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房子的闲话

时间:2022-08-27 10:21:44

关于老房子的闲话

每天去学校,要经过这个城市最美丽的老巷,旧房子的群落中多为民国时期老别墅,瓦白的高墙,墙里探出腊梅,墙外丛丛潇竹,是最经典的江南味道。

巷子很安静,走的也多是老人。偶尔一辆自行车铃铃地响几声,悠晃过去了;偶尔走街的贩子拉着板车经过,放开喉咙喊一阵:也不时有剧组到这里布灯拉线,拍电视剧什么的。我总是一边看围墙上的植物与阳光游戏的影子,一边想像当年这里人们的生活情趣……常常忍不住停下来,拿出相机拍几张。然而这里很快就要消失了,因为占据了寸土寸金的地理位置,每一座旧楼都被写上了大红的“拆”字。周围的人们说: “这样好的地方也拆掉,有一天所有的老巷子都被拆光,这个城市还剩下什么呢?”

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房子寿命最短的城市,因为几十年拆一次。尽管许多欧洲的年轻人非常向往目前的中国,他们说: “那里日新月异,充满变化,不像欧洲这样暮霭沉沉百年如一日。”但是让人不免要叹息的是,拆掉祖先的老房子,造起西式高楼,再这么过一百年,我们自己的文化可还有栖身地?

去年,来自瑞士的助教给我们看了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欧洲人拍的美国纪录片,满镜头高架桥、高速公路,蚂蚁似的汽车,气势恢弘的大厦。我们问:“这是政府的宣传片吗?”她说:“不,这是西方民间在批评工业文明破坏环境。我们在瑞士上初中的时候,甚至极端到如果有人说以后要开汽车,许多人便会鄙视他,认为不环保;并且很多同学都宣言,以后不能把孩子带到这个可怕的世界上来。”她又感慨:“中国的环境越来越美国化了。”扯远了,回到老房子吧。在欧洲,旧房子的修缮是需要审批的,即使是自家祖传的房产也得严格报审。房子的内在结构可以大动干戈修改,弄得多现代都行,但是外墙不得有一点变化,连掉了皮的石灰也不能补。因此在今天的巴黎、罗马、威尼斯和瑞士等地,我们得以见到保存完好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老城区。

不过欧洲人的做法只能给我们做借鉴,而无法照用。由于一贯理念的相左,西方自古崇尚“永恒”,因此他们在千年前便开始用石头和水泥造坚固的屋:而中国千年来遵循易经文化,追求天人交感,听从自然更迭,所以摈弃石材,坚持使用土木造房。这样的结果是,中国的老房屋通常腐朽不堪,如果硬着头皮去修缮需要很高的成本,是不可能承受的负担。加上城市人口日益暴涨,没有高楼,没有建设,怎么保证人们头顶上有遮雨的屋瓦?这是一个矛盾。之所以不顾文化的延续,狂拆老建筑去饮鸩止渴,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止渴良方……早晨又经过老巷,拐角那棵沉默了一冬天的枯梅,突然开出白里透粉的一树花朵,我仰望着它想,这株站立了上百年的老树,当这里被夷为平地,它的花魂可有归处?我一边惆怅一边安慰自己,会消失的只是有形的物象,无形的文化不会消失,它一定只是暂时被埋没,被掩盖,暂时不在这里,有一天它总会回归。

上一篇:银监会出招振车市 下一篇: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