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越调《王宝钏.别窑》一折戏新的诠释

时间:2022-08-28 11:30:52

中国戏曲第四届“红梅杯”河南赛区大赛之初,全省、市各个艺术专业表演团体都在积极准备,每一位参赛选手精选节目、认真排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这是一次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机会,也是对青年演员的一次检阅,更是对参赛选手一次艺术才华的施展和竞技。

为了能参加这次大赛,我根据自身的艺术条件,结合我团演出的剧目并广泛征求老师和同事的意见,最后选定了传统剧目《王宝钏・别窑》一折。因为这出戏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全国很多剧种经常演出。薛平贵别窑从军,王宝钏孤守寒窑、苦度清贫一十八年,由此开始了漫长的“等”与“盼”的人生路程。《王宝钏》是我国戏曲剧目中为数不多的连台本戏,它共有五部,1996年因为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老师刚刚去世不久,剧团下农村演出的节目又少,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赶排了全本戏。由于传统的脚本比较零碎、枝杈多、就显得节奏拖沓、缓慢,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和需要,我们将五部戏精简、压缩成了四部,就一改入戏慢、节奏拖的风格,所到各处演出很受观众的欢迎,并已拍摄成舞台电视光盘。(王宝钏由我团一级演员魏凤琴饰演)既丰富了剧目又为越调的旦角演员有了自己的平台。《别窑》一折戏我们也作了修改,有别于其他剧种演出的风格。多数剧种演出别窑时:当军营号炮连响、战鼓紧催,薛平贵急丛丛跨马欲赶回大营;而王宝钏尾随其后紧拽(马鞭),夫妻二人‘大圆场’‘碎步’‘跪步’;来展示夫妻难舍难分的心情;面对此情此景的薛平贵无奈抽出宝剑(意指斩断马的缰绳,王宝钏倒地),薛平贵不忍看‘回身、背头、勒马’而去。

而我们越调《王宝钏》的演出有别于其他剧种的之处是:(1)首先我们认为她出身宰相之家,相府千金,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薛平贵降伏烈马,受领皇封,外寇入侵,效命疆场,合情合理;纵然是患难夫妻,新婚燕尔,难舍难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道理,王宝钏是应该清楚的“国之不存,毛将焉附”。(2)对于薛平贵斩断缰绳,感到这个人物有些不尽人情,薄情寡义,到后来王宝钏苦等苦盼18年有些不值得。(3)当薛平贵回到寒窑告知王宝钏即刻就要起程,她感觉事情来的突然,一阵眩晕随之忍住泪水,不让丈夫看到自己难受。在音乐中她轻轻说道:“……薛郎,军阵杀敌疆场效命,才是男子汉之气概。不要把为妻挂在心上;……宝钏虽系女流,尚且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土不宁,有家难安;薛郎……身受皇恩,理应以国家为重,外寇入侵正当效命疆场……怎能把为妻挂在心上……”。这就道出了王宝钏的心声,也吻合了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格。(4)当薛平贵第一次欲动身时,王宝钏在越调‘谢垛子’板腔时唱出:“为妻我有嘱托且听心里……(垛子板):“但愿你路上多保重,饥要餐渴要饮紧防寒风。与敌寇作战要奋勇,夜晚间要提防敌军偷营。隙间常把兵书常背诵,先行官要学会爱惜官兵。知己知彼方能取胜,且谨慎莫莽撞、军阵上你莫要一意孤行……”。从这些语言中就可以充分看出王宝钏对薛平贵临行前的字字切切、一言一情、情真意切的安排与嘱托。这就是大家闺秀与一般女子不同的思想境界,也许这就是她的可贵之处。(5)当薛平贵说道:“贤妻保重,为夫我要赶回大营去了”!此时,我们增加了伴唱:“我上马,我送行。我搌泪,莫伤情。今日一别疆场去,它年何日再相逢”?有王宝钏亲自牵马坠蹬、薛平贵缓步上前接鞭跨马。这一情景颇有‘妻子送夫上前线的’意境;一下子把王宝钏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又具有老戏新演的时代意识。这出戏一是观众喜欢,二是弥补了我们越调‘旦角’戏不足的缺憾,我只所以选择《别窑》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我当时认为自己适合这个角色和行当,当然首先是喜欢。结合自身的条件我认定了目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虚心向老师请教,请唱腔设计为我辅导,请导演给我多排戏、多说戏,我根据自己平时多看多学多积累的经验,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体会,首先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情绪基调,那就是“等”“盼”。因为她内心坚信终有一日,冬去春复,苦尽甘来。当然这也是中国广大观众普遍希望的‘大结局’的审美心理。有了对人物的“萌芽形象认识”(既:徐晓钟院长理论学说的:“形象种子”,而戏曲演员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就‘学其形,摹其性’,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她人与自己声、腔、形、进行了量体与裁衣的比较。我主要是在声腔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嗓音优势,力争达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以此来弥补我演出中声腔爆发力、穿透力不足的‘温’的毛病。不管怎么说,这次“红梅奖”戏剧大赛自己获得了银奖,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心理平衡,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艺术检验与考试。只有通过‘赛事’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盲目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井底之蛙是害己的,是没有前途的,也是成不了大气的。由衷感谢省文联、省剧协给我们青年演员搭建这个艺术平台,使我们得以相互学习、施展自己。

不气馁,不言败,就有希望。戏曲演员不但要练唱,念,做,打“四功五法”,还要练智慧,学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技术、演技更加趋于成熟、娴熟而升华。

上一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及诚信 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