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的传受关系特点

时间:2022-08-28 04:35:38

浅析新媒体的传受关系特点

在这样结构复杂的网络传播中,每一个人都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能前一分钟还在作为受者阅读信息,而后一分钟就可能在信息。网络中的匿名性特征满足了人们发言的欲望,受众的选择更加突出,受众本位意识的崛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同时,逐渐学会了思考,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之,而不再像传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那样,做孤立无缘的、听之任之的“靶子”。

1.传受本位的新变迁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新的传播媒介,改变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媒介的传统格局和新闻的采制方式、刊播方式和收受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观念,其集中体现就是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变化。人们期望打破传播主体主导的传播模式,冲决单向的新闻传播模式,人们期望接受主体能与传播主体共同驾驭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播媒介。当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依赖广大收受者的选择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以传播者为本位的观念与实践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传受本位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向“收受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变迁和转化。

2.传受互动的新追求互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社会的互动。对于新闻传播来说,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互动,互动的具体表现就是新闻传播由单向的发送式向双向的、多向的交流式转变,“交互性是指传播者和收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互动最突出的结果是强化了新闻收受者作为新闻活动主体的地位,使其与传播主体有更多的机会展开交流和对话。但更为重要的是,互动使收受主体从相对被动的角色转变成为相对主动的、与传播主体相似的观察者、分析者和发言者。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只能在大众传媒为其“设置”的有限“议程”中作出选择,而无法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交流。受众只有接受信息的权利而没有或较少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权利。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随时变化,传者与受众的角色随时转换。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传播,是一种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传播却是点对点的传播,受众可不受时空限制,与处于网络另一端的人或媒体进行互动交流。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传播者,这是一种高度循环性模式。受众要求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参与。他们不但要共享传播的资讯,而且要共享传播资讯的权利。受众不但要主动地选择信息,与媒体交流对话,必要时还要直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成为真正的传者。

3.传受平等的新理想互动就是平等的交往。新的划时代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划时代的交往方式,也就带来了划时代的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毫不夸张地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电视台。”日本一位学者指出:“当我们听到新闻记者这个词时,我们通常会想象出某个特殊的职业。但是在因特网时代,没有信息传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分。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新闻工作……每个人都有向他人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潜在能力。”在人们理想的新闻传播关系中,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是共同的新闻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尊重、互为目的的平等主体间的关系。他们面对的共同客体是新闻时事、新闻传播内容,而不是各自的对方。他们共同驾驭和运用新闻传播工具,在主体间的和谐关系中,以统一新闻主体的方式共同完成新闻传播,共同享有关于新闻事实的信息,以达到共同的完善和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活动逐渐由“传者中心”走向“受众中心”,受众地位强势化趋势日益明显,尽管存在的负面影响不可被忽略,但我们更应肯定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正面作用。凭借着传受平等新理念的产生,以及传播平台多元化的有利条件,传受互动的新时代对传媒业的发展贡献不可小视。

本文作者:张蕊工作单位:衡水学院

上一篇:媒体文化的理论模式与路径研究 下一篇:浅议编制基于业务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