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设施除臭防治技术及应用

时间:2022-08-28 05:08:26

环卫设施除臭防治技术及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环卫工作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卫工作经常会碰到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地方,例如厕所、垃圾处理厂等,为了减轻及消除这些难闻的气味,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除臭防治技术,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环卫工作所采用的臭味控制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环卫设施;除臭防治技术;应用

1 环卫设施臭气的主要成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所产生的垃圾、污水与日俱增,它们所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不仅难闻,而且对环境也有污染,特别是在气温比较高的夏季或者是在温度比较高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根据研究发现,这些气味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处理起来也很不容易。

2 臭气控制基本方法

2.1 通风法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在有臭味的场所使用风机,增加空气流动速度进而降低污染物气味的浓度,控制好气味的大小。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是比较环保的物理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也不能够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一般只是用于范围比较小的场所。

2.2 负压吸附处理法

由于污染气体也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实现减小气味的目的。主要就是通过引风机吸入污染气体,通过除臭装置过滤并排出,能够很好地实现降低臭味的目的。这种除臭装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物理模式:水和活性炭能够对一些气味分子进行吸附,臭味气体通过这两种物质的过滤,已经能够降低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但是这两种物质自身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还不能实现大面积的环境治理。只能应用在臭味浓度比较低的情况。

化学模式:在经过物理模式处理后可以通过一些化学药剂来实现对气味中有害物的分解,进而实现对臭味气体的净化。但是化学物质对于环境毕竟是有害的,使用这种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环境会产生二次伤害,所以使用的地方比较局限。

生物处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弥补了化学模式的缺陷而产生的新技术。在大自然中存在一些有益菌,这些有益菌能够对物质进行有效分解,通过人工培育之后就能够形成生物菌膜。当臭味气体通过这个生物菌膜时就会被其中的有益菌分解,没有被分解的仍会排出。这种方法效果的好坏和所选择生物菌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保证生物菌存活时间长,需要高科技的设备和很大的资金投入,而且这种菌的培养时间长,对臭味气体的分解也不完全,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受到了限制。

目前最常采用的就是负压吸附处理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臭味气体的处理还不是很完全,我们还应该对其开发和创新。

2.3 人工雾化植物液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在大雾天气有害物质散发的气味更大。雾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空气不流动,而正因为空气不流动污染物就不能够很快的扩散。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雾气实现臭味气体的快速扩散,同时使用一些能够净化的技术,并与一些对环境没有害处的植物液相结合,就能够实现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程度。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室内和失误。而且植物液的价格还比较便宜,只需要把植物液进行雾化,让植物液能够和有害气体一起进行流通,并对有害气体进行分解,进而达到清理的目的。人工雾化方法不仅弥补了负压吸附方法的缺点,还减少了对环境再次污染的问题。

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由于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的是水,这也说受周围环境中湿度的影响,这就会对家用电、金属等产生破坏,所以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使使用。由于这种方法需要人来操作,植物液雾化之后容易吸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针对植物液的浓度应该有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人把杀虫剂直接倒入其中,造成人员中毒。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在人员多的地方使用。

2.4 水气强制交换净化方法

顾名思义,就是强制进行水气交换来实现净化臭味气体的方法。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就是把水、气进行双循环及时,把除臭剂分布在一个网格的空间,并不断地进行循环操作。这样就能够强制臭味气体通过这个网格空间,并和除臭剂反应,进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这项技术相比其他几种技术配置更加灵活、设备大小可以根据所使用范围的大小进行改变,不仅能够空间狭小的卫生间除臭,增大设备还能够对垃圾处理站进行除臭,这不仅弥补了人工雾化方法对设备的损害,对于环境也没有伤害。正因为这种方法强制气体和除臭剂进行反应,没有其他气体排出,所以对环境是零污染,同时不用架设排气设备,减少了资金投入。

3 常用的除臭方法

3.1 气洗法

气洗法指将恶臭气体收集后通入水、酸、碱等溶液中进行吸收。采用的方式有填充塔式、喷洒塔、气泡塔、流动式吸收塔或者文丘里洗涤除尘+生物过滤池等。该法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不适合于水溶性较低的气体。

3.2 吸附法

将恶臭气体喷淋后通入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等。该法对硫化氢、氨气等无机分子的去除率较低。

3.3 燃烧法

将恶臭气体直接送人燃烧室进行燃烧,气温大于800℃。该法可彻底去除污染物,但投资运行费用昂贵,不适合去除含硫气体。

3.4 化学氧化法

使用氯、次氯酸钙、二氧化氯、臭氧等氧化剂,利用氧化作用,使其与臭气中的致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其化学特性和物理形态,去除臭味。该法运行费用较大,对生物菌种有抑制作用。

3.5 微生物降解法

利用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抑制有机物质的分解。这种微生物制剂由乳酸菌、放线菌、光合菌、酵母菌和藻类等组成。能够将多种挥发性气体(VOCs)和其它恶臭气体降解为无害无味的中间代谢产物,防止有机质腐败,消除恶臭。

4 在环卫设施的除臭方法

4.1 公共厕所

简易的去除方法包括机械通风、水冲洗、遮蔽剂,重点场所可采用微生物除臭液擦洗地板。每天至少两次,用人工喷壶,在厕所角落、大小便槽、墙壁喷洒除臭剂,每天五到七次。植物提取液稀释后添加在雾化器加药系统,采用自动开停。在每天晚上添加化粪池强效分解剂。

4.2 生活垃圾转运站

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需强化水冲洗方式,完善场所地下排水设施;室内收集站应配套微生物冲刷和植物提取液自动化喷洒除臭系统。中、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作业车间设计为封闭式,进出口设置风帘,整个作业在微负压环境中进行,防止臭气外逸;卸料大厅泊位上方设置气体收集系统,臭气由设置的吸风罩抽吸收集后进入末端除尘脱臭系统;储料区设置天然植物液喷淋系统,吸附降解臭气。

4.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无害化填埋场恶臭污染范围广、浓度高、危害大。在垃圾中转或定点倾卸区,应尽量保证垃圾运输车辆和贮存设施的封闭性,减少垃圾停留时间,及时清除陈腐垃圾,并定时喷洒药剂或石灰等防蝇除臭;填埋区实施的斜面作业中,应在尽量缩小的区域内快速地进行平铺、压实和覆土操作。应减少平铺时垃圾的飞扬和抛洒,确保压实强度。污水处理区有条件的可密闭化,尽量不添加除臭菌种,以免增加渗沥液处理难度。生活管理区应处于填埋场的上风向,周围建有围墙、灌乔木、绿地、防护林等阻隔,并定时喷洒除臭防腐剂或其它有中和掩蔽作用的药剂。办公楼、宿舍、食堂、浴室等设施内应密闭,并采取空间消臭、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恶臭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夏,张益.大型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环保除臭措施[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6):62-64.

[2]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89.

[3]张皓,严红.微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现状[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28-31.

上一篇:数字化矿山在铝土矿矿山建设方面的应用以及发... 下一篇:关于基层工会基础建设工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