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最后的故乡

时间:2022-08-28 02:58:33

故乡不再是我的在场,只是一种记忆,这种记忆最活跃的部分是朋友们保管着。记忆唤醒的是存在感,是乡音、往事、人生的种种细节、个人史、经验。如今,只有在老朋友那里才可以复苏记忆。中国世界焕然一新,日益密集的摩天大楼、高速公路。但朋友是旧的,朋友无法被拆迁,许多老朋友,也还坚持着“抽象理想最高之境”。“止于礼”、“止于至善”,像刘关张那样肝胆相照,言行一致,说着母语,时刻准备为朋友两肋插刀。

我们已经无法像尤利西斯那样回到故乡,从一棵童年种下的老树记起当年,甚至看看两头无人,像童年时代的某日,解开纽扣,再为它浇一回自己的泉。呵,我将随风而逝,而它垂下青青叶子,等待着另一位少年。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朋友。

故乡在他们的记忆里,心灵深处。你不必在昆明,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遇到老朋友,你就回到了故乡。我曾经在巴黎的地铁中听到故乡的声音,它来自青年时代一女友的口中。她记起遥远的一日,我们一群人在武成路一朋友的家里喝劣质葡萄酒,他家是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一座爬满青苔的假山。地铁正穿过巴黎闹市区一个叫小酒窖的车站,故乡从她那口乡音的深井中喷涌而出,我欲哭无泪。

往深处说,朋友是最后的故乡,也就是汉语是最后的故乡。我们在水泥玻璃手机电脑拼音字母的包围中,还可以顷刻就回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萍”的意境,真是伟大的奇迹!不过,语言在书本上,总是与人生隔着一层,不如在口头上,在乡音中那么鲜活。就人生之初来说,每个朋友都是在乡音里天然出现的。朋友是最后的故乡,因为朋友是与你距离最近的乡音保管者,最后的保管员,一个电话招之即来的保管员。

前几天,天气郁闷,于是呼朋唤友,出去走走,散心解闷。一路上人越来越多,朋友的朋友,滚雪球似的,都聚到了一处。模仿着茂林修竹、楼台亭阁、独坐幽篁、寒江垂钓什么的,是个吃饭的好地方。

一伙人坐了两大桌,几杯灌下,就攀起亲戚来。居然都是老昆明,这位是在一丘田长大的,那位住在铁局巷,这位是吹箫巷的,那位是富春街的……都是街坊邻居,世交故旧,记忆像串珠似的,一颗接着一颗亮起来,照亮了时间的仓库。故乡像一座沉没在黑暗之水下的岛,升起来了。

摘自《河北青年报》

上一篇:那张床不属于我 下一篇:把水果穿在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