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前手上段击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8-28 10:35:57

空手道前手上段击技术的探讨

摘要:空手道是一项以击、打、踢为技术核心的格斗运动,在空手道众多技术中,前手上段击技术是进攻点离目标点距离最短,启动速度最快的基本技术。它的特点是进可攻退可防,并能很好地衔接其他的技术。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空手道前手上段击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以及易常犯的错误。希望能为我国空手道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空手道;前手上段击;分析

前言

空手道是以击、打、踢为技术核心,通过型(套路)、组手(实战对抗)等形式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完善自我人格的一项体育运动。空手道技术非常讲究极致,即使适切的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极限的冲击力,朝目标部位爆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击必杀”。但为了遵循空手道的人文核心,在极的另一端必须是“点到为止”。在空手道组手技术中,前手上段击技术是进攻点离目标点距离最短,启动速度最快,并且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常用的基本技术。它的特点是在运用中进攻快,并且进攻结束后还能快速地进入防守状态,或者快速衔接其他的进攻技术。所以前手上段击技术是空手道项目的入门基础之一,练好了这一技术,也就意味着成功迈入空手道组手的大门。

前手上段击技术虽然简单,但学好它,必须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加以勤学苦练。为了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空手道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练习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前手上段击技术的动作方法、动作要点。列出了一系列针对这一技术的训练步骤,以及在练习时常见的一些错误点。仅供参考,不足的地方还请指导斧正。

1.空手道组手前手上段击技术慨念

1.1动作方法

以左式站立,左手防守上段姿势为例,上身放松,后脚蹬地,前脚往前迈。同时前拳对准对方上段,借助蹬地之力,前拳直线击中对方上段有效得分部位,寸止快速回收,拳头收拉至腋与腰中间部位,拳回收的同时前脚落地,做到“拳到脚到”,同时后手顺势提起进入防卫姿势,最后回到预备构架,进入基本格斗姿势(左式站立)。

1.2动作要点

前手上段击动作启动前身体要放松,启动要迅速突然,不要有预动。右脚蹬地、重心快速前压、身体的转动、左拳的直线出击、拳的回收,整个过程要连贯协调,迅速顺畅,使重心前压和前拳出击的加速惯性得以充分利用,拳出击的路线要依目标点变化而相应调整。前脚落地与拳打完回收到腰与腋中间是同步的,拳的击打是身体在空中完成的,当脚脱力蹬起,冲拳有种从上而下的感觉。

2.空手道组手前手上段击技术训练的三个阶段

2.1初学技术阶段

不管是何种项目,接触一个新的技术时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学的时候总会感觉不自然或者不习惯。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把该技术的动作路线、发力顺序牢牢地记在心里,形成一定的技术摄影。所以,训练时一般采用“空手技击法”。 初学者应该先把动作做正确。针对前手上段击这一技术,我们要把该技术进行分解,单个连续的动作可分为较为简单的四个动作,一.“后脚蹬地重心前压”;二.“旋转出拳”;三.“前脚往前迈”;四.“收拳”。分解练习的时候一般分问三个小阶段,第一个阶段将四个单独动作做熟练,并强调注意点。第二个阶段将一与二接四合为一个动作;着重旋转出直拳,强调拧转胯部带动拳的回收,同时后手顺势提前,最后回到预备构架。第三个阶段将四个连贯起来;此时应该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前脚往前的步子不能太大,否则影响拳的冲击力,出拳力发力要顺着动作来,能控制力道为佳,切不可操之过急。值得注意的是,收拳动作往往会被忽视,按照比赛规则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控”,而前手上段击“控”的表达正是收拳这一动作来体现的,所以从出拳离想象的目标点“一寸”位置就马上直线收拳收到腰与腋间。在收拳的同时后手顺势提起进入防卫姿势,做到随时保持“残心”,最后回到预备构架。

2.2提高技术阶段

在熟悉前手上段击技术的情况下,还不能很好地运用,那么此时就需要对前手上段击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的练习。通常此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为“固定目标技击法”。击打固定不动的目标,一般也有一个过程。练习时先把目标放在与自己下颚同高的位置,体会击打目标与触碰目标的感觉。在开始阶段,击打目标的速度可以慢一些,击打的力量可以小一些,但要时刻注意击打目标的控制,以及拳的回收,等动作正确与熟练掌握之后,出拳的速度加快,击打的力量要加大,同时控的力量也相应地加强,做到回收的速度快于出击的速度,时刻牢记“一击必杀“的同时掌控技术保护对手。待技术动作熟练正确之后,改成击打目标靶的练习。击打目标靶的练习要注意做到“快、准、狠、控”四个字。练习过程中也可以配合步法的移动、发声、做假动作等等,还可以配合练习真人实物,体会击打在有效得分部位的感觉。

2.3巩固运用技术阶段

当想要一个技术达到熟练并且运用自如的效果,必须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前手上段击的技术特点,在巩固运用技术阶段常常采用“移动目标技击法”来训练练习者。即根据实战中的需要,练习者所拳击的目标分为进攻目标、迎击目标和防守反击目标。根据这三种目标的技击方法,从有规律目标靶到无规律目标靶来练习。有规律的移动目标靶练习是指练习者单独分别练习进攻目标、迎击目标和防守反击目标中的任何一种;无规律的移动靶练习是指练习者根据持靶者给出的不断变化的无规律的移动靶进行进攻、迎击和防守反击的混合练习,进一步提高练习者的判断能力。此阶段一定要强调练习者思想进入实战的状态,并始终带着得分意识去练习该技术。

以上前手上段击技术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宽无绝对的界限。技能形成过程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希望习练者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去。在训练过程,练习者切忌浮躁,必须把握好每一个阶段的练习,不可太过于心急,造成动作上的错误。

3.易犯错误以及纠正方法

3.1出拳速度提不上

世界武学以快为尊,空手道亦是如此,一个技术如果不快,严格来说,不能算作空手道技术,前手上段击是进攻距离最短的一个技术,同时必须配以速度才能达到得分的效果。出拳速度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出拳和收拳,根据视觉成像的效果,往往判断出拳速度更多的是停留在收拳速度上,所以要想出拳速度快必须把握好收拳的速度,从距离上,收拳的距离大约是出拳距离的两倍,想要出拳速度提高,在动作路线正确的情况下,蹬地发力出拳,收拳的时候大臂配合腰力快速回拉,整个动作必须在放松状态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安排一些皮条训练,必须强化各方面体能素质。

3.2出拳不直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直线出拳是缩短进攻时间的要素之一。出拳不直也一直是困扰练习者发挥水平的一个大问题,空手道所有的技术都是围绕着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要想“攻破收密”必须是以人的重心为中心点,不可像一盘散沙,前手上段击技术无法完美地走直线,很大原因可能是各关节部位没有对准目标点,出现散状,很典型的是前手没有放好位置,肘关节外翻;除了上述问题外,出拳的同时没有旋转前臂;收拳往下掉,没有收到腰与腋之间。这两个细节上也需要注意。

4.总结

一个动作的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去练,一个小的角度不对都可能造成动作的变形,所以学习前手上段击要跟着教练走并用头脑思考着学习,笔者也希望自己对前手上段击技术的理解能为广大空手道运动爱好者带来不同的声音。(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资料

[1]许声宏.空手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免费开放下博物馆的管理与创新 下一篇:论我国体育健儿的“亮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