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何时迎来爆发点?

时间:2022-08-28 04:04:31

可穿戴设备何时迎来爆发点?

可穿戴设备已经开始走入到个人生活和企业应用中,不过,在其真正爆发之前,仍面临很多的挑战。

如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球技?对于绝大多数高尔夫球爱好者而言,这应该都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业余高尔夫球爱好者,由于缺少专业的教练员,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不过,如果你在打球时,戴上GolfSense手套,那么这一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除了手套上的传感器,GolfSense看上去与普通的高尔夫手套别无二致。但事实上,GolfSense可以监测到佩戴者挥杆时的加速度、速率、速度、位置以及姿势,可以以每秒钟1000次的运算速度来分析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得益于此,GolfSense可以计算出佩戴者是否发力过猛、击球位置是否正确、姿势是否规范等问题,从而提升佩戴者的高尔夫球技。

其实,GolfSense只是可穿戴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日益普及的一个缩影。自2012年4月GoogleGoogle Glass后,可穿戴技术已经成为整个IT产业,甚至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可以看到,从Google Glass到Eyephone,从Fitbit到inWatch,从大众化的应用到特定行业的专业工具,可穿戴技术正在走入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当中。

可穿戴技术的历史最初能够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到了70年代,发明家Alan Lewis打造出配有数码相机功能的可穿戴式计算机,能预测的结果。在之后的20年,可穿戴设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IBM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采用Linux智能系统的概念手表WatchPad,让智能手表能透过蓝牙或红外线从事多种工作。到2012年时,随着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Google I/O 2012开发者大会的最后阶段佩戴谷歌眼镜从天而降,业界对于可穿戴技术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巨大的市场空间

那么,究竟什么是可穿戴技术?从目前来看,对于可穿戴计算技术(Wearable Computing)国际上尚无较明确和完备的定义,国际上公认的可穿戴计算技术的先驱者,加拿大的斯蒂夫·曼恩教授认为可穿戴计算机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属于用户的个人空间,由穿戴者控制,同时具有操作和互动的持续性”。

通过斯蒂夫·曼恩的描述不难看到,可穿戴技术的几个特点:属于用户的个人空间、操作和互动持续性,这对于如今的消费者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最近一两年,可穿戴设备市场日渐升温,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研究机构IMS预测,到2016年,穿戴式装置市场规模可达到60多亿美元,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660万台。IDC公布的预测数据则显示,如果可穿戴的智能产品获得成功,5年内可以带来4000万件的销量。同时,配合其使用的App将会为开发者带来4亿美元的收入。

可穿戴设备展现出来的广阔应用前景让很多人为之着迷,这也吸引很多人加入到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当中。

走入个人生活和企业中

刘菁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刘菁和她的团队创立了康康血压。“康康血压计是一款智能血压仪,通过软件+硬件的方式,让血压计连接手机APP,从而准确测量用户血压数据,实现智能诊断,当血压超标时,用户能足不出户向医疗专家进行‘隔空问诊’。它还能对用户的身体数据进行长期的追踪与检测,分析提炼出医学诊断模型,预测和塑造用户的健康发展状况。”

曾就职于IBM的刘菁,一直从事技术研发工作。谈到可穿戴技术,刘菁坦言,在前几年,可穿戴技术还属于小众技术,“但最近两年,可穿戴技术已经开始升温,并且开始和我们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

目前,可穿戴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娱乐游戏等方面,另外一个就是健康医疗方面。而康康血压选择的健康医疗领域。在刘菁看来,与消费者的健康医疗相结合,能够让可穿戴技术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而血压能够反映人体所产生的很多问题和疾病,因此消费者对于血压测量的需求是十分普遍的。同时,基于血压测量所收集到的数据,也可以有更广阔的想象和研究空间。”

在刘菁的话中提到了可穿戴技术应用很重要的一点:数据。其实,这才是可穿戴技术能否获得更广阔应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从设备本身而言,可穿戴设备更多承担的是传感器的角色,从功能上而言,和其他传感设备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由于可穿戴设备与人的身体直接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直接采集到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大量一手、实时、不间断的重要数据:例如人体健康数据、周围环境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能够进行分析,可以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带来难以估量的 帮助。

“通过可穿戴技术的应用,传统的血压仪成为可穿戴的一部分。通过血压仪进行人体健康数据的收集后,我们把数据提取出来,再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一些诊断,给出相关医学的建议。另外,也可以随时随地将用户身体数据汇聚云端,对接更多医学资源,形成用户的终身电子病历。”刘菁说道。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由于这些数据都和人体直接相关,很多时候甚至和人的健康、生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数据的准确性、采集何种类型的数据以及数据采集的持续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数据采集到以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解读、分析,并给出医疗建议。而如何解读,提取医学模型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另外,设备如何能够越做越小,越做越便捷;数据的采集如何能够做到越来越准确,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更多应用于个人消费者。那么,在企业市场,可穿戴设备是否也有应用空间呢?

可以看到,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是“人”,而在企业当中,最重要的资源同样也是“人”。这一共同点让可穿戴设备在企业的一些特定领域中也有其用武之地。例如,在道路运输、工程建设、地质勘探、矿业等领域,可穿戴设备可以用来保障员工的安全,通过佩戴可穿戴设备,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状况,遇到事故时也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虽然,目前在企业中,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还比较少,但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相信其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丰富。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空间存在。

爆发仍需时日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可穿戴设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在其真正爆发前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以今年最为火热的各种智能手表为例,其2英寸左右的屏幕会使应用的触控体验大打折扣。事实上,正是由于应用体验的限制,使得目前绝大部分已经成熟的移动应用模式,都不适合在智能手表上使用。因此,如何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并开发出适合其特点的移动应用,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能否快速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很多时候,可穿戴设备需要不间断运行,但由于设备大小的限制,其电池的续航能力有限。因此,如何给设备提供持续的能源供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开发与对应穿戴式设备相匹配的设计、界面、构造和生态系统确实是一大难题。”刘菁认为,在两到三年内,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将处于培养期。“目前虽然有很多企业推出可穿戴设备产品,但总体而言,同质化比较严重,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刘菁看来,现在市场上缺乏明星产品,“只有出现了明星产品,明确了消费者的需求后,市场才有可能爆发。而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需要3至5年时间。因此,我认为,到2018年左右,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才会迎来真正的爆发点。”刘菁预测说。

上一篇:银行“触电”跨界尝鲜 下一篇:容灾系统的云中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