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学位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8-28 12:43:53

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学位教育的启示

[摘要]文章以作者在澳大利亚多年学习的体会和在国内教学的经验为基础,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与国内的教学情况进行对比,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

[作者简介]黄曼,广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硕士,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171-03

一、研究背景

最近2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学科(Human Re-sourre Management)作为学历教育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该学科由1920年的西方人事管理转变而来。在全球各高校的商学院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到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其收益更为显著,这样就刺激投资转向知识领域。知识经济的兴起,引起全球企业管理的一次创新性革命,这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并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在我国尚属较新领域,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以广州大学商学院为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01年开设,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全球经济管理视角的、能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继续深造的基本素质,能适应新经济条件下全球经济管理竞争的复合型、应用创新型的中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学科体系、教学手段都明显地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面对知识型社会中相关科学知识的大量增加和不断进步,如何取舍和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质量,已是全球高校共同面对的课题。

本文以笔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的留学经历为例,介绍该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体系,并对它的特色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二、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在2008年10月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三十五名)的皇牌学院一商学院已有82年的历史。该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可追溯到1927年的工业心理学的兴起-Martin教授在悉尼大学建立了澳大利亚工业心理学学会,推动了澳大利亚的行为科学和工业心理学的思潮,将当时的人事管理的概念和方式引入到大学课堂中。长期以。来,该专业在教学多样性、科学研究领域中处于领先于澳洲其他院校的地位,并在最近几年建立起澳大利亚的顶尖人力资源研究所。

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提供单专业学位和双专业学位的选择。在不同的双学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有1/2以上的课程属于公共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所必备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管理会计、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等。不同双学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差异主要在于每一个专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公共课之外,还分别开设了针对本专业的专门课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公共课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双学位”还开设了服务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的专业课。与单学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比。双学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

从所授予的学位层次来看,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包括研究生课程班(Graduate Certificate)、研究生证书班(Graduate Diploma)、硕士学位(Master)和硕士荣誉学位(Msster Honors)四个层次。研究生课程班要求学生完成2门核心课程和2门专业课程,研究生证书班和硕士学位要求学生完成2门核心课程和4门专业课程,而荣誉硕士学位要求学生完成6门专业课以外还要加上一篇研究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进行硕士层次的不同科目选择。课程设置情况如表l所示:

澳大利亚这种能够让学生可以自愿选择专业层次的培养机制,对学生们来说更有利。因为在这种管理制度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本人未来的职业意愿以及他们对人力资源职业市场动态的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做法也会有助于调节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

三、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特点

悉尼大学商学院院长Peter Wolnize教授曾指出,学院的教学宗旨是为了让学生们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以及培养学生们能够活跃于国际职场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理解力。该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在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和教学评估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Lecture(大班授课)”和“Tutoria](辅导课)”形式――每周一堂大课室讲授(即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一般容纳50―150名学生,以老师传授理论为主),再加一节小课室讲授(老师进行案例分析,辅导学生作业的课堂,一般容纳20~30名学生)。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比较,其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中的应用能力结合起来。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直采取每周一节大课的授课方式,这对应用性极强的管理专业学生来讲是很不合适的。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悉尼大学的“Lecture and Tutorial”教学方法,并可逐步地将它引入我国的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中来。科廷科技大学的这种“Lecture and Tutori,al”教学方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在澳大利亚流行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十几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次,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组织 具有资源优化整合的优势。该学科的老师对大学老师角色的定义具有多层次的解释――他们认为大学老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的“university friend(大学朋友)”,再是“facilitator(学习协作者)”,从而成为我们的“mentor(良师益友)”,而非仅仅是"lec-turer(教师)”。这样的教学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体系里树立起了“teaching diversity group(授课多样性组合)”文化。这样的教学文化促使悉尼大学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最合适的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不同教师由于学术背景和风格的不同,具有完

全不同的教学个性。他们在教学中联系各自的科学研究和自身体会,大大增强了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与个性化,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在硕士学位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劳资关系学》教学中。先后有3位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分别是劳资关系研究所所长Jim教授、劳资关系博士Rae Cceper女士和Susan博士共同负责。Jim教授负责系统的大课堂讲授,他多年的实战经验和法律知识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Rae Cooper博士则注重强调自己的“facilita-tor协作者”角色,其教学优势在于辅导课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学科知识框架;Susan博士不但强调自己的“lecturer教师”角色也注重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其中包括带领我们参与悉尼市政府厅劳资部门的法庭旁听。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悉尼大学的这种教学组织方式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特长的基础上的教师资源整合,这种师资资源的整合不仅促使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科研时间,减轻了教学负担,而且最大程度地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展现他们的能力和水平。而国内一些高校部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临时指派老师进行授课。

此外,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组非常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学期中和课程结束时,都会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吸纳学生的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其中的教学绩效指标包括课堂体验问卷“coo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学生通过登陆学院的管理网站Econ0Ⅲic Blackboard进行教师评价,这些评价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而不是在学期结束时反馈。

四、结语

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一种管理功能,与企业的其他功能并举,共同实现企业的长期利润目标。在澳大利亚,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所院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或劳工关系的本科和硕士点,学生要完成2至4门的核心课程和6至7门以上的人力资源专业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悉尼大学商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该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学设计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层次性。与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相比,我国的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安排和内容上缺少“需求分析”,缺少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例如人力资源概论学习的内容近5年来保持不变,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本、教师的优化选择,导致学生缺乏动力,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果自然不好。悉尼大学的优化教学组织方式,可以充分保证每位教师都集中精力在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上,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特长,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借鉴和学习。其次,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虽然近年来案例教学法得到重视,但是高校扩招以后大班授课,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难度,学生很难在课堂活动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悉尼大学的"Lecture(大班授课)”和“TumfiM(辅导班)”授课方式,逐步完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此外,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与国外的大学建立起友好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发展必将为培养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高层次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Economics and Business Handbook[z],Faculty Hand-book,2005。

[3]王秀梅,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2)。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成因与对策 下一篇:大学生参与创建“平安校园”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