵向裂缝。

综合上述三种连接方式并根据已建成通车的改扩建项目的使用情况,推荐采用上部构造相互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的方式。

(3)结构拼接部的构造处理

对国内高速公路拓宽建设中上部结构空心板和T梁拼接构造进行了调查,对各种构造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拼接构造的使用效果进行调查。推荐以下拼接处理方式:

a、空心板梁的拼接处理

空心板采用拼接缝与桥面现浇层共同连接,先切除原老桥外侧边板的悬臂,在旧桥空心板边缘植入钢筋,待新桥架设3个月以后再进行横向连接。施工前先将旧桥边缘50cm范围桥面铺装及整体层凿开,连接钢筋,再在凿开的整体层内浇筑C50EUA-补偿收缩混凝土,如图4-1所示。该拼接方案对行车影响较少,施工简单、方便,施工费用较低,新、旧桥形成整体后共同受力。

图4.1新旧空心板连接方式

b、T梁的拼接处理

拼接部位翼板的施工主要流程为:拆除原桥外侧墙式护栏切除原桥外边梁上的现浇混凝土桥面板臂板(长度550mm)安装新拓宽的T梁再凿除原桥外边梁上长度为250mm的现浇混凝土桥面板,暴露原受力钢筋原桥外侧边梁翼板植入钢筋新旧边梁拼接部位钢筋连接浇筑湿接缝处混凝土,如图4-2所示。

拼接部位新增横隔梁施工的主要流程为:在新旧T 梁的肋板上设计位置钻孔直径为32mm的高强精轧螺纹钢筋穿过肋板绑扎横隔板钢筋拧紧精轧螺纹钢筋的螺母浇筑横隔板混凝土。

这种方式把横隔板和桥面板全部刚性连接,在沪宁高速公路T梁拓宽中采用,通过近5年的运营看,较为成功。

图4.2新旧T梁连接方式

(4)桥梁拼接设计的技术要求

a、需要对原桥结构进行切割、凿除时,应严格按结构不被破坏(不出现裂缝等)、不降低承载能力的原则进行,设计要求尽量采用切割的拆除方式,对混凝土切割面须按施工缝处理,须凿毛,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可靠连接。

b、新拼宽部分的基础宜采用桩基础,如果采用扩大基础,必须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控制基础沉降,新旧基础整体沉降差容许值为5mm。以沉降量容许值为指标控制桩基的设计。

c、应采用延后拼接,也就是新拼宽部分上部结构安装(浇筑)后,并完成桥面混凝土铺装后,延后拼接新旧上部结构,时间应为6个月。

d、除了采用前面分析中提出的构造外,还应采用综合工程措施如新旧结构拼接部位的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适当增加桩长、增加桩径等措施,以确保拼接构造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e、设计应避免将扩建部分的上部构造搁置在原桥的下部构造上。

f、为控制架设梁、板后的顶面高程与原桥梁、板的顶面高程一致,设计应依据外业实测数据校核新老结构在拼接处的高程,还应要求在拼宽桥梁墩台帽梁施工前,须复核高程。

5结束语

桥梁拼接加宽设计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技术重点。作者在对国内已实施的几条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桥梁加宽设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及技术要点,介绍分析了桥梁拼接加宽设计的几种主要连接方式和连接部构造处理,提出了桥梁拼接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技术要求,希望对类似项目的设计、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玉龙、万娟、杨勇波:高速公路桥梁拼接加宽设计探讨[J],中国水运,2009(12)

[2]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京港澳高速公路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段改扩建工程桥梁拼接方案研究报告,2011

[3]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京藏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包头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R],2011

上一篇:税负效应范文 下一篇:宫殿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