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时间:2022-08-28 11:56:29

如何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以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出发点,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如何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从其自身角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方法与途径,以供与业内人士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关键词: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方法途径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of work as a starting point, according to writer'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how well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management work, from its own Angle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for and the personage inside course of study between mutual exchang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ge; Management work; Methods way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相应的技术条件与设备是工程施工的必要基础,而这些条件需要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与管理水平来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材料等也已投入工程施工应用当中,但与此同时,现代化工程施工的结构将越来越复杂,功能也会更加特殊,这就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对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对于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已突显出来。

1加强对于工程概况的整体了解

对于施工工程而言,在具体施工操作之前,必须对于工程概况有一个全面的分析与了解,只有这样才建立起整体工程施工的框架,从而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相应的引导。如果不提前对于工程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就盲目施工,只能算得上是对于施工工序的简单组合,这样会因失去了对于整体工程施工的调控,而为工程的施工埋下严重的质量与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导致工程的返工。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于设计图纸、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相关操作规程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应重点把握施工的关键环节、重要施工技术,了解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与关键部位。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整体情况的下,才能使施工工艺和方法得以更好的落实,使施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为此,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都应重视起该环节的重要性,加强对于该环节的监控与管理。

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应做好技术交底,使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更加层细化。同时应将分工序或分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描述的更加具体化、明确化。技术交底除了应包含相应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与相关验收标准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预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设置好质量控制点

在进行施工之前,应结合工作经验,针对施工阶段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及应预案加以预控。质量控制点分布较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将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部位作为关键的质量控制点,同时也应加强对于关键施工工序或环节的控制。

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工程实例:工程建筑用地589m2,总建筑面积为139.45m2,建筑总层数为4层,建筑高度为17.5m。总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局部为剪力墙结构。建筑体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混凝土结构类别:二类b,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0,钢筋为HPB235,HRB335,垫层C1O混凝土,厚度为100mm;梁、板、柱采用C25。混凝土保护层:基础、粱、板、柱分别为40、30、20、30。

在本工程施工之前,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案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与分析。并组织相关专家对于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等分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论证。项目负责人组织现场的管理人员对于图纸进行了详细的审核与检查,并对于设计图进行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之后对于施工方案进行了具体的编制,并进行了技术交底[2]。对材料计划、劳动力计划等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制定。在控制质量点的设置方面,项目经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如基础垫层标高、基础位置、尺寸等,都进行了质量控制点的标注与设置。

4建立对于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施工人员的操作理论、技术水平、质量与安全意识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加强对于人为因素的控制。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对它们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对于质量、安全、综合效益等观念的认识。此外,因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或者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把握不够,造成工程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为此,我们应建立起完善的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体系。以工程施工的整体效应为出发点,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为此还要充分调动每位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落实质量责任层细化制度,强化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对质量隐患及时处理或举报。

5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利润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虽然收入在竞标之后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但是通过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成本控制也是工程施工阶段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成本最低原则。施工单位应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市场行情编制施工预算,同时还应定期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调整。②全面控制原则。即对全企业、全员以及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各个分工序的施工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同时还应提高每位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做到成本控制的人人参与。③动态控制原则。在施工之前应确立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成本进行时时的动态控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与校正。在施工结束后,还应对成本的控制情况进行核算,并与制定的目标相对比,为以后施工成本的控制总结经验。

6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关乎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同时,施工系统的安全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加强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实现人、设备、施工工艺等所组成的整个系统的安全化。

6.1加强对于施工阶段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基本保障。为此,首先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并针对培训结果进行相应的考核,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在各个施工环节和分项目工程中的顺利开展。

6.2加强对于施工设备和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在设备投入施工之前,应对其验收手续、备案手续等进行严格的检查,经检查不合格的设备严禁投入使用。另外,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对于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如发现未按规范施工的现象应及时制止并向上级汇报,发现施工环节的安全隐患,应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或应急预案[3]。总之,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加强对于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通过实际行动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7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隐蔽工程分工序竣工之后,施工单位应先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和相关报告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监理机构开展复检工作时,应先对施工单位提供的相关施工报告进行审核与检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到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审查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允许施工单位隐蔽、覆盖,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发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应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自检合格后再上报监理单位进行复检。

结语

施工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做好该项工程,就必须提高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加强对于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应在掌握工程施工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争取通过高水平的施工管理,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粱伟锋.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途径[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7).

[2]李波,孙小新.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8(17).

[3]杨光煜,李承先.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上一篇:土建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点 下一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