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8 05:05:21

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帮助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同时也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探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审查逮捕;刑事和解;问题;对策

近年来,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新方式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逐渐兴起。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阶段开展刑事和解工作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拟结合实践情况,探讨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刑事和解不捕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占整个不捕案件的比率逐年提高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二是承办人办案理念由以往“够罪即捕”的办案理念向“少捕”、“慎捕”,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办案理念转变;三是当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达成刑事和解意识增强。

(二)刑事和解适用案件类型多集中在故意伤害致轻伤案

其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符合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另外,故意伤害案件大多发生在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和朋友之间,部分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大多因为琐事而产生纠纷,主观恶性小,犯罪后悔罪态度好,矛盾容易化解,因而双方达成刑事和解的概率较高。

(三)刑事和解方式方面,以当事人自行和解为主,检察机关协调、促成和解为辅

如双方已和解或有达成和解的意向,承办人便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真实有效。如双方未有积极的和解意图,承办人会依案情决定是否召集双方当事人当面进行调解。这种调解是一种被动的调解,承办人只给当事人提供和解的平台或充当交换双方意见的中间人,是否达成和解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决定。

二、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在审查逮捕阶段开展刑事和解工作,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化解矛盾,不仅可以使被害人及时得到经济赔偿,挽回损失,同时也可以使被害人及时宣泄精神上的痛苦,求得心理平衡,从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预防犯罪

如果逮捕措施适用不当,可能会使一些原本恶性不深的犯罪嫌疑人因羁押场所的“交叉感染”而受到不良熏染,不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教育和改造。减少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三)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刑事和解作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对妥善化解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审查逮捕环节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

目前,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环节适用刑事和解依据主要有:(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特别程序的第二章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了刑事和解程序,但该修正案并未提及当事人和解案件审查逮捕措施的具体适用。(2)《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一百四十四条和第十三章特别程序第二节中对刑事和解程序进行了细化。(3)相关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因此,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意义上的刑事和解。

(二)办案期限短和刑事和解难度大的矛盾

审查逮捕的办案期限只有短短的七天,在短短的期限内,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承办人为了降低办案风险,只能依据法律规定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而随着案件移送到公诉部门,之前不愿进行和解的双方出于各种考虑又愿意和解,审查部门对该类案件作出相对不诉的决定。

(三)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地位较尴尬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人民检察院在刑事和解中仅仅享有建议当事人和解和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的权利,而对能否积极促成当事人和解并不明确。遇到情节轻微可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承办人不知如何定位自己在刑事和解中的作用,或消极等待双方当事人私下进行沟通,结果无法在审查逮捕办案期限内及时达成和解,或积极召集双方当事人居中进行调解,结果使得承办人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反而遭到双方当事人的质疑。

四、完善审查逮捕环节刑事和解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案件承办人应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切实强化刑事和解启动前的释法说理工作

侦查监督部门承办人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对于通过阅卷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认罪态度较好,且不涉及到不可适用刑事和解的情形时,应当主动和双方当事人进行联系,告知其和解的作用和步骤,做好捕前的释法说理工作。

(二)完善相关法律,提供办案依据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特别程序的第二章专门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却未提及当事人和解案件审查逮捕措施的具体适用。目前,关于在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其它相关法律还没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只是在部分条款和有些意见、规定中蕴涵了一些刑事和解的理念。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将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规定写入法律,明确刑事和解案件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案件的处理方式,从而保证刑事和解的严肃性。

(三)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地位问题

应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之外的第三方主持审查逮捕阶段的刑事和解。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在于中立的第三方能够对当事人双方的调解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既弥补了当事人自行和解异化为“私了”的不足,又避免了因双方矛盾激烈而难以达成和解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刑事和解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第三方来主持刑事和解较其他组织和个人更合理。

参考文献:

[1]

宋英辉.刑事和解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晓明.刑事和解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雷婷(1989-),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上一篇:关于青少年伦理教育提升研究分析 下一篇:浅论司法会计与审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