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08-28 06:33:10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学习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接受学习与创新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建构主动图式的能力,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按照这一学习理论,必须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与创新性。因此,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自主学习:

一、借助网络信息化,使课堂的自主探究成为实现自主学习的主渠道

学习的自主探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和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网上查阅资料等,确定出重点与难点提出实验探究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通过反思和评价达到知识的最终构建及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一些工作。第一,利用多媒体等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和动力。第二,要做必要的“引”和“导”,特别对学困生要提供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同时,利用投影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纠正错误,给学生创造进一步探究的机会。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凡学生能独立感悟得到的答案,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教师不提示;凡小组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助合作去求证,教师不插手。自主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出错和学生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尽量少讲、精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有让学生不断犯错误的耐心和不怕课堂“冷场”的平常心态。同时,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课堂调控技巧,以应付课堂的生成。

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对探究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传统教学的自我评价,不讲学生在认识和能力上的差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体化反应,从而使评价达到有效性、及时性和深刻性的统一。但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或引导他们通过网络共享制定出自我评价的方略。在评价结束时,教师要让学生反思自主探究过程自己在哪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哪些方面比较薄弱,从而帮助学生制定出改进学习的具体方案。

二、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中学生物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共享的实验资源,让实验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实现生物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甚至实验记录的表格,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是了,这极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拓展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我认为,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拿说明书去看,或者网上查阅,实验目的、原理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找,实验步骤让学生按实验目的去摸索,实验表格让学生按需要去建立,实验结果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去感悟和验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的实验探究留下最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教材实验有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实际上,许多验证性实验可以改为探究性实验,可以提到理论课前去上。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我们应鼓励学生尝试探究其他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因素的探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开放性,使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信息教育使生物课外活动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拓展,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利用课外时间,增加学生科学知识的阅读量。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可以结合时事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如利用神舟八号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组织学生查阅有关人造卫星和天体运动的书籍;利用北京奥运会,组织学生查阅有关环保与奥运的信息;利用环境保护日,组织学生查阅有关环境污染指标等书籍、信息。

结合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做好社会调查。“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生活”是现代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学生物中,有大量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社会调查,辅以网络查阅补充,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生物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然,自主学习理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过教学实践,也存在一定问题,必须引以高度的注意。首先,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学习策略辅导。自主学习的初期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最简单和基本的策略,不然会寸步难行。随着自主学习的深入,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习策略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其次,教学要循序渐进。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破除传统教学的习惯,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要有足够长的磨合期,自主学习在对传统教学进行批判的同时也需要继承。

最后,必须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是一个会学和想学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困生并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所以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促使他们共同进步。我认为以下做法是可行的:加强对后进生的人文关怀,避免课堂过度竞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降低对后进生的评价要求;建立特别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与精神),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组织群体活动,实现平等交流与合作;课后对后进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适当降低对后进生的学习要求,允许他们不学一些次要并难懂的知识;大力宣扬后进生的进步事迹,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创造开放的教育环境,加强自我教育等。

总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定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这项工作需我们不懈的努力探索,实践,再探索,再实践,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开花结果,折射出多彩光芒。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不同作用探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