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维修教学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28 08:55:43

飞机维修教学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的探索和实践,阐释了“CBT+模拟+实装”的飞机维修教学训练模式。

关键词: 飞机维修实现教学 训练模式 “CBT+模拟+实装”

传统的飞机维修实践教学主要依靠实装飞机设备。近些年,飞机改装更新步伐不断加快,但随着飞机造价的日益提高,飞机维修训练单位要配备齐全的飞机实装设备已不现实,实装训练手段已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步构建了“CBT+模拟+实装”的飞机维修教学训练模式。“CBT”,即利用飞机CBT软件系统进行飞机构造原理、部件位置识别、虚拟维修拆装、检测分析排故等教学训练;“模拟”,即利用各种模拟训练器材进行维修技能模拟训练;“实装”,即利用实装飞机设备进行维修技术实践。该教学训练模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飞机维修训练效率和教学质量,降低了训练费用,收到较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1.基于计算机的训练(CBT)

基于计算机的训练CBT(Computer Based Training)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的培训和航空院校的专业课教学。CBT采用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及虚拟仿真技术等多种媒体手段,为学员创设直观的软件培训情境,该系统具有操作交互性,可满足飞机维修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目前,国际上对航空CBT的研究和发展相当重视,例如,美国成立了专业性CBT组织——航空工业CBT委员会AICC(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AICC为航空业CBT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评估提供指南与建议,先后制定出一系列CBT技术规范——AGR’s(AICC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欧美著名飞机公司大多为其主要机型提供相应的CBT软件系统,分别用行人员和地面维修人员的教学训练,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培训。目前我国飞机公司除了部分对外出口的民航机外,其他较少提供CBT软件,国内更缺乏相关规范。

飞机CBT软件系统是一个单机运行或网络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用机维修的教学与训练,既可直接作为教员讲课的课件,又可用于学员自学;既可进行仿真训练,又可进行自我测试。

各种飞机CBT软件系统因开发者不同其功能结构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教学部分和训练部分。教学部分主要用于理论教学,适合学员自学,也可作为培训教员讲课时的课件使用。训练部分主要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研发的训练软件,用于学员的飞机维修仿真训练实习。图1为我们设计的理想的CBT系统功能结构框架。

图1 CBT功能结构框架

2.模拟训练

近些年,模拟训练在飞机维修领域正逐步发展起来。模拟训练主要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进行。多年来我们跟踪研究国内外模拟仿真前沿技术的发展,以教学训练需求为牵引,逐步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教学训练平台——飞机维修模拟训练平台。

飞机维修模拟训练平台由维修训练模拟器、模拟实习台、程序训练器、基本维护训练器等系列模拟训练器材组成。其中维修训练模拟器是以模拟驾驶舱为中心,包含训练控制台和维修模拟台,具有发动机试车、飞机通电检测和故障诊断等训练功能的全专业综合性模拟训练器材;模拟实习台主要包括机务准备实习台、发动机性能调整实习台、操纵系统检查调整实习台等系列训练器材;程序训练器是以多屏显示器构成,以计算机数字媒体仿真技术建立,以培训学员飞机维修通电检测程序为主要功能的训练器材;基本维护训练器主要包括各种充填加挂和拆装类训练器材及地面设备类训练器材,如加放油训练器、减速伞拆装训练器、舵面拆装训练器及各种地面设备模拟器等。

飞机维修模拟训练平台具有如下特性:模拟操作的逼真性;模拟信号的准确性;模拟现象的实感性;模拟内容的全面性;原理演示的直观性;排故引导的启发性;操作过程的复现性;操作考核的专业性;训练管理的综合性。

模拟训练平台具有“模拟操作+理性体验+重复熟练+测验考核+难点多练”的个性化教学训练功能,将这一功能模块化嵌入训练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装操作中,将其升华为“理论教学—模拟实践—形象化理论体验—再模拟实践”的训练理论模式,进而凝练出“理论学习+模拟验证+实装操作”的飞机维修训练理念,实现人装可靠对接。

训练人员可方便地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进行反复高强度的训练,还可进行故障模拟训练,这弥补了实装训练的不足。

3.实装训练

虽然CBT软件和模拟训练器材在飞机维修教学训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飞机实装教学训练设备仍具有重要意义。实装设备仍然是最形象、最直接的教学设备,它的真实感目前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针对机型的飞机维修实践教学需要相应型号的飞机实装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培训单位无法及时得到整架实装飞机用于教学训练,但仍然可以利用部分重要机载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其中相对重要的机载设备如下:(1)发动机,包括整体机、解剖机、分解机及其他重要部件;(2)飞机各系统需检查调整的重要组件;(3)外场维护常拆部件。

这些机载设备可以是到受损伤或不合格的部件,这样既可减少经费支出,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设备,满足分解组装、构造解剖、通电试验等各种教学训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东帆等.基于AICC课件开发规范的航空CBT系统[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7):52-55.

[2]宋晓军.虚拟与实装相结合的附件检修课程实践教学[A].第九次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4):1087.

上一篇: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 下一篇: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