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城市空间演变

时间:2022-08-28 05:00:00

呼和浩特的城市空间演变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建设为研究对象,阐明其从蒙古宗教游牧的城市转化为商业定居城市再到一方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史从方法上进行补充。

关键词:呼和浩特、归化城、绥远城、空间演变

本文以呼和浩特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地图、地方志、、档案、游记、等文献为依据,在阐明呼和浩特城市空间演变的同时,对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即从民族史观的角度对自史而今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发展史进行研究。

1、呼和浩特的创立――元大都的再现(1575~1581)

16世纪20年代初,漠南蒙古右翼王俺答汗率领土默特部驻牧在阴山山脉东端大青山南北的平川上筑王城。俺答汗出于再现元大都,将王城建为每边约300米大小的正方形,城墙高8米,和最初的喇嘛教寺院弘慈寺,成为漠南蒙古的宗教汇中心,并打算在周围建设罗城。城于1575年竣工,明朝赐汉名“归化城”。

2、蒙古库伦型的城市构成(1582~1727)

到1727年止,在城南建成的喇嘛庙大召、席力图召、小召、五塔寺均以方城中轴线的延长线大南街为轴在两侧分布。这是蒙古在国制、军制上运用的左右两翼制相对的构造方式,也是游牧民族在宿营时的基本布局方式,即汗帐设于北,下属营帐在左右八字形排列。这时的呼和浩特是以蒙古人开拓空间的思考原型为依据而形成的,可谓是蒙古特有的城市空间构成。 方城是俺答汗的汗城,城内仅设顺义王府、府仓等少数固定建筑。城南以喇嘛寺院为中心,个喇嘛寺院周围的东西北侧为喇嘛仓是喇嘛修行和居住之地,再往散着以耕种或手工业为生的汉族居民的村庄,称为“板升”。在板升村圈外的草原上散步着牧民的游牧部落,在节日之时,这些部落的蒙古包就扎包在城及喇嘛庙的周围,这种游牧和定居并存的城市形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

3、贸易中转城市(1727~1862)

呼和浩特的城市空间构成在18世纪20年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完成了游牧与定居并存的城市空间构成到定居为主的城市空间构成的转型。

1723年,清朝解除边禁,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在呼和浩特设立归化城理事同知,隶属山西省朔平府,曾以行商活跃于内外蒙古的山西人商人于1724年正式在归化城建店,转为坐商。1727年10月,清朝与俄国在外蒙古与俄国的边界恰克图签订《恰克图通商条约》,这大大缩短了俄商的经商路线,经恰克图、大库伦、多伦淖尔、归化城、张家口进京。18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中叶商业移民均为山西人,因此店铺、住宅、寺庙、匠人也是以山西建筑为范本进行建造形成商业街区。自允许移民以来,汉族信仰的寺庙三贤庙、财神庙、关帝庙等相继建立。1762年,归化城设税局,可以说税局和关帝庙的成套设置完成了归化城作为商业城市的机制。

与在城南聚集的山西汉族移民相对应的是从山西移民来的回族移民,他们聚集在城北门外,主要从事畜牧的养殖交易、屠宰、皮毛加工、运输等,因与牧业相关,因此居住地附近需要有牧场,而归化城北市衙署划定的牧场。回民街区、交易市场、住宅是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形成,大寺两侧为店铺,其间有流动的摊贩。商业空间的主流是露天的市场和摊位,所以说回民区的空间构成是以室外空间为构筑特征的。

4、贸易城和驻防城的“双城”格局(1735~1921)

1735年在当时归化城北2.5公里处新建一座军事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该城为正方形,周长为6.5千米,边长1570米,城墙高9米,城内十字大街,整齐划一,满八旗官兵和家眷聚居与此。此格局清至民国沿用两百年。

归化城与绥远城虽然近在咫尺,但是绥远城为军事要塞,城墙高耸,守备森严,城门定时开闭,居民之间很少互相来往,两城之间路荒人稀、所以形成了两座独立的城市,属于典型的双子城。呼和浩特的双城结构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两城建设的目的不同,生活在两个城市的人主要来源各不相同,其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在城市的布局,形态和功能上存在着差别。归化城作为重要的商业贸易中转地,联系中原与蒙古、俄国、新疆的商路要冲。同时呼和浩特是内地与北方草原联系的战略要地,绥远城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捍卫北方疆域,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归化城正常的商业运转。

5、近代交通下的“品”字格局(1921~1937)

在京绥铁路开通之前,清宣统三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以及1912年的民国成立,在城市形态上并未给归化绥远两城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出现了行政归属上的改变。民国十年(1921年),北平至绥远的平绥铁路建成通车。在绥远城西侧,归化城北侧修建了归绥火车站,随之城市人口激增,一些市民、商人围绕火车站建起房屋,并开设店铺,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独立的居民区。呼和浩特市城市形态由“绥远城”、“归化城”双城格局演化为由“绥远城”、“归化城”、火车站居住区三个独立的组团布局,呈“品”字形城市形态,围绕着车站陆续出现了住宅,商业网点以及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及附属面粉厂,并开通了火车站粮栈西街到归化城北门的“通道街”,及与新旧城大街(中山路)相交的“锡林北路”,方便了火车站与新旧两城的联系。随着车站附近生活设施的逐渐完备,以归化城、绥远城、火车站构成的品字城市结构形成。三地之间是空旷的农田、荒滩和沼泽。

6、日伪时期的城市规划(1937~1949)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据呼和浩特后,便以这里作为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实行殖民统治的大本营,相继设立伪蒙疆政权,并建起兵营、领事馆、医院、通讯、工厂等建筑设施。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的中心在原呼和浩特旧城、新城及车站之间,即今中山路与锡林路交汇处。拟建成一个多层次环形辐射交叉的街道交通网络,达到与新、旧城和车站的联络。日本领事馆、军医院、电讯大楼即分布在其一环路上。这一城市规划构想运用西方典型的放射形道路规划方法,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方格状的城市规划思想。这一规划未能实现,但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的影响极为深刻,直到今天,中山路与锡林路的交汇处仍属呼和浩特的交通集中地段。

7、政治文化区域的中心城市(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并废除归绥市旧称,改名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开始全面建设,围绕火车站、归化城、绥远城城市成“摊大饼”式逐渐扩大,品字组团之间逐渐“填充”。改革开放20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1999年,国务院批准《呼和浩特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00年,西部大开发为呼和浩特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城市发展模式呈“爆炸式”,城市形态呈年轮式由内向外逐步发展。虽然当年城市形态影子已消失殆尽,但我们仍能从街巷中察觉出它们的不同文化风格。呼和浩特本成为一个从游牧、定居并存的城市演变成为一个多民族共荣的一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结语:城市的兴建、发展、衰败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每一时期的城市形态变化都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有关历史资料,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特征,力图还原一个相对完整的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了解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

上一篇:高层建筑对城市及其人产生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网络分析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