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协助中国企业打好美国专利战

时间:2022-08-28 10:50:34

长盛:协助中国企业打好美国专利战

盛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897年,1997年长在香港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机构,之后又陆续开设了上海、北京两个办事处。历经百年风雨磨砺,长盛律师事务所的声誉也与日俱增,2012年,长盛在美国律所百强名单中排名第73,现已成为拥有637名律师的国际律师事务所。

以上内容听起来不过是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典型成功故事而已,在这个杰出国际律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般冒起的时代,长盛似乎没有什么尤其值得称道的,但是,细读长盛的发展史就不难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多年来,长盛一直致力于开发美国和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在华规模最大、涉华业务最多的美国律师事务所之一。长盛为何如此看重中国市场?长盛怎样帮助中美企业解决法律问题,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怀着这些好奇与疑问,《中国知识产权》杂志记者对长盛律师事务所的4位律师进行专访,期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分别是:长盛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执业团队负责人邵道合(Douglas D. Salyers)、香港办事处主管合伙人师伟达(Eric A. Szweda)、合伙人何昕、北京办事处律师朱诗雨。

协助中国企业打好美国专利战

China IP: 在全球范围内,长盛律师事务所已经拥有600多名律师和15个分支机构;2013年“美国最佳律师”名单中包括128名长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长盛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贵所培养精英律师的“诀窍”是什么?

邵道合:首先,长盛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从成立那天起,长盛一直坚持招募才华横溢的年轻律师,并通过事务所内部的培养体系促进人才的发展。我们突出的一个公司文化就是放手让年轻律师们去法律界实践,而不是长盛成立之初,有没有得到过来自政府的鼓励或支持?

邵道合:我们没有得到过政府的直接援助,但是我们从政府职员中招募同仁加入到我们的行列里。我们的创始合伙人Sanders先生曾任佐治亚州州长,作为前州长,Sanders先生在政界有很多关系,促进了长盛的业务增长。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招募了许多曾在政府供职的工作人员,如前专利审查员等。他们的加盟对公司的蓬勃发展大有助益。

China IP: 在您眼中,在中国经营律师事务所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邵道合:正如刚刚提到的,长盛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事务所。长盛始建于1897年,对美国律所的经营方式已经相当了解了。但是,当我们来到中国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盛可以算是一个新事务所,需要从头开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我意识到人才流动率较高可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但幸运的是,长盛在中国的员工也很稳定。长盛在中国的管理策略之一就是招募在其领域中公认非常优秀的、有丰富的人脉资源的顶尖人才。这也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长盛管理策略中的核心内容。

在挽留人才、发现业务需求和锁定客户方面,我们也优于绝大多数律师事务所。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已有5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45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地区。

China IP:长盛律师事务所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2012年成立第三个在华办事处,即北京办事处。与15年前相比,长盛律师事务所在中国的业务状况有何变化?

邵道合:用一句话来概括,在过去的15年中,我15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由协助外商投资企业开发中国市场,逐渐发展到帮助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大陆、大中华区、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处理法律问题。现在,我们主要是在香港办事处处理这样的问题。

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讲,我们的很多业务都是中国本土公司在海外,主要是美国,解决纠纷。我们还帮助他们获得专利许可,进行尽职调查,分析专利组合。同时,我们也帮助外国公司使其专利进入中国,并保护它们的知识产权。

China IP: 对于长盛律师事务所及其他国际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而言,您认为开拓中国市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伟达:10年或15年以前,中国的知识产权市场较小,也很少有人留意知识产权这个东西。现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越来越完善,人民对知识产权的关注程度 也越来越高。

在某些方面,中国的体制和美国不同。在美国,企业主要依赖司法系统,但在中国,企业对行政系统的依赖程度和对法院系统的依赖程度不分上下。因此,在中国处理知识产权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在美国,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纠纷,企业就会诉诸法庭,并且坚信无论是在司法程序还是在审理过程中都会得到公平的对待。而在中国,在去法院之前,我们会先去行政主管部门,希望可以让一些政府人员参与进来。

China IP: 长盛采取什么方式和渠道开拓中国市场?

师伟达:我们开设涉华业务主要是因为客户需求。但是,进入每一个市场时,我们都希望与其商界建立联系。长盛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在每个市场中都聘请顶尖的律师,他们都在业界声誉斐然,并积累了相当的业务资源。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广阔的前景,非常希望能够参与进来。我们认为长盛的法律实践能够对两个经济强国之间的相互作用起促进作用。

China IP: 长盛律师事务所未来几年在中国有何计划?师伟达:大家会看到我们在更多城市落脚。现在,

长盛正在评估中国科技公司密集的城市,如成都、深圳等。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再增设至少一个办事处。

对中国企业的几点建议

China IP: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国外应对或发起知识产权诉讼,如中兴通讯和华为都在美国遭遇了知识产权诉讼。可否请您分析一下中国企业在美国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师伟达、何昕:中国企业在海外处理知识产权诉讼是一个趋势,而且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华为和思科的知识产权纠纷属于公司之间的纠纷,但是你会继续看到高智发明这样的NPE(非专利实施主体)对产品制造企业提讼。只要中国还制造产品,它就一定会成为专利诉讼的中心。不仅来自不同国家的公司在美国法院对方,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公司也在美国打响了专利战。比如一家日本企业在美国状告另外一家日本企业。这是因为美国市场庞大,侵权赔偿额也相对较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市场上存在大量专利购买和出售行为。NPE公司为获取许可费而购买专利并发讼。因此,中国企业应该意识到,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集中地,并做好应对的准备。

China IP: 根据长盛律师事务所曾过的案件,您认为中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上有哪些不足?中国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师伟达、何昕:中国知识产权经理人的管理水平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个别企业还是要注意尽职调查。如果企业要进入某个新市场或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就场,尤其是在海外市场开始破冰之旅时,企业需要制定良好的防御措施,因为竞争对手在这个市场上已经持有大量专利。没有专利就会失去主动权,只能打防御战。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中国企业提交申请、积累专利,但他们不知道这些专利是否可以授权给其他公司以获取许可费。因此他们的专利都是闲置的。专利是企业的资产,它们不仅可以作为专利战中的武器,也可以用来创造利润,至少可以用于和竞争对手订立交叉许可协议。

我认为中国公司在美国前景很好,因为美国消费者喜欢购买最好的产品,不管这些产品产自哪个国家。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上一直做得相当不错。目前在美国值得关注的是复制、伪造和电脑黑客问题。这也许会是中国企业今后面临的问题。

上一篇:中技所:打造常态化知识产权竞价交易平台 下一篇:浅谈高效课堂之互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