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可穿戴设备

时间:2022-09-06 05:10:51

回归可穿戴设备

“跑步一族”似乎对他们的慢跑运动颇为着迷。在他们看来,跑步既是一项有趣的运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非常容易沉浸在与之相关的各种高科技设备中。人们信赖他们的吸汗T恤、运动跑鞋,并且享受记录下自己的运动过程和各种成绩突破。

作为跑步一族和一名科技达人,我尤为喜欢2006年的Nike+。在iPod里的小芯片配上运动鞋上的传感器,它们就可以轻松记录我的各种运动数据,一上市便被我收入囊中。通过它,我完整地记录下了2006年8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跑的每一步,总计跑步587次,共1989英里。

这些数据反馈赋予了我动力,突然间,我钟爱的运动可以以事实和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每当自己跑步的速度下降时,Nike+就会马上显示出来,而当我取得了个人最好成绩时,它也会迅速通知我这一好消息。在准备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时,我无须对自己的步伐频率进行估算,只要根据此前的85次练习来做决定即可,相当方便。

一年前的一天,iPod里的小芯片出故障了,我的第一反应是需要赶紧换个芯片。不过,经过几次无记录的慢跑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开始不再关注自己的步伐频率和慢跑距离,只是通过周围建筑做个简单估算。

我是这款装置的第一批尝试者,此后6年间世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科技产品应运而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些只与跑步有关的小玩意。如今,谷歌眼镜、Fitbit、三星Galaxy Gear等各种可穿戴设备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记录你迈出的每一步到监控你的睡眠、从智能照相到智能手表,它们几乎无所不能。

起初,可穿戴设备似乎有点热得过了头。我们真的需要一块可以发邮件、发短信的智能手表吗?根据托米·阿霍宁的手机趋势预测,一个典型的手机用户每天至少要看150次手机,那么或许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智能手表。

不过,可穿戴设备目前最大的障碍恐怕是设计了。当下的一些可穿戴设备外表实在不够吸引眼球,因为它们就是电脑工程师设计的。《连线》杂志资深作者马特·霍楠戴了一年的谷歌眼镜,他发现即便办公室里的科技达人也对这副眼镜有着强烈的情绪:“你知道怎样让一群科技呆子都能称你为呆子吗?我知道(暗指戴着谷歌眼镜)。”当然,我相信设计的步伐会很快追上科技产品的发展速度,这些产品会变得更便宜、更轻便。

谷歌眼镜这样的可穿戴设备还引来了另一个讨论:个人隐私。也许,谷歌眼镜的利弊可以在几秒钟内立显。这一瞬间你可以跑步,拍下日出、查看自己的速度并且通过地图查查附近的商店——你要做的只是开口说话而不是掏手机;下一瞬间你就会呆在商店里,买下一瓶佳得乐,但你周围的人却开始胆颤心惊了:“这哥们在拍我吗?他在偷录我们的对话吗?”

在2013年结束之际,我参加了一对情侣举办的聚会。我碰巧听到他们在和两个朋友分享一大串数字,同时还在问对方“你今天如何?”出于好奇,我上前询问。不料他们瞬间兴奋起来,说道:“天啊!我简直着魔了!”他们先向我展示了自己最新的Fitbit腕带,然后又掏出手机让我看看他们当中谁今天走的路最多。这对情侣(一个是科技达人,一个是设计师)为了他们的婚礼正在进行一场瘦身运动,希望新年体重减下几磅并且活得更健康一些;另一个朋友则有来自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客户,她觉得一边减肥一边做相关研究很有趣。

突然,我发现我这个最先吃螃蟹的人反而成了圈外人。看来,新的一年,我得回归可穿戴设备一族的大军了。(译/徐阿龙)

上一篇:印度人的逆向创新 下一篇:文明复兴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