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28 05:57:15

论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

因素的影响,造成房建工程不断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裂缝问题。本文分析了房屋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裂缝的施工技术,以期对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质量是永恒的话题。随着房建工程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防止裂缝的发生,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

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混凝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结构的混乱以及混凝土自身的脆性和不平衡是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此外,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还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模板变形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有关。水泥在混凝土硬化期间将大量水化热释放出来,使内部的温度不断提升,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在后期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其他部分的约束作用,造成混凝土内部又产生拉应力。此外,气温的降低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形成较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集合起来,当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将会给房屋带来过大的承载,即会出现裂缝。

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远远小于抗压强度。由于建筑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等因素,再加上同一块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有较大差异,使得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大大降低,这样以来,就容易形成裂缝。就钢筋混凝土来说,拉应力由钢筋承担,而压应力则由混凝土承担。但当钢筋混凝土周边或混凝土内出现了拉应力时,则由混凝土完全承担。根据标准的建筑设计,理应避免拉应力,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是很难避免拉应力的,特别是温度原因引起的拉应是难以消除的,施工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对于整个房建工程而言,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施工成本,还能使资源配置得到最大优化,在人力、财力、物力合理分配的基础上,发挥出最佳的建筑效果。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在控制裂缝方面有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提高施工技术,可以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大大降低,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形成,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1设计措施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房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应从设计源头控制好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一般来说,宜选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好控制在C20~C35范围内。在进行抗裂计算时,尤其要考虑抗裂薄弱部位,从源头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跨度大、体积大的梁而言,应适当增强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对梁纵向截面的配筋率应作出合理的调整,这样就可以对施工荷载、应力大小、温度变化等作出准确地估算,这对提高构件的抗裂性是非常有益的。

2.2严格把好材料关

要想做好房建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从源头着手,严格把好材料关,确保材料满足建筑需要。混凝土的原材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原材料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还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如水泥的强度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石子的含量极其大小变化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易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中用到的水泥尽量选用大厂水泥,以保证水泥的质量完整。宜选用高质量、高强度、高性能的骨料。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水泥、石子等原料的质量符合法定质量标准和规范,应对其进行定期、定时检测,防止其含量发生变化。

2.3施工措施

(1)浇筑方法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流程为: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浇筑工程中切勿对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凡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此外,还要把握好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必须在上层混凝土覆盖基础上才能进行新一层混凝土的浇筑,这样有利于控制好混凝土初凝时间范围,防止因上下层浇筑间隔过长而引发施工裂缝。

(2)振捣方式

在混凝土振捣时要求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位置依次为:混凝土的坡角、混凝土的坡中间以及混凝土的坡顶。三道设置的位置必须符合要求,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地配合,这样才可以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在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对振捣棒的插入深度、振捣时间必须有准确的把握。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宜控制在50mm以上,振捣棒的移动间距宜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操作施工中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

(3)温度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可采用多种方法控制混凝土温度,当前工程建筑中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控制混凝土温度,具体做法:选用干硬性混凝土,加入适量的混合料,使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得以降低。此外,也可采用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办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无论采取哪一种措施,都要随时做好温度散发的准备工作,积极采用多渠道的散热途径,切实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

(4)改善约束

若混凝土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则应准确地把握好拆模时间,防止造成混凝土表面早期裂缝的形成。在浇筑混凝土时,水化热的散发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温度有较大的提升。若此时进行拆模,将使混凝土表面温度大大降低,当水化热应力相互叠加后,就会造成裂缝的产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尽量较早的进行拆模。

2.4加强施工管理

加强施工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做好施工管理可以确保施工规范有序的进行,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施工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施工技术。就护筋工而言,在操作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板筋的位移、松绑、踩筋做出及时的调整,防止踩筋现象发生。此外,施工管理还要加强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工作,确保混凝土楼板的强度、厚度、钢筋高度以及锚固长度达到施工要求。

2.5加大工程监理力度

工程监理在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工程监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就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工程监理来看,还不够理想,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理体制。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重事后监督,轻施工现场监理的现象,施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强化工程监理力度,设立专职人员进行现场监理。从原材料的采购着手,进行跟踪监督,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加强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处理。此外,应加大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进行监督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3.结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尤为突出。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危害,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用户的安全。因此深入研究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防止裂缝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混凝土施工中,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做到优质施工,才能最大可能的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继全,陈杰.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后期养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2]吴建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

[3]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修护[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4]杨国建.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城市建设,2011(15).

上一篇:如何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质量 下一篇:浅谈煤矿项目建设初期的机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