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岛现象”

时间:2022-08-28 11:17:02

“青岛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一是城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对职业教育的强力需求;二是职业教育始终紧密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令人注目的“青岛现象”

进入“十五”之后,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加上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教育出现了全国性发展困难的局面。1998年职业学校在校生650万,2001年落为450万,2004年虽有回升,全国也不到550万。许多职业学校摘了职业的牌子,有的学生数量骤减,几乎门可罗雀。但教育结构改革起步较早的城市青岛,职业教育却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步入了良性循环:1998年职业学校在校生8.7万;2001年10.2万;2004年15.4万;2006年19.1万。面对高考扩招和普高热,当高中普及率达90%时,中职规模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广大市民对普高与职高进行理性选择,已成为一种共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为此,2005年10月,12家中央新闻媒体齐聚青岛分析“青岛现象”;教育部两次全国会议――1998年的全国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现场会、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研究青岛的经验。

“青岛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一是城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对职业教育的强力需求;二是职业教育始终紧密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营造职教发展环境的责任在政府

青岛市政府给予职业教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职业教育是城市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基石。从实践上看,这一定位是准确的。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政府一直坚持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就业和再就业、就是抓人力资源储备、就是为企业发展奠基的基本方针。

从90年代的“四统筹工程”到进入21世纪的“双名牌工程”(建设名牌专业、名牌学校);从校企双方的联合办学,到企校合一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从多专业、多门类的分散办学,到校企联合的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职业教育集团;从普适性的专业培训,到创建职业教育的品牌专业、品牌学校,融入品牌企业。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他们坚持发展,不断创新,走出了青岛职业教育自己的路子。

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青岛市政府的“四统筹工程”解决了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企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劳动人事部门支持职业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种统筹,赋予职业教育以生命力,确保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抵御了普高热带来的对职业教育的冲击。直接后果是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供给获得了基本保证。

“十五”期间,通过对青岛海尔、海信、热电公司、建材公司、轻纺集团、交运集团等23个大企业44902名职工的调查,得出的数据是:一线职工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6939人,占72.4%;16个企业里,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6687人,中职生占了33%。

打造“双名牌工程”

根据青岛市经济区域化的特点,职业教育把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内涵发展”上来。经过调整优化,现在44所青岛市级重点职业学校中,部级重点校已达22所,省级重点校14所;有72个专业被评为骨干专业。在校生3000人以上的学校共15所,总人数达6.5万人,占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38%的学生在72个骨干专业里学习,近半数学生接受的是优质的职业教育。

在培养三农人才方面也采取了积极务实的做法:在23个职业学校、17个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建立了为农服务培训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每年有近4万名农村新增劳动力成为技能型人才。

加快制造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目前,全市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已达48126人,占职校生总数的31.3%。

2005年,青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融资、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思路,在胶州湾东部和西海岸分别建设两个现代制造业大型公共实训基地。东海岸实训基地,以政府投资为主,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实训基地为基础,建设一个占地277.8亩、总投资2.23亿,为整个山东半岛制造业服务的机械、数控、汽修、化工等6个专业的公共实训基地。

西海岸实训基地,依托青岛黄海职业学校和胶南市政府,通过社会融资、市场运作在胶南职业中专、胶南高职校建设实训基地。两处基地可同时容纳8000多学生实训。西海岸的这一基地对海信、中集集团等大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已有几十家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意向,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

加大地域间联合办学力度

实行山东省东、西部以及青岛市城区与郊区农村职业教育联姻。全市有50多所学校与外地开展了联合办学,2001―2004年吸引了山东乃至全国中西部地区6万余名学生到青岛接受职业教育。

加大与企业部门联合办学力度 建立两大职业教育集团:机械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山东省轻工业学校为龙头,由中国集装箱公司、青岛机电公司、意大利老人头发展公司等21家企业和27所学校加盟;旅游服务业教育集团,以青岛旅游学校为龙头,吸收23家星级酒店、旅行社、20所旅游类职业学校参加。教育部周济部长对青岛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称赞“青岛职业教育在全国独树一帜”。

加大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结合力度 全市民办职业学校已达27所,在校生5万余人,占全市中职在校生的30%,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等教育资源方面实行互通、融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提高了办学效益和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

早在90年代,青岛市就已经在部分职业学校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试点,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优越性也愈来愈明显。

目前,青岛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有“引企入校”式:如胶南电子学校,韩国企业投资2660万元,在校内建立有50条生产线的实习车间,“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有“办校入企”式:胶南高职校把学校办进企业,美国的一家3A集团在其企业内建设了占地80亩、13000平方的生产车间,学生公寓楼和实习基地,把学生招进企业内的学校,实行工学交替;“教学与生产一体化”,这是青岛职业教育多年来实行的一种教学体制,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企业把生产车间直接作为实习场地,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增殖性)实习。有的专业实现了“厂、校、店”一体,或“前店后厂”或“前厂后校”。十余年来,这条路子愈走愈开阔,取得的成果愈显著。

建立一整套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

青岛市从兴办职业教育起,就坚持了事业发展与质量提高“两手一起抓”。建立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与研究队伍,对教学实行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对全市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测。实践证明,教学管理的严格有序,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学质量检测的科学化,直接带来的是办学水平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合格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社会声誉的提升。

围绕着教学工作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向社会显示职业教育是正规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绝非二类教育,其社会功能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用青岛普通市民的话说:“孩子进职业学校,同样可以成才,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全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青岛从1989年起,就开始进行技术等考核试点。由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一起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旨在促进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合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毕业时与毕业证书一起检验发放。从1994年起,这种双证考核由城市推广到农村,在城乡所有的职业学校全面推开,同时对各专业教师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二十几年来的实践,青岛探索、总结、形成了一种全面客观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制度和标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文件,从2007年起,劳动部门对职业学校的中级技能鉴定理论考核、教育部门对技工学校的中等学历成绩,实行互相认定。这项改革,对于在职业学校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无疑是一次有力的促进。既可以免去重复考试,削减学生的经济负担,更能促使教学内容与技能鉴定要求的密切衔接,更加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青岛市教育局分管职业教育的王金生副局长曾多次强调:青岛市职业教育之所以一直保持稳定、健康、旺盛的发展势头,主要在于始终坚持了三个不动摇: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动摇;坚持以初中后分流为重点不动摇;坚持高中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相当不动摇。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中、初级劳动者无处可以引进,只能靠自己培养,而这一任务只能靠职业教育来完成。

上一篇:吴建民:韬光养晦 下一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