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28 06:11:36

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展开,居于主导地位的业主方需要加强项目建设各环节的管理,尤其是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对现场高效的管理,必将促进完整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本文通过论述目前业主方对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业主方对施工现场有效的管理策略,力求通过对其管理重要性的认知,使业主方做好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施工建设顺利完成。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施工现场管理;沟通;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任何项目不能缺少管理的存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业主方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策略,对于项目完成起到关键性作用。只有设置目标,根据要求依次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工程建设,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因而,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的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讨。

1.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综合水平的高低。需要完成一项工程建设,不能缺少项目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承包商的各个环节。他们根据自身的不同分工建立需要遵守的制度,进行管理工作的展开,保证良好的分工与职能归属。其中,业主方作为掌握主动权的企业,在整个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项目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时间阶段、利益机制的鉴定具有导向作用。业主方处于一个核心地位,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施工现场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展开的一个部分。处于建设的中间环节,并且是最重要的一环。建设工程大多时间战线较长,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生产要素也在随着价格不断变化,因而在施工现场情况多变并复杂,做好现场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业主方通过对建设资源的多种组合,加强施工现场的秩序管理,了解项目开展要求,做好重中之重的施工现场工作,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工期,使得项目得到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展。

2.目前业主方施工现场管理的缺陷

随着企业管理政策的逐步完善,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在逐步加强。企业的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完善,也在不在寻找改进的方向,但是有关业主方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仍有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认识与分析。

2.1组织结构较松散

由于作为业主方的企业对于现场施工的管理起重要作用,因此急需业主方企业给予管理水平的政策有所提升。然而目前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利益追求成为企业的着眼点,尤其是目标较近的利益,使得企业即业主方自身的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缺乏统一高效的组织结构。因为企业结构的松散,所以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存在许多弊端,造成管理模式粗放,大而宽泛,从而使现场实施难以保证高效完成。

2.2人员素质差距大

作为业主方的管理人员也是现场管理的一大关键因素。作为对人才需求极大的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是对于施工者还是管理者,都要求一定的人员素质。目前在业主方现场管理中可以发现,许多施工者由于地区差异的不同,在工程实施方面采用不一致的主张与方式,或者对于施工中某些需要注意的操作程序不熟悉,造成施工过程延缓等问题。而作为管理者的人员,有些因为学历等差异,对于管理目标及认识不足,自身能力局限,对于所处关键性地位不熟悉,因而忽视或使得管理工作有所偏差。

2.3经济效益关注少

工程建设项目注重项目进度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于项目质量的关注。然而目前存在许多建设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工期长短的问题,一味赶进度,造成对经济效益的忽视,缺乏划归统一的管理,从而造成工程实施的成本提高,开支也变大,但是项目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管理人员即业主方的欠缺考虑使得工程建设主观性增强,项目的开支与施工现场的效益低下。

3.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对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缺陷,在深刻的认识下,要提升转变意识,进行高度思考,抓住问题,寻找策略,及时解决管理的不足,从而促进工程项目高效顺利的完成。

3.1高效整合结构程序

对于存在的松散的组织结构,业主方需要发挥自身对于资源的整合力度,争取借用各项施工时所需人工、材料及技术,形成统一规划与整合,建立科学的建设体系,运用到施工这一环节中。合理的规划是行动的前提,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因素制定良好管理目标,确定适合工程性质及目标、规模的施工方案,进而进行人力财力的科学合理投入,确保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规划完善。同时规划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预案,考虑全面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保证施工的良好开展。企业作为业主方的主体,应该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变革,采用对企业自身的合理规划,做好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的统一规整,完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做到分工合作、科学管理,从自身的管理由粗放转为集中,提升管理水平。

3.2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提升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又一目标。针对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对于施工要素不明确的情况,业主管理人员应对掌握施工程序等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并制定系列培训、讲座等内容,将对施工内容不确定或学习能力较差的人员的能力提升起来。对照施工规范,将施工人员施工时所需要质量安全问题多加强调,始终将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管理人员则要熟悉并执行监督机制,对于科学管理细则进行细致制定,认真学习管理任务,认识其管理的主体地位其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处理不同应急情况,面对复杂的现场情况,总结处理方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从自身行动起来,加强思想认知与对工作的执行力度,高效实现管理人员职能,提升综合素质。

3.3加强组织沟通机制

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业主方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需要沟通。在施工现场中存在多方关系,包括项目组之间沟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等。做好沟通工作定会为企业评价及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成带来良好效果。管理人员作为管理者,要做到对人员的高效负责的管理,并调动最优资源在工程项目间的展开,需要良好的沟通方式。一方面听取施工者专业知识的解答,做到良好互补,熟悉项目进程,另一方面提出优良建议,减少工程项目中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针对施工现场容易出现的罢工、冲突等不可避免的情况,加强组织沟通机制,及时深入群众中,了解问题矛盾所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按时完成工程任务并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有巨大促进作用。良好的沟通可以获得对方的信任,作为业主方,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相互沟通,增进与项目其他进程负责人的情感,对于工程整体性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保证各个过程信息的快速高效传递。

3.4兼顾质量与效益

运用哲学中辩证统一的观点,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业主方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务必要注重质量与效益。改变一味求快求省的态度,应该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与项目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材料与人力的投入。这一切比例需要业主方的良好配比。时间是工程考虑的一大因素,但是要在保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有效节省工期,缩短时间,这样的工程项目建设才是最优比例。在施工现场制定的目标必须有针对性,才能掌握施工重点,面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总体设置,注重项目存在的效益问题,而不是关注局部与眼前的利益。业主方做好施工时间与质量的兼顾,定期进行考核与检查,根据原定目标进行落实,仔细认真。对于施工存在的规范性问题,是设计项目效益的一大因素,因此,要朝着统一性与规范性的施工管理前进,完成原材料、施工人员与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结束语:

随着满足人们逐渐增长的各种需求,工程建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工程假设项目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业主方的管理。只有高效的管理制度与高素质的人员相结合,始终兼顾质量与效益并肩齐进,逐渐完善企业各项组织制度,最终必将实现业主方的管理职能,使得施工现场保证有序规范的进行建设。对于业主方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策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进一步转变,这些是所有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今后不断分析探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真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1,(20).

[2]顾伯兴,章立人.浅谈建设工程中业主方的项目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3]周博.业主方现场管理的核心――沟通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

上一篇:公路工程中软基处理的几点见解 下一篇:关于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