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卡特里娜和WTO新一轮农业谈判

时间:2022-08-28 03:44:35

飓风卡特里娜和WTO新一轮农业谈判

飓风卡特里娜和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一个是横扫美国新奥尔良的自然灾害,一个是WTO正在进行的多哈新一轮谈判的核心议题,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却被一些专家和媒体联系在一起了:受卡特里娜影响,美国农民受灾20亿美元;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影响对象也是农民,无论是长期享受高额补贴的发达国家的农民,还是长期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民。

日前,美国糖业联盟(American Sugar Alliance)的经济和政策分析部主任提出,虽然美国可能会在农业谈判中提出新的出价,但“卡特里娜这样的事件提醒我们农民将面临的风险和困难以及(让他们)拥有长期的安全网而不是完全自由化的贸易的重要性”。英国《金融时报》9月14日也发表分析文章指出,和飓风本身的影响相比,在短期内取消给予那些已经饱受飓风打击的农民的补贴的“政治象征意义”更为重要,言外之意无非是:对于履新伊始的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波特曼和农业部长约翰斯来说,这将会十分敏感。

新一轮农业谈判进展不利的原因远比飓风卡特里娜要来得复杂和耐人寻味。去年7月框架协议达成以后,农业谈判的焦点逐渐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国内支持方面,主要是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总体削减公式、黄箱的削减以及新蓝箱的约束纪律等;出口竞争方面,主要是出口补贴取消的最终日期、对出口信贷等出口支持措施以及粮食援助如何处理等;市场准入方面,则主要是关税削减分层公式、关税封顶(即将关税约束在一定的上限水平)、敏感产品的处理(即部分产品免减或少减)等。上述问题的矛盾错综复杂,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的分歧较大,两大阵营内部的利益也不尽相同。

但是,作为WTO的两大核心成员,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焦点。美国力推在关税削减分层公式、出口补贴的取消日期等问题上首先取得进展,在关税上,欧盟农产品关税高达19.5%,远高于美国的5.5%;在出口补贴上,欧盟每年出口补贴近60亿美元,而美国仅有1亿美元,美国的进攻态势显而易见。欧盟则不甘示弱,在新蓝箱、粮食援助等问题上针锋相对。新蓝箱是美国提出的新概念,以将其应归入黄箱的反周期补贴转入新蓝箱,从而争取到近100亿美元的补贴空间;在粮食援助上,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援助方,一直被欧盟批评是变相补贴出口,取代了其他国家的正常商品贸易。

为弥合彼此之间的矛盾,9月12-13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和农业委员波尔访问华盛顿,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波特曼和农业部长约翰斯举行会谈。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次会谈“未在实质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曼德尔森9月13日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称:“我们(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已经使我们在扭曲贸易的农业支持上进行了大幅削减,我们的出口补贴也被放在了(谈判)桌上。在市场准入方面我们也显示了灵活性。我希望我的美国同事在研究下一个‘农业法案’时能显示相似的意愿。”美国总统布什则于第二天即14日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再次重复了他过去多次表达的立场:“美国愿意取消所有的关税、补贴及其他障碍,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如果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

美、欧的僵持不下对农业谈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9月12-16日的农业谈判周期间,一向夸夸其谈的美国代表在正式会议上一言不发,在非正式会议上,美、欧均老调重谈,强调只有在自己的进攻利益上取得进展后,才能在防守利益上做出让步。于是,其他多数成员也纷纷效仿,整个会议听上去似乎是一片喊杀声,进攻的号角呜呜作响,其实本质上不过是反映了WTO谈判中的一句至理名言:“最好的谈判策略就是以攻为守。”为此,澳大利亚大使在13日的贸易谈判委员会上不无讽刺地说,如果谈判要取得进展,“必须把这些守门员转换成射手”。

农业是整个多哈谈判中最敏感和最核心的议题,发展中成员坚决要求发达成员在谈判中做出承诺,将实质性削减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并尽快取消出口补贴,在这些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发展中成员拒绝在发达成员所关注的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等议题上做出让步。可以预见,一旦农业谈判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领域的谈判会继续被迟滞,在香港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全面模式协议的目标就将成为泡影。

如果美国、欧盟继续固步自封,死抱着自己的那些利益不放,香港部长级会议也必将以失败告终,多边贸易体制必将再次遭受沉重打击,而到那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是赢家。如果再将飓风卡特里娜和新一轮谈判相联系的话,卡特里娜对美国所造成的20亿美元农业损失毕竟只占其约2000亿美元农业收入的一个零头,而新一轮谈判失败则将使全球贸易每年损失5000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的损失将占2000亿美元。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作者单位:商务部世贸司农业处)

上一篇:WTO/TBT-SPS最新通报等 下一篇:20国集团呼吁发达国家:请回应我们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