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动画《化物语》制作监督的分工与特色

时间:2022-08-28 09:38:21

电视动画《化物语》制作监督的分工与特色

【摘 要】2009年7月,东京都会电视台播放了由动画制作公司SHAFT社制作的TV动画《化物语》的第一集,自此在动画界掀起了一股《化物语》的热潮。而它的监督――新房昭之――也成为备受关注与争议的动画导演。但是,在社会备受争议,褒贬不一的所谓“新房风”实质上是动画制作公司SHAFT社整个公司的动画制作风格,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读者深入了解SHAFT社的人员构成,在今后更理性,更深入的来分析动画作品。

【关键词】动画制作;动画监督;职责分工;监督风格

一pSHAFT社的动画制作体系与分工

2004年,新房昭之、尾石达也等人加入SHAFT社参与动画制作,在这之后,新房昭之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采用“监督+副监督”这种双头制作体制。正如同导演在电影拍摄中的地位一样,动画监督正是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中的核心角色,负责统筹一切相关工作。而在这种双头制作体制中,原本动画监督的职责被分开,监督新房昭之负责召集制作人员,进行职务分配,让作品大致定型。而副监督是一个进行全程监督的职位,这个职位在SHAFT社就相当于该作品的监督,掌握着该作品的细节的决定权。下面我们将结合《化物语》具体介绍一下在SHAFT社中这两个职位的职责分工及个人风格。

二、监督――新房昭之

新房昭之,著名动画导演,是一位从底层做起的动画监督,至今已执导过超过40部动画作品。是日本动画工业化的从业者自底层冲杀成为监督的典型。自2004年《柯赛特的肖像》之后,新房几乎不再亲自参与系列动画全篇的分镜与演出工作,而是把这些工作交给副监督,自己作为监督的工作则主要在于寻找与发现具有个人风格的演出家,准确的分配他们在每个作品的职位,将他们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从而支撑起这种属于SHAFT风格的演出手法。但这并不是说明现在新房只是挂名的监督而已,因为一般动画的监督都是负责第一话和最后一话的分镜/演出,这样后面集数的分镜人员就可以模仿监督在第一话的分镜风格,让这部作品大致定型。但是SHAFT比较特殊,在大部分作品里新房都放弃第一话的制作,而是让该作的副监督负责第一话的分镜/演出,自己则是在中期加入制作。而且SHAFT作品的字幕一直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在播放片头动画和片尾动画时,字幕上的人名一般不出现两次,所以在字幕上看不到监督之外的地方有新房昭之的名字。再加上新房有时会用若干个笔名参与演出/脚本制作,使我们无法确定新房作为监督在制作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但我们依旧可以结合新房的早期风格,在《化物语》中找到其明显的个人特色:

明确的分镜节奏。《化物语》整部的镜头切换都保持着一种明快的节奏,时而紧凑,时而舒缓,与剧情的发展形成完美地节奏同步,镜头分切点的位置都十分明确,不会给人以无意义的忽快忽慢的杂乱感。

大量的特写与大全景的结合运用。新房昭之最常用的调节镜头切换节奏的手法就是将特写镜头与大全景镜头相结合,经常由描述环境的大全景镜头直接切换到仅有人物一只眼睛的大特写画面,或是由人物微末动作的特写直接切换到描述人物之间关系的远景,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作品情节对观众的感染力。

动作简繁有度。新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大部分都很简单,甚至没有动作,但是大动作和关键场景动起来却是毫不含糊。

总之,新房昭之作为监督,由于自身对团队各个成员自身风格的了解,可以轻车熟路的将整个作品的大风格走向确立下来,并同时使副监督们的个人风格发扬光大,是SHAFT风格的总领者。

三、副监督――尾石达也

尾石达也,日本动画师及演出家。于2004年跟随新房昭之进入SHAFT社,两人自此有了长时间的密切合作,并长期担任较重要的位置,其作品特点就是时尚而多彩的色彩运用方式,搭配短镜头的连续切换,实景照片的巧妙运用来表现对话的场景,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作为《化物语》的副监督,新房也在访谈中说道,化物语的成功,代表着“尾石色”的诞生。所以化物语应该算是极具尾石达也先生的风格的作品。而尾石在《化物语》中所展现出自己最独具特色的两个监督特点,即“影像的叙述技巧”和“文字与影像的扬弃”

(一) 影像的叙述技巧:所谓“叙述技巧(elocution)”通常是指演员的台词运用,演说的说话技巧等。以《化物语》第三话为例,整话之中有十几分钟都是仅两个人在持续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画面并无大的改变,只是一直在切换背景。这种手法的成功之处,即是人物进行与台词无关的行为变化,明明台词是连贯的,画面却是跳跃性的,故意给人以不协调感。另外,剧中角色总是突然改变画风来破坏观众的预想,因为观众在看到一个画面后,总是不禁会去设想接下来的画面会是怎样,本作却通过插入各种异物来破坏这种预想,以此产生出紧张感来保持镜头的意义,令十几分钟的长镜头不会令观众沉闷,这种手法就赋予了影像以腔调,即“影像的叙述技巧”。

(二)文字与影像的扬弃:所谓“扬弃(aufheben)”是将彼此对立矛盾的命题双方吸纳统合以引导出更具高度的命题。而在《化物语》中,尾石达也通过在绘画所构成的画面中,插入各种文字的表现手法,使影像与文字这两者彼此融合扬弃,孕育出了新的价值。

尾石达也在《化物语》中第一次担任整部作品的演出工作,特别在最终话中,台本、构图、原画检查全部由他一人独立完成,尾石亲自画的台本,共有570个镜头,是普通TV动画的两倍之多。这种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四、结语

正是由于SHAFT特有的这种监督+副监督的双头制作体系,才使得新房+尾石这对组合能够将自身风格完美的融合起来,造就了《化物语》这部SHAFT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参考文献:

[1]wiki百科:条目SHAFT 地址:http:///wiki/SHAFT

上一篇: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下一篇:浅淡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